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描述了在实验室研究球团赤铁矿不同配比和不同的预热焙烧制度情况下的成品球矿性能.目前邯钢球团矿中赤铁矿比例由20%增加到80%,通过改变焙烧条件,成品球的抗压强度得以提高,能生产出优质的球团矿.经过分析得出:赤铁矿配比60%为最佳配矿方案,在膨润土配比2%、造球时间10 min、造球水分8.5%左右时,其适宜的热工制度为950℃预热10 min、1280℃焙烧10min.我国铁矿石多为磁铁矿精粉,且贫矿多,开采条件差,因此我国钢铁生产目前已形成了依靠进口铁矿石的局面.巴西赤铁矿资源丰富,含铁品位高,二氧化硅含量低,矿石年产量在2亿t左右,尤其适合链篦机-回转窑工艺生产,是大型球团厂采用进口矿的首选品种.虽然近期进口矿价格有所提高,但是在实验室进行增加赤铁矿比例的实验研究仍很有必要.邯钢目前球团车间进口赤铁矿精粉的配比在20%左右,因此结合目前球团厂所用原料和生产情况,取现场原料首先在实验室进行增加赤铁矿比例的实验,使其比例达到40%以上,确定合适的造球、预热、焙烧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7,(3):636-639
通过对PMC磁铁矿与司家营两种矿粉按一定配比所造球团进行的预热焙烧试验发现,在预热温度925℃,预热时间15 min时,成品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达到了2 833.61 N/个,在此预热条件下,焙烧温度1 300℃,焙烧时间20 min时,成品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达到了2 872.52 N/个,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硫铝土矿的焙烧预处理及焙烧矿的溶出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马弗炉、旋转管式炉和流化床对我国高硫铝土矿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硫含量以及焙烧矿溶出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XRD技术对焙烧矿的微观形貌及晶型结构进行表征;探讨高硫矿焙烧脱硫机理.结果表明:焙烧脱硫处理我国高硫铝土矿是可行的,焙烧预处理矿可满足我国氧化铝生产的工业要求;马弗炉、旋转管式炉焙烧预处理的合适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750 ℃,焙烧时间30 min;流化床焙烧预处理的合适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800 ℃,焙烧时间10 min;流态化焙烧矿溶出效果最好,该焙烧矿在溶出温度220 ℃、溶出配料分子比1.3、苛性碱浓度220 g/L的溶出条件下,矿石中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可达到93.7%.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优化蔗渣焙烧还原低品位软锰矿的工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统计的优化策略优化了无氧条件下蔗渣焙烧还原低品位软锰矿的工艺。用中心组合设计收集实验数据,用二次模型表示锰浸出率与渣矿比(蔗渣与锰矿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的函数关系,用统计分析(ANOVA)研究变量及变量的相互作用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渣矿比和焙烧温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比焙烧时间的大,渣矿比和焙烧温度的线性项、二次项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显著,而焙烧时间的影响却较小。利用所得的二次模型可得最佳工艺参数:渣矿比0.9:10、焙烧温度450°C、焙烧时间30min。在优化条件下,锰浸出率的预测值为98.1%,实验值为98.2%.  相似文献   

5.
高硫铝土矿氧化钙焙烧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水硬铝石高硫型铝土矿,以河南矿石为原料,在马弗炉进行焙烧除硫的研究,重点研究了氧化钙在焙烧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对焙烧矿进行X射线衍射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在熔盐炉中对焙烧矿和原矿进行高压溶出试验,研究溶出液中S2-含量的变化以及焙烧过程对溶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焙烧后,硫化物型硫含量降低,加CaO焙烧效果更好;同时CaO起到固硫的作用而降低焙烧过程散于空气中的SO2的含量,原矿在600℃,45min条件下焙烧时,硫化物型硫含量S1%为0.10%,散于空气中的硫含量S3%为0.51%,而加了1%的CaO后,则S1%下降为0.07%,S3%下降为0.31%;焙烧过程中黄铁矿发生反应生成了赤铁矿Fe2O3。原矿经焙烧后进行溶出能显著降低溶出液中S2-的含量,改善矿石的溶出性能。最佳的焙烧温度为600℃,用1%CaO焙烧矿进行溶出,此时相对溶出率为95.35%,二价硫离子含量为0.16 g/L。  相似文献   

6.
杨典奇  唐云  唐立靖  姜凤 《贵金属》2017,38(1):65-68
研究了微波焙烧预处理对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浸出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浸出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时间、浸出剂TY-3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在微波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0 min,浸出剂TY-3用量14 kg/t,氢氧化钠用量8 kg/t,浸出10 h的优化条件下,浸出率达94.8%。XRD分析结果表明,经微波加热焙烧后,原矿中黄铁矿转化为赤铁矿。与马弗炉焙烧对比,微波焙烧可能具有选择性加热作用,更有利于矿石中包裹金的暴露。  相似文献   

7.
对氰化尾渣的焙烧预处理及其对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1.25h、还原剂添加量为6%时,铁的磁化率为86.27%,金的浸出率达到46.14%。结合矿物构造与赤铁矿磁化焙烧原理,探讨了焙烧对金浸出影响的机理,认为赤铁矿磁化焙烧后解离出的包裹金,是提高金浸出率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硫酸化焙烧红土镍矿能耗高、设备腐蚀大等缺点,采用硫酸铵焙烧-水浸处理红土镍矿的工艺;考察硫酸铵焙烧过程中焙烧剂硫酸铵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有价金属回收率的影响,并对红土镍矿硫酸铵焙烧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矿料与硫酸铵质量比4:3、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90 min的工艺条件下,红土镍矿中Ni、Co、Mn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0.8%、85.41%和86.74%,而Fe的回收率仅为9.98%,达到选择性提取有价金属的效果。升高温度有利于蛇纹石相与硫酸铵的反应,抑制镁铁矿石的反应,从而抑制该部分Fe的硫酸化。经适当条件焙烧后,目标金属以硫酸盐形式进入水相,而Fe主要以不溶于水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利用页岩矿烧制陶粒,先对小试样进行试烧,测得了烧制陶粒的表观密度、外观质量和最佳热工参数,即最佳预热温度、最佳预热时间、最佳焙烧温度和最佳焙烧时间,从而为准确评价矿床和矿石特征,以及为中试(半工业试验)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金斗 《轻金属》1991,(8):21-25
针对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对用某地焙烧铝土矿以50%和100%代替阳泉未焙烧矿配矿做了试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除磨矿时间延长外,对熟料烧成,溶出、沉降的技经指标无不利影响,某地焙烧矿可用于山东铝厂配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