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附2例报告)刘建东①刘佐贤②例1男,59岁。腹胀、频繁呕吐8天入院,有胆囊炎胆石症病史。急诊B超见肝内胆道积气。腹部平片:中下腹少数小肠充气扩大,升、降结肠少量积气,胆道积气。X线诊断:小肠部分性梗阻。经保守治疗16天,症状...  相似文献   

2.
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腹部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近年来514例肠梗阻病例,其中46例经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1.6岁,对x线腹部平片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梗阻是否存在、梗阻部位、病因的推断、梗阻程度的判断及有无绞窄性梗阻。结果46例经手术证实病例中,机械性梗阻45例(含绞窄性梗阻12例),误诊3例。其中小肠梗阻23例,结肠梗阻21例,2例伴有肠穿孔:结论x线腹部平片与CT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方法,CT检查对梗阻病因、部位、类型的判断有其明显优势,尤其是绞窄性梗阻时肠系膜的变化有其较明显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和CT对肠梗阻诊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经手术治疗确诊肠梗阻病人,行腹部平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两种方法在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本组32例肠梗阻患者,腹部平片确诊24例诊断准确率81.25%,CT确诊30例诊断准确率93.75%;腹部平片确诊肠梗阻病因17例诊断准确率53.13%,CT确诊28例诊断准确率87.50%;绞窄性肠梗阻5例,腹部平片确诊1例诊断准确率20%,CT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80%。结论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梗阻的部位、原因与是否为绞窄性梗阻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64-MSCT)联合腹部X线平片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术后证实为肠梗阻的68例患者,先行腹部X线平片诊断,然后行64-MSCT诊断。对比腹部X线平片及64-MSCT联合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符合率、临床效果(舒适性、图像清晰度、操作复杂性)。结果:64-MSCT联合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梗阻部位符合率95.59%、梗阻原因符合率91.18%、梗阻诊断符合率97.06%较腹部X线平片高(P0.05);64-MSCT联合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舒适性97.06%、图像清晰度89.71%较腹部X线平片高(P0.05)。结论:64-MSCT联合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能提高图像清晰度、诊断舒适性及诊断符合率,并可明确梗阻部位及原因,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泛影葡胺胃肠造影在诊断胃肠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梗阻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腹部 X线平片的表现即可确定诊断 ,但对其梗阻的部位及性质难以确定。我院自1991年 12月~ 2 0 0 1年 10月采用泛影葡胺胃肠造影诊断胃肠梗阻 6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4 9例 ,女 13例 ;年龄 32~ 6 3岁。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综合征 2 8例 ,索带性肠梗阻 10例 ,小肠逆行套叠 1例 ,粪石性肠梗阻 9例 ,肠扭转 8例 ,腹腔脓肿压迫性肠梗阻 6例。除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综合征 2 0例行保守治疗外 ,其他 4 2例均经手术证实。1.2 造影方法 将 76 %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我科收治的14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148例有131例发生于腹腔手术后。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114例,CT扫描32例,腹部B超检查45例。行非手术治疗93例,手术治疗55例,非手术组均治愈,手术组死亡率为3.63%(2,55)。结论 腹腔手术是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因素,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摄片检查,螺旋CT扫描和腹部B超检查对明确梗阻部位及肠绞窄趋势有重要意义。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高,而出现肠绞窄及肠坏死时应积极手术,掌握粘连性肠梗阻时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肠梗阻(SBO)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小肠肠梗阻患者52例。所有手术前均实施腹部X线片及16层螺旋CT检查,且CT检查后对图像数据实施薄层重建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统计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判定小肠肠梗阻存在情况、定位诊断情况,并诊断小肠肠梗阻病因。结果:16层螺旋CT检查后重建技术诊断为小肠肠梗阻准确率为100%(52/52),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69.23%(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09,P0.05);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定位准确率为96.15%(50/52),明显高于X线平片梗阻定位准确率44.23%(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02,P0.05);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诊断小肠肠梗阻病因准确率为92.31%(48/52)。结论:16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可较准确判定小肠肠梗阻分布位置、梗阻原因,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肠梗阻的诊断效能情况。方法择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78例患者,术前均采取超声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肠梗阻的符合率为82.1%,对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率为41.0%,对梗阻原因诊断的正确率为35.9%,对梗阻有无出现绞窄的准确率为74.4%;腹部X线平片的符合率为89.7%,对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率为46.2%,对梗阻原因诊断的准确率是30.8%,对梗阻有无出现绞窄准确率为12.8%。可见超声检查诊断肠梗阻综合效能显著性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腹部X线平片与超声联合检查,对由于结石、肿瘤以及粪石引起的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螺旋 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各临床诊断指标的符合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梗阻诊断、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的符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诊断准确率明显高出对照组26.0%;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图像清晰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诊断肠梗阻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方法:肠梗阻患者36例均行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5例行CT增强扫描,比较2种方法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结果: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分别为88.9%,94.4%;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9%,86.2%;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0.6%,88.9%;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0%,87.5%。结论:CT在诊断肠梗阻病因、有否绞窄方面优于腹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1.
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探讨(附2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梗阻CT表现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肠梗阻25例。结果小肠梗阻13例,结肠梗阻8例,大小肠同时梗阻4例。其中胆囊结石一十二指肠瘘1例,肠套叠3例,小肠淋巴瘤3例,小肠异物1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绞窄性肠梗阻3例,结肠癌8例,克隆氏病2例,小肠平滑肌瘤2例。结论CT检查在获取影像信息方面明显优于X线腹部平片和钡餐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肠梗阻部位及梗阻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亦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术后早期肠梗阻虽不是一个独立类型,其诊治却常棘手,处理不当常引起恶果。现将本院三年来发生术后早期肠梗阻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21~70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都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3例,化脓、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2例,嵌顿疝还纳疝修补1例。发生梗阻时间4~8天。其中4例排气后发生梗阻。1.2治疗及转归8例均符合肠梗阻临床特点且均经腹部立位X线摄片诊断证实为小肠梗阻。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表现上腹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CT检查,对1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总诊断符合率:CT的诊断符合率为94.0%,腹部X线平片的诊断符合率为82.0%,经统计学分析,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梗阻类型的临床诊断结果:在绞窄型梗阻、动力型梗阻两种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上,CT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机械型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上的准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梗阻原因的临床诊断结果:在肠粘连、肠麻痹病因、肿瘤、肠套叠诊断准确率方面,CT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像学优势:CT在图像清晰度评分和检查舒适度评分上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而腹部X线平片在操作简便度评分上明显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上,腹部X线平片和CT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腹部X线平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便,但相对而言,CT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以确定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和具体类型,并且图像的清晰度和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均相对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作者回顾性比较了经手术证实或未经手术证实的小肠梗阻CT检查结果,以评价CT在诊断有无小肠梗阻及梗阻原因的作用。作者对CT检查结果和腹部X线平片及小肠造影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CT诊断肠梗阻的根据是梗阻可疑部位近端小肠袢扩张,而梗阻远端的小肠袢萎陷或正常。CT仪检测结果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2.5cm作为判断小肠是否扩张的标准时,能得到敏咸性和特异性的最佳均衡。以这个标准为基础,30例证实有梗阻的病人中,27例(90%)正确地诊断了梗阻的存在。而无梗阻的病人中则无—例诊断为  相似文献   

15.
王晋祖 《临床医学》1996,16(8):9-10
绞窄性小肠梗阻是临床重危病征,临床常有误诊或延误诊断,为提高对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表现的诊断水平,收集1989年1993年间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绞窄性小肠梗阻回顾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有病案记载的肠梗阻中,23例为绞窄性小肠梗阻(简称:绞梗);65例为不全性小肠梗阻(其中4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肠肿瘤10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炎性假瘤2例,肠旋转不良2例,粪石性小肠梗阻3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完全性小肠梗阻18例,结肠绞窄2例,亦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6.
2000/2007年我院共收治左侧结肠癌性梗阻56例,均采用一期切除吻合,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40~82(平均59)岁。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到就诊时间26h~10d。结肠脾曲16例,降结肠19例,乙状结肠21例。均以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就诊,肛门指诊无阳性发现,X线腹部立位平片示低位肠梗阻。X线钡剂低压灌肠或电子结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结肠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9例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9例均有腹部手术史,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平片检查为完全性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结论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手术,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摄片检查来诊断,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时应积极手术,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结石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石性小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年3月至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9例结石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例结石性小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确诊3例,误诊4例,诊断为肠梗阻原因不明2例。治愈8例,死亡1例。结论结石性小肠梗阻重在早期诊断,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肠梗阻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超  施平声 《新医学》2004,35(5):303-304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引起急性肠梗阻原发疾病依次是消化道肿瘤27例(34%),肠粘连20例(25%),肠扭转11例(14%),肠及胆囊结石7例(9%),妇科肿瘤转移4例.嵌顿性疝3例,其它少见的原因如回盲部憩室2例。医源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麻痹性肠梗阻、小肠血管畸形、肠套叠各1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典型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B超或CT亦有较高诊断价值。80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为消化道肿瘤扣肠粘连,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或B超、CT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小儿均摄立位腹部平片、诊断性空气灌肠与整复、整复失败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腹部平片可表现为:腹部大部分区域较为致密;呈完全性致密状,无任何小肠积气影;肠腔出现明显扩张和积液,呈多发阶梯状气液平面改变;在肠腔气体影衬托下显示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结论 腹部平片对诊断小儿肠套叠有明显的征象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