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婴幼儿腹泻的病毒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中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的182例急性水样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金标快速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采用酶免疫吸附测定法(EIA)检测星状病毒抗原及肠道腺病毒抗原.结果:182例标本中轮状病毒检出率35.2%(64/182);星状病毒检出率5.5%(10/182),4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检出率3.3%(6/182),2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结论:轮状病毒仍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致病原;星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因;有混合性病毒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孝感市中心医院1个月~5岁之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该院2008~2010年住院部儿科及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在1813例腹泻的患儿粪便中检查536例RV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9.6%;其中秋季779例,检出RV阳性标本320例,占41.2%;冬季544例,检出RV阳性标本174例,占32%;年龄段在0~0.5岁婴幼儿感染率达到26.2%;0.5~2岁婴幼儿感染率为46.7%,随着年龄增大,轮状病毒感染率随之降低。结论 R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秋冬季为感染高发期。从粪便中检测RV抗原,对婴幼儿感染性与病毒性腹泻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318例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镇松  刘秀卿 《河北医学》2009,15(6):698-700
目的:检测分析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儿科住院部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318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06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33.3%。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6周组为14.3%,6个月至2岁组为36.0%,2~5岁组为12.5%。经X2检验,P〈0.01,表明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4.6%,女性患儿感染率为30.1%,经U检验,P〉0.05。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别。本文中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每年的10~12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为44.9%,每年的其它月份的感染率为8.0%。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和每年的10~12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006年至2007年在我院就诊的腹泻儿童大便标本中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结果2006、2007年本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是19.0%和18.4%;两年的感染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年10月至来年4月感染率高于年平均感染率,2月份感染率最高;5月至9月感染率低于年平均感染水平。结论大庆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病,冬季为高发期,春、夏、秋季为低发期,轮状病毒的感染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温州市6岁以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胶体金法检测标本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分型。结果 2007~2009年轮状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6.1%、42.7%、30.0%,在6个月~2岁腹泻患儿中检出率最高,最高达40%。每年的2月、5月和10~11月是感染的高峰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以长型为主,占94.4%,其中长型以L1型为主。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春秋季节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不同电泳型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邓迎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54-154,156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73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采用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36例粪便标本中,291例感染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9.54%。291例中6个月至2岁251例,占42.83%,由此表明,6个月至2岁组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2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冶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大冶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3673例婴幼儿腹泻新鲜粪便标本,采样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计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结果 3673例标本标本中990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6.95%。1岁~2岁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最高,达到38.89%;不同性别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机会大致相同,10月至12月是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高峰期,病毒检出率达到37.99%。结论轮状病毒是大冶地区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6月龄~3岁的儿童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10月~12月是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高峰期应尽量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2003~2006年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岚岚  龚四堂  何婉儿 《广东医学》2008,29(8):1336-133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患儿的病原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腺/轮状病毒双联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2003~2006年2 116例住院的3岁以下水样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同时用肛管于直肠内采集粪便标本做大便细菌培养.结果 2 116例患儿中,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同时阳性为25.8%,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5.7%,肠道腺病毒阳性率为14.9%,细菌感染率为0.3%,病原阴性占33.4%.轮状病毒肠炎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双重感染发病的年龄构成一致,腺病毒肠炎和病原阴性组发病的年龄构成一致,秋冬季是病毒性肠炎发病的高峰季节.结论 轮状病毒、腺病毒是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的主要致病原,轮状病毒和肠道腺儋病毒双重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9.
山西阳泉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泉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07~2006-06底住院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30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结果130份粪便标本中,58份检测到A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4.6%,未检出B组及C组轮状病毒。58份中,2岁以下婴幼儿53例,占91.4%,平均发病年龄为13.3个月。社区感染为41例(70.7%),院内感染17例(29.3%)。临床表现发热、呕吐、腹泻、脱水,部分伴心肌酶学异常,CK-MB升高,1例死亡。发病季节2005-11~2006-01阳性检出率达50%以上。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阳泉地区2005-07~2006-06 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2岁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以11月份至第2年1月份为流行高峰。临床以发热、呕吐、腹泻为主,心肌受累较广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宁沛雯 《当代医学》2011,17(24):60-60
目的对西安地区儿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的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770份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254份,阳性率33%。其中0~12个月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244份,占阳性率的72%。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西安地区引起幼儿病毒性腹泻、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并且高发于1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41例流动儿童腹泻患者的人口资料学以及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诺如病毒(NVs)、星状病毒(AstV),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腺病毒(AdV)。结果 24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RV、NVs、AdV、AstV4种病毒总检出率为56.0%(135/241),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6%(105/241)、11.2%(27/241)、7.9%(19/241)、6.6%(16/241)。27株NVs阳性毒株均为GII-4;19株AdV中14株为AdV-41型,并有AdV1、2、3、31型的散在感染;AstV感染15株,均为AstV-1型。结论病毒为流动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依次为NVs、AdV和AstV。  相似文献   

12.
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specific for rotavirus were performed on 253 calf gut and fecal specimens from eastern North Dakota. Rotavirus antigen was detected in 29 specimens by 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 and in 52 specimen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ll of the 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positive specimens were positive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 and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a rabbit antirotavirus antibodies produced a golf ball-induced granuloma, were rapid and specific tests for the detection of rotavirus.  相似文献   

13.
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4种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儿科收治的269例小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的抗原,并与50例健康儿童的标本相对照。对轮状病毒进行病毒株血清学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儿病毒病原检出率分别为轮状病毒59.2%、杯状病毒7.8%、腺病毒1.1%,未检出诺如病毒;其中混合感染率为2.2%。同时用RT-PCR及ELISA2种方法检查56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检查一致率达96.43%。56株轮状病毒G血清型分型:血清Ⅰ型3份,Ⅱ型3份,Ⅲ型43份,Ⅸ型4份,未能分型3份。对8株轮状病毒P分型,其中7株为G3P8,1株为G9P8。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多,杯状病毒以秋季多。结论豫北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毒病原中以轮状病毒为主,杯状病毒次之,腺病毒检出率低。流行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G3P8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情况与湿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小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载广州市的气候信息,包括月平均湿度、月平均温度。结果当湿度低于60%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率明显升高,并且湿度对住院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温度对住院率的影响程度。结论湿度是影响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春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南京市春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以2001年3-4月就诊于某儿童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腹泻的病原学研究。结果:在225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细菌检出率为18.7%,轮状病毒检出率为8.4%。消化不良性腹泻占27.1%,其它无明确病因的腹泻占45.8%。结论:春季婴幼儿腹泻中除消化不良性腹泻外,细菌和轮状病毒感染仍是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0月至1986年1月,在武汉市两所医院肠道门诊,收集了449例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核酸分析,结果发现75例婴儿轮状病毒RNA阳性,检出率16.70%。在这些阳性粪样中获得了8种不同的电泳图型。从时间.年龄和性别的分布表明,短电泳型是武汉地区的优势型。未检出成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浙江省萧山区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中分离的轮状病毒A组G型、P型的基因序列,探讨该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分子特性。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浙江省萧山区急性婴幼儿(≤5岁)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应用多重PCR技术从临床标本中扩增轮状病毒A组G型、P型基因片段并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的亲缘关系并绘制进化树。结果162例粪便样本,ELISA结果为54例阳性。PCR检测结果G1型为32株,G2为5株,G3为9株,P型中,P4为3株,P8为5株,成功地对16例A组轮状病毒基因进行测序。2010年A组轮状病毒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A组基因核苷酸序列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结论轮状病毒A是引起浙江萧山地区急性腹泻的主要的病原之一,其病原具有基因型别的多样性,Gl型可能是2010年浙江萧山地区流行的优势株。  相似文献   

18.
小儿病毒性腹泻与心肌受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婴幼儿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卢龙县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256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和空腹血清,检测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和心肌酶活性,并检查心电图。结果轮状病毒和人类杯状病毒导致的腹泻患儿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病毒检测阴性的腹泻患儿(P〈0.05)。心肌酶水平增高患儿中部分心电图可有变化,极少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结论轮状病毒和人类杯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两种病毒对心肌酶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这种病理变化是否为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一种因素,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187例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同时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5187例腹泻患儿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287例,阳性率为24.8%。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粪便镜检出脂肪球882例,阳性率68.5%。轮状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粪便镜检脂肪球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33.6,P〈0.01)。结论: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延边地区1985年10月~1987年12月收集的200份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了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基因RNA分析。1985年和1986年以电泳长型为主,而1987年则为电泳长型和电泳短型各占一半左右,表明婴幼儿轮状病毒电泳型的变异较大。另外,发现长-长电泳型混合感染2例,说明同一宿主可以同时感染不同电泳型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株,表明了婴幼儿轮状病毒在自然界发生基因重组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