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建设区周边地形限制,金家沟水库弃渣场只能布设在水库淹没区冲沟内。弃渣堆放可能堵塞原有天然冲沟,降雨冲刷、松散土石渣会导致堆渣失稳。为避免发生弃渣坍塌、滑坡等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结合弃渣场地形地质条件,优选"先做挡土墙、截水沟,后堆渣"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计算表明,挡土墙稳定性和截水沟断面尺寸均满足规范要求。优选的措施能有效截排上游来水,保障堆渣安全稳定,节约工程占地。  相似文献   

2.
以杭州市第二水源地千岛湖配水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弃渣量及弃渣特点,从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弃渣处置方案:以材质分析为基础,以政府统一指导、市场消纳量为调控主线,依靠砂石开采、加工与利用企业以及生产建设项目,对石渣进行全面、快速资源化综合利用;不能及时利用或不能利用时,可设置弃(堆)渣场,弃(堆)渣场规模根据各区域弃渣消纳能力确定。该方案可大大减小堆渣量及弃(堆)渣场占地面积,减小地表扰动及生态环境破坏范围,减轻环境压力,对于长距离输水工程弃渣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弃渣场地形、堆渣形式的分析,进行堆渣量计算方法比较。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采用等高线法进行弃渣场堆渣量计算,等高线法在计算弃渣场堆渣量时,由于求积仪误差、图纸变形误差和等高线位置误差的存在,往往使得计算结果精度不高。文章引入解析法计算弃渣场堆渣量,解析法在计算横断面面积时精度高。结果表明,在实际工作中2种方法都可应用于弃渣场堆渣量计算,2种方法各有长短。文章认为等高线法断面法计算简便,但精度不高,当弃渣场堆渣量不大时可用此方法;解析法有足够的精度保证,但是数据提取处理过程较繁琐,建议在大型弃渣场堆渣量计算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新建水库工程施工产生大量弃渣,合理选址配套弃渣场,进行限制性因素分析,确定堆渣方案,开展堆渣体稳定计算,细化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以昆明市寻甸县龙泉水库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为例,根据弃渣场区域自然概况,分析弃渣场选址,确定堆渣方案,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细化设计,形成完整的弃渣场防治措施体系,有效预防弃渣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可能发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公路失稳弃渣场案例,系统分析弃渣工程各阶段的坡体稳定性,揭示其灾变机制。基于此,比选并提出了最优加固方案;利用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了弃渣整治效果及其对临近工程的影响程度,所得主要结论如下:K59+320弃渣场在初期未发现8m~10m深度的下卧淤泥质土层,是其整体失稳的根本原因;规划弃渣高度28m大于实际极限承载高度25m,是灾变的力学机制;对于浅部发现的不良地层建议做清除或者换填处理,对于深部软弱地层采取控制堆高和地基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置措施。基于安全和经济原则,K59+320弃渣场加固方案优选次序为: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抗滑桩方案>拦渣墙+地基处理方案>微型桩方案,最终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6.
弃渣场设计是水库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由于弃渣堆放后渣料较松散,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故加强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至关重要.弃渣场设计一定遵循工程所在区域实际情况,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弃渣场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从堆渣坡度、堆渣高度、渣场边坡及挡渣墙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山区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弃渣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科学规划建设与工程特性相匹配的弃渣场对项目区水土保持至关重要。红毛洞水电站主体工程原定的冲沟型弃渣场,存在弃渣涌水影响主体工程安全和弃渣运输道路布置、弃渣运输困难等问题。经合理性论证,取消了原主体工程设计的冲沟型弃渣场方案,优选库底型弃渣场方案。优化方案利用现状偏阳洞电站库容作为弃渣场,不涉及堆渣征地、弃渣运输和水土保持措施投资等费用,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泥石流冲沟内布置弃渣场,堆渣将不可避免的占压泥石流的行洪通道,若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对弃渣场上游泥石流冲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危及周边人员、居民房屋和设施的安全;同时,冲沟内堆填的弃渣,若不加以妥善防护,堆渣可能崩塌、滑落,从而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可能会对弃渣场下游的泥石流冲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对周边居民和设施的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对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KSTY水电站工程弃渣场自然环境特点及工程特性,通过分析弃渣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危害,提出"先拦后弃"的治理原则,在堆渣前根据堆渣高度及周边环境情况,适当降低挡渣工程高度,在满足拦挡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造价。弃渣坡面防护措施可与植被恢复措施相结合,放缓弃渣边坡,以达到恢复自然景观的效果,同时做好坡面排水和渣体内排水措施。实践表明,弃渣场拦挡措施效果良好,且与周边环境较协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营水库清淤弃渣量大、生态环保要求高、弃渣流失导致泥石流等,可能危及下游居民安全和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经现场勘探,综合考虑水库弃渣自然方量、弃渣高度要求、挡土墙基础最小埋深等因素,结合SL575-201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对弃渣场容量、堆渣高度、堆渣综合坡比等特性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弃渣场整体抗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不同运行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允许指标,弃渣场整体应力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