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减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6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观察组于静脉滴注前30~60min加用蒙脱石散口服。观察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能有效减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从而可提高阿奇霉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口服思密达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能有效防治阿奇霉素静滴过程中所产生的胃肠道反应的方法,观察思密达对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在患儿需静滴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思密达,并设立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思密达能有效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针在静滴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科住院静滴阿奇霉素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单独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针5~10mg/kg,1次/d。结果加入西咪替丁针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西咪替丁针可以预防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4.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观察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其中80例加用蒙脱石散口服为观察组,另70例不加蒙脱石散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5例,重度不良反应4例,因不良反应停药4例,停药率5.71%;观察组轻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1例,停药率1.25%.结论:蒙脱石散具有较好的防治阿奇霉素静滴过程中胃肠道反应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予阿奇霉素静滴、对照组予红霉素静滴,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能明显降低患者胃肠道反应(P〈0.01)和局部静脉疼痛(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许书慧  ;林则彬 《中国药房》2009,(29):2295-2296
目的:了解蒙脱石散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观察2008年我院儿科门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103例,其中53例加用蒙脱石散与维生素B6为治疗组,50例不加蒙脱石散与维生素B6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025,P<0.01)。结论:蒙脱石散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对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邹贤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56-35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静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儿科门诊使用阿奇霉素静滴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输液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行护理干预,做好充分告知,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及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程度及例数。结果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和降低静滴阿奇霉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和降低静滴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蕾  冯利平  江芳辉 《江西医药》2006,41(5):334-335
目的临床观察使用西咪替丁、山莨菪碱、胃复安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四组,观察组(Ⅱ组、Ⅲ组、Ⅳ组)在静滴红霉素的同时分别使用山莨菪碱、西咪替丁、胃复安。对照组(Ⅰ组)单纯使用红霉素静滴,同时各组给予适当的护理,观察四组胃肠道反应的程度及其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Ⅱ组、Ⅲ组的胃肠道反应及其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Ⅳ组的重度胃肠道反应及恶心、呕吐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而腹痛的出现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1)。结论山莨菪碱、西咪替丁、胃复安结合适当的护理能显著减少红霉素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沙棘干乳剂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130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6静脉入壶,观察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 min口服沙棘干乳剂.比较2组患儿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胃肠道无反应率为32.3%,观察组无反应率为58.5%,2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观察组患儿轻、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9%,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用于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8例,皮疹2例,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6例,皮疹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对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同一病例配对资料、症状评分法,对首次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的60例患儿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方法1:在首次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者服用思密达;方法2:在下一次静滴阿奇霉素前半小时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胃肠道反应变化,采用配对资料符号和检验进行评估。结果静滴阿奇霉素时,两种口服思密达方法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思密达有减轻及使阿奇霉素产生胃肠道反应消失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支愿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仲麟 《江西医药》2014,(5):433-43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发热及腹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皮疹、胃肠道反应及局部疼痛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对婴幼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首次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前30min给予口服思密达,实验组同时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为42.5%,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蒙脱石散在降低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脐贴对阿奇霉素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80例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加入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30 min前给予自制中药脐贴,治疗3~5 d后观察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比较,治疗组无反应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轻微反应、中度反应及重度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脐贴在降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简单可靠、安全易行等优点,易于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暖胃止痛贴缓解静滴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暖胃止痛贴防治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胃止痛贴可以有效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溴索静滴结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氨溴索1.2mg/(kg·d)静滴,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先静脉滴注10mg/(kg·d),每日1次,连续治疗5d,后口服,10mg/(kg·d),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仅使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及静脉输液不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消失、喘息消失、咳嗽消失及啰音消失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胃肠道不适及肝肾功能受损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1例局部坏死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2例,观察组发生输液后局部红肿和针头脱出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静滴结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能较快的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18例;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2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进程,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  相似文献   

19.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2月~2008年11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27例,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将127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63例,应用阿奇霉素10min前给予蒙脱石散口服;B组64例,阿奇霉素注射液加维生素B6同时静脉滴注。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1%,B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脱石散防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反应效果显著,具有使用方便、味甜、儿童易接受、方法简单、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预防静脉应用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8月在我院儿科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30min前口服硫酸铝凝胶1次,药物剂量为2~4岁10g/次;5~14岁20g/次;对照组予口服等量矿泉水治疗。对两组是否出现胃肠道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结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1),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的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口服磷酸铝凝胶可有效预防静脉应用阿奇霉素时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