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方肥料分析式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分析式是综合各方面情况后得到的针对某种作物、某块土地的最经济的施肥方案,是生产复混肥的依据。设计肥料分析式,其基本原理是作物、土壤、肥料三者之间的内在平衡,包括:养分量平衡计算、化肥施用量平衡计算、基础肥料浓度等,从而设计出高、中、低不同养分浓度的肥料分析式。  相似文献   

2.
测土施肥是一个系统工程,肥料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掺混型肥料成为适应测土施肥推广的肥料产品,为业界所关注。我国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新型缓控释肥料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就是“一茬作物(只施)一次肥”。同时,测土施肥还需要施肥机械与施肥技术的创新,实现平衡施肥与肥料深施。涂层缓释一次肥以其全新的缓释理念和养分管理模式,成为适应测土施肥的肥料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测土施肥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施肥是国家推广的施肥技术。介绍测土施肥技术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采集方法,样品缩分分析,确定土壤能提供的养分量及土壤养分校正系数,确定目标产量及肥料养分利用率,最终确定作物施肥量。并举实例计算某作物的适宜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建议推广适用于大田作物的缓释/控释肥料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我国当季化肥利用率较低,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害于生态环境。影响化肥利用率的因素较多,除使用不当外,还有化肥养分释放不符合作物需肥规律,如养分释放过快使作物来不及吸收而损失等。为此,各国致力于开发缓释/控释肥料。国外开发的缓释/控释肥料由于成本高,只能用于非大田作物。我国根据国情,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可用于大田作物的缓释/控释肥料,目前已有不少科研院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议结合水稻施肥技术开展推广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理论与肥料高效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施肥实践阐述了平衡施肥原理中静态的横向平衡和动态的纵向平衡概念,并提出具有纵向平衡特点的速度复合型控释肥,其养分释放速度能与作物的养分需求基本一致,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技术开发肥料新品种提高化肥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以及不同种类肥料对作物,土壤的影响,提出开发新型肥料的途径,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试验和生产实践,指出了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所需的基础地力、目标产量、土壤养分临界值、土壤养分利用率、作物单位产量的养分需要量、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基础数据的常见值,以及小麦、玉米、水稻3种主要作物的经验施肥量和肥料运筹模式,对叶面肥的作用和有关注意事项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磷的农业化学(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施肥,可以使产量、品质、经济、生态和改土等五个方面都取得最佳的效果。合理施肥的基本理论包括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养分离子间的协同和颉颃作用,它们构筑了当今指导合理施肥的理论基础。为发挥肥料的最大效果,要根据土壤、作物和气候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肥料品种,优先将肥料施用于中低产地区。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要利用作物的轮作周期,分配磷肥使用的轻重比例;并在施用时尽量与农家肥堆沤,作为种肥、基肥相对集中施用,以及氮磷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
控制缓释碳铵肥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制缓释肥料(controlslow-releasefertiliz-er,简称控释肥料)是缓释肥料(slow-releasefer-tilizer)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使肥料养分的释放速率符合作物的需肥规律,以达到一次施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肥要求,并获得最有效、最经济的结果。这项工作日益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所重视。包膜肥料(coatedfertilizer,又称包裹肥料)是控释肥料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利用已有的速效肥料通过包膜材料的种类、厚薄、孔隙以及颗粒大小来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速率。包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它是以包膜作为隔层,藉助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盲目过量施肥的危害及新型肥料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盲目过量施肥所引起的少数地区环境污染,浪费化肥资源,造成土壤和作物营养元素失调,影响作物增产增收,降低作物品质等问题,论述了开发新型肥料及采用科学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几种确定作物施肥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作物施肥量是配方施肥技术中的核心问题。确定施肥量主要考虑作物产量、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介绍土壤养分分级法,目标产量配方法,田间试验法,氮、磷、钾比例法和经验施肥法确定施肥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82~2002年连续21年8项处理的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地生产力及肥料效应变化,土壤养分变化及肥料培肥效果,土壤养分收支平衡及肥料养分主要去向,提出该地区农田养分平衡率及施肥结构。结果表明:氮磷肥在作物增产措施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如果不施任何钾肥长期种植农作物,土壤速效钾会明显下降;有机肥虽然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有限,但长期连续使用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使用时间越长,增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叶面肥料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奇 《腐植酸》2001,(2):39-40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依靠人们向作物施肥的方式来提供。传统的施肥方法是将肥料施于土壤,使作物从根部吸收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施肥的效果,国内外都在开发先进的施肥方法和技术措施,如配方施肥、接触施肥、叶面施肥和肥料的缓释增效等。  相似文献   

14.
磷的农业化学(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主要是依靠土壤和肥料两种来源供给。在中等产量水平时,作物吸收的氮有30%~60%,磷有50%~70%,钾有40%~60%是靠土壤肥力提供。除极少数无土栽培和根外施肥外,化肥主要是通过土壤和作物提供养分,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施肥效果特别重要。土壤学是介于地球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本文从化肥生产应具备的土壤基础知识出发,只撷取了其中的土壤物理(土壤天相,质地,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德州市获中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资金415万元,今年德州市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57万亩,占全省的十分之一。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  相似文献   

16.
郑州瑞基科研农化有限公司是国内高端肥料专业制造商,近日该公司开发出了高含量的氮、磷、钾和抗旱保水剂、土壤疏松剂、有益生物菌群、促花保果剂、生根剂组合而成的新一代高效复合肥帝一肥。帝一肥采用乳化工艺生产,保证了50%氮、磷、钾的养分高含量,形成的分子团结构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养分在土壤中分散均匀,易于吸附在作物根部。同时在产品中添加0.5%的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根剂,降低了施肥成本。此外,肥料中附加的抗旱保水剂、土壤疏松剂、有益菌发酵剂使肥效期比传统复合肥增长1倍,还可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结。经在花生、玉米、番茄、葡萄等作物上施用,整体长势好,抗旱抗病虫害力强,作物品质佳,外观好,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作物专用肥 推进我国平衡施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化肥用量大幅度增加、但肥料利用率及肥料效应却大幅度下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化肥结构中氮磷钾比例不合理、钾素长期严重亏缺、土壤供钾能力下降且其它养分障碍因子增多以及施肥缺乏科学性。针对我国农业劳动者专业素质低等现状,必须迅速发展作物专用肥料以简化平衡施肥技术,使之大范围推广应用。然而,作物专用肥料的健康发展还有赖于化肥结构的宏观调整、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化肥生产工艺、肥料市场规范和农化服务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1 冲施肥是蔬菜保护地的主要追肥手段冲施肥常用于蔬菜保护地栽培中的主要追肥手段,这项技术是将肥料溶于水后,随水冲施到栽培田里,保护地即以各种高低拱棚、温室等将作物保护起来形成的种植区。保护地内所用肥料的条件是:(1 )不含或少含有残留于土壤的副成分;(2 )肥料成分比较均衡;(3)不易发生突发性浓度障害;(4 )氮素具有持续的效果。而冲施肥具有以下3大优点:(1 )施肥均匀,不烧根;(2 )施肥方便,不伤根;(3)作物吸收快,肥料利用率高,能满足保护地施肥要求。2 果菜冲施肥养分配方果菜类蔬菜作物对主要营养吸收的大体比例归纳为m (N)∶m (…  相似文献   

19.
新型肥料发展迅速  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 ,发展可持续农业、无公害农业的今天 ,新型肥料作为一种有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的肥料品种 ,发展迅速。由于我国长期不合理的施肥习惯 ,微量元素的缺乏成了农业增产的制约因素 ,新型肥料有效地改善了施肥结构 ,促进了作物营养的平衡吸收 ,提高了作物产量 ,改善了作物品质 ;同时补充土壤中养分不足 ,减少资源的浪费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降低了环境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专家指出 ,以叶面肥、生物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 ,其发展前景相当广阔。按其本身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 6类 :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20.
冯元琦 《化肥设计》2006,44(6):44-44
农作物不仅可以从根系吸收养分,也可以从地上部分的茎叶吸收养分,因此对农作物进行根外施肥,称之为叶面施肥,所施的肥料称之为叶面肥料。叶面肥料一般是液体肥料,采用喷施方法。叶面肥料一般可制成单养分和多养分的肥料,可直接制成液体肥料,亦可制成固体肥料在施用时充水稀释。叶面肥料施用的特点:①由于叶面肥料直接施于作物的叶茎,不接触土壤,从而可避免由土壤带来的不利因素,因此养分作用快,养分利用率高;②有利于紧急向农作物补充所需养分,不误农时,成为提供补充养分的一种有效品种和经济办法;③叶面施肥可以与农药等其他农化产品同时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