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雷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57-2458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人民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血脂代谢紊乱所致的高血脂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也最具前途的降血脂药物.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降脂一线。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药理研究概况(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叶药理研究概况(I)杨义芳(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南昌330029)吴国友(江西东方力可生制药有限公司,南昌330029)银杏(G.bilobaL.)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的作用,尤其对血管与代谢障碍[1]、心血管疾病[2、5、71]、大脑和外周循环...  相似文献   

3.
黄荣华 《中国药业》2014,(18):81-83
目的 了解医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医院计算机系统2013年心脑血管类药物的用药记录,分析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配备、用药数量及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联用情况。结果 医院2013年共配备206种心脑血管类药物,累计使用药品339 482例次,药品总金额为1 774.14万元;用药频度列前3位的药品是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硝酸异山梨酯;联用2种及以上心脑血管类药物的占89.69%。结论 该院心脑血管类药物配备齐全,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较高,且心脑血管类药物的用药频度符合该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谱。  相似文献   

4.
孙晓燕  赵海 《河北医药》2016,(7):1085-1087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脂筛查数据及调脂药使用情况,给社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规范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地区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脂筛查共1294例,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血脂分布特点及影响调脂药使用的主要因素。结果未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的高危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值男性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DL-C总体达标率为45.2%(585/1294),与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相比未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者LDL-C达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对他汀类调脂药使用率低,影响他们倾向使用调脂药的因素是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对倾向使用调脂药物影响不明显。结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低,他汀类调脂药物使用率低,这与是否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有关,应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的重视,开展患者教育,提高人群对血脂异常及其危害的认识并积极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采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 103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患者采用运动、饮食、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使用药物的常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4%,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合理的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血压指标,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最近从大洋彼岸传回的信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I;vix)将对中药“换一副面孔”:由原来要求必须作化学结构分析,搞清药物成分,到尊重中药特点,只需作生物活性分析。这对于深入挖掘祖国医药宝库,促使国药走向世界十分有利。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品种繁多,洋药(包括国内仿制品)在市场所占份额相当大,这不利于减轻老百姓医药费负担,降低社会总体医疗费用。据中毕医学会’97心脑血管用药新进展研讨会透露,以降血脂的药物为例,国外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降低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  相似文献   

7.
余惠平 《海峡药学》2005,17(6):131-132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是一种新型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应用该药治疗脑梗死40例,观察患者认知功能.发现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蔷  张明谏 《天津医药》2006,34(12):869-87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体内与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确诊的50例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50例未患OSAS但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检测其外周血黏度、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糖及血脂状况。结果:中重度OSAS患者全血黏度(WBV)、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BG)、血糖(BS)及血脂均明显高于非OSAS对照组,OSAS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PT)均低于非OSAS对照组。结论:中重度OSAS患者体内存在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形成的相关因素。OSAS可以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应及早治疗并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丹参是一种传统医疗的草本植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丹参活性成分复杂,部分成分可影响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的活性,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探讨丹参对CYP450活性的影响及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联用丹参与其他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一兵  缪珩 《江苏医药》1997,23(3):153-154
测定20例NIDDM伴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20例单纯NIDDM患者的血清唾液酸(SA)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NIDDM患者的血清S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其中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NIDDM患者(P<0.05),同时血清SA水平与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收好压之间存在相关。提示血清SA水平与NIDDM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可能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防治高脂血症包括降脂药的应用极为重要,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对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尚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藻酸双酯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酸双酯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00例临床观察李自胜,李玉萍,李晓晖(河南省临颖县人民医院临颖县462600)近年来,临床应用藻酸双酯钠(PSS)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择其我院1991年10月~1993年10月2年间资料完整的200例总结报告如...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安全和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简单介绍了常用的5种降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原则,重点介绍这5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与其它非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旨在引起临床关注联合治疗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用药安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些药物也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61-376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效价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初步达成多项共识,但在一级预防中还存在争议,其实一级预防远比二级预防显得重要,挽救的患者也更多,因为这部分患者基数很大。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及阿斯匹林(aspirin,Asp)皆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我室在研究中发现Cap及Asp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二者合用作用增强,呈协同效应〔1〕。本实验旨在观察Cap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17.
林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33-134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是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居首榜。其中高血压是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治疾病,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或终身)规律性用药,这是当前治疗高血压及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惟一有效方法。但在用药过程中。由于人体差异的因素.某些患者的身体状况会稍有异常,但这些异常症状不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只需更换药物、减少剂量或采取合并用药等方法,这些症状就会自然减轻或消失。抗高血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相似文献   

18.
高脂血症与血液粘度的关系太原市人民医院(030001)付红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刘宏伟临床观察表明,血液粘度增高可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发展及血栓形成有着重要影响[1]。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往人们只注意到血脂增高...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人血清NO、NOS均减少,与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血中NO减少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抗氧化清除和抑制氧自由基、抗病毒、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抗凝药物联用可扩张血管、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舒血宁注射液与其他药物联用,对脑血管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哮喘、突发性耳聋、偏头痛和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等疾病的疗效肯定。现就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