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然植物单宁是指分子量为500~3000,在制革过程中能与动物生皮胶原结合的多酚化合物。植物单宁分水解和凝缩两大类。桔单宁不仅在制革方面具有商用价值,还可以作为生产没食子酸的原料。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以没食子酸作合成中间体。人们最为熟知的桔单宁是土耳其倍子单宁,这是山毛榉科染色栎(Quercus infectoria)上获得的一种病理赘瘤,可作药用单  相似文献   

2.
前言橡椀栲胶的主要成份是单宁,约占62~71%。单宁的化学结构种类较多,但均为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如橡椀鞣花酸(C_(41)H_(30)O_(28))、栗木鞣花酸(C_(41)H_(20)O_(30)),栗椀宁酸(C_(48)H_(30)O_(31))、栗木素(C_(27)H_2O_(18))及其异构体等[1]。由于橡椀栲胶含有较多较活泼的羟基,所以具有较强的吸氧能力。其吸氧能力可因 pH 值及温度的提高而大为增加,在 pH<9时吸氧能  相似文献   

3.
单宁在抗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内各类单宁(包括没食子单宁,鞣花单宁,缩合单宁和复杂单宁)及单宁衍生物在抗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内各类单宁(包括没食子单宁、鞣花单宁、缩合单宁和复杂单宁)及单宁衍生物在抗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栎树皮富含栎苷,但它只含低浓度的(+)-儿茶素和微量的表儿茶素或倍儿茶素。出现的3个较多的二聚原花青素是表儿茶素-(4β→8)-儿茶素、儿茶素-(4β→8)-儿茶素以及表儿茶素-(4β→8)-儿茶素的  相似文献   

6.
石榴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如鞣花单宁、鞣花酸、花青素等。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受石榴的品种、成熟度、加工方法等的影响。该文旨在讲述一种石榴的加工方法-发酵,对抗氧化活性物质在石榴产品中浓度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鞣花酸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重点比较了植物样品中鞣花酸测定的不同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及如何将上述方法借鉴到化妆品中鞣花酸的检测之中,并概述了液相色谱-质谱法定性确证的技术;介绍了鞣花酸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情况和其美白、抗老化和收敛等作用;最后展望了化妆品中鞣花酸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鞣花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Venusil XBP-C18(4.6 mill i.d×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V(乙腈):V(水):V(三氟乙酸)=20:80:0.0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鞣花酸在3.98 μg·mL-1~79.6 μg·mL-1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线性回归方程为A=203.83p-2.462 7,回收率在96.5%~101.5%,RSD为0.6%.  相似文献   

9.
建立同时测定石榴皮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2 Hypersil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2.448~19.58μg·m L~(-1)(r=0.9998)的浓度范围内、石榴皮鞣素在20.80~166.4μg·m L~(-1)(r=0.9998)的浓度范围内、安石榴苷在80.00~640.0μg·m L~(-1)(r=0.9997)的浓度范围内,鞣花酸在40.10~320.8μg·m L~(-1)(r=0.9995)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1%、99.5%、和99.9%,RSD分别为0.87%、1.2%、1.2%和1.3%。本文所建立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全面控制石榴皮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单宁用于制革已有很长时期,但植物单宁鞣革有效成份的化学结构研究却是这个世纪的事。其原因在于单宁组份的研究难度大,尤其是缩合类单宁,结构更为复杂。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有机化学色谱技术和光谱技术的发展,缩合类单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初步揭示出缩合类单宁的化学结构。这里,我们想把近年来一些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方便、快速、准确的测定焦性没食子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内标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Thermo 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的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6 nm。选择鞣花酸作为内标物。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焦性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33和19.25 min,焦性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62.5~2 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000 138 66x+0.001 92(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适用于焦性没食子酸产品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鞣花酸)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并研究了鞣花酸对聚乙烯醇(PVA)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对PVA/鞣花酸共混物的红外吸收、熔点、热失重率以及PVA共混物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鞣花酸可以显著提高PVA的热稳定性,改善了材料的柔韧性和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了PVA的熔点。当鞣花酸含量为1.0%时,改善PVA热稳定性的同时使材料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哈丁-西蒙斯大学生物系在美国《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1988年36期报道,五种树种木材含水抽提物生产酵母生物质情况的比较。五种树种为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红桑(Morus rubra)、多腺牧豆树(Prosopis glandulosa)、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和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对上述五种木材热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鞣花酸的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在流动相为乙腈-0.2%(质量分数)磷酸(体积比25:75)、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的条件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发现,鞣花酸的进样量在0.0009~0.0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为2.41%(n=9)。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含石榴成分化妆品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鞣花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耗时长、纯度低等问题,以单宁酸为基质采用液气射流氧化法制备鞣花酸,考察了金属离子、单宁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鞣花酸得率及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溶剂法、结晶法、碱溶酸沉法、反溶剂法对鞣花酸纯度的影响,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热重对鞣花酸高纯度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制备的较优工艺条件为:2.5%单宁酸溶液中引入金属离子Na (即NaOH)调节反应液pH至8.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 h,该条件制备的鞣花酸经碱溶酸沉后产率为46.72%、纯度84.55%;选取甲醇溶剂洗涤法在65℃条件下处理1h,鞣花酸的纯度达98.13%,回收率为75.03%,提高了鞣花酸的热稳定性。液气射流氧化法与溶剂洗涤法相结合,大幅缩短制备鞣花酸的反应时间并明显提高其纯度,有望在工业生产中提高鞣花酸的生产效率并拓宽其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和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二氧化硅为载体,鞣花酸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在室温下合成鞣花酸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MIP的表面形貌。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评价了MIP对鞣花酸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MIP对鞣花酸可在4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印迹因子为2.68,饱和吸附容量可达70 mg/g;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MIP对鞣花酸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识别性。对吸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MIP对鞣花酸的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IP对鞣花酸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另外,该材料在经过5次循环利用之后,对鞣花酸的吸附容量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表现了较好的重复利用性能。所合成的MIP能够作为一种良好的选择性吸附鞣花酸的功能材料,有望应用于复杂基质中鞣花酸的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17.
威士忌内酯学名3-甲基-4-丁基丁内酯,也叫栎内酯(Quercus Lactone)。它是从青冈栎树和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等酒类的香味成分中发现的一种化合物。据有关文献报导,这种内酯在威士忌中存在的量与其质量之间很有关系,而且从食品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徐涓  张弘  李坤  李凯  刘义稳  张雯雯 《精细化工》2021,38(5):994-1001,1037
针对鞣花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耗时长、纯度低等问题,以单宁酸为基质采用液气射流氧化法制备鞣花酸,考察了金属离子、单宁酸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鞣花酸得率及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溶剂法、结晶法、碱溶酸沉法、反溶剂法对鞣花酸纯度的影响,并通过HPLC、FTIR、UV-Vis光谱和TG对鞣花酸高纯样进行表征.得到液气射流氧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25 g/L单宁酸溶液中引入金属离子Na+(即NaOH)调节反应液pH至8.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 h.该条件制备的鞣花酸经碱溶酸沉后收率为46.72%、纯度84.55%;采用甲醇溶剂洗涤法在料液比1:200(g:mL)、65℃下处理1 h,鞣花酸的纯度达98.13%,回收率约为75.03%,提高了鞣花酸的热稳定性.液气射流氧化法与溶剂洗涤法相结合,大幅缩短制备鞣花酸的反应时间并明显提高其纯度,有望在工业生产中提高鞣花酸的生产效率并拓宽其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HPLC法测定固龈液药渣提取物及没食子乳膏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3×10~(-4)~8×10~(-4)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1.98%;鞣花酸在6×10~(-5)~2.2×10~(-4)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2.32%。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五倍子单宁酸氧化制备鞣花酸,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合成工艺。采用乙酰氯对其进行外酯化,并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复合,探讨了鞣花酸酯化物(EAE)对PBS结晶形态、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鞣花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0.6 g、碱溶p H=9、反应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鞣花酸的产量为1.34 g/10 g五倍子粉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鞣花酸及其酯化物均为目标合成物。复合材料FTIR分析表明EAE与PBS只进行了物理共混,两者相似相容。同时,EAE对PBS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变小,热稳定性、拉伸强度、疏水性较PBS均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