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急性心梗患者再发梗死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预防心梗复发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初诊为急性心梗后,便进行随访观察,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各项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再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未再梗死时间为(23.4±1.7)月,男性未再梗死时间显著比女性低(P0.05);不吸烟患者未再梗死时间显著比吸烟患者高(P0.05);60岁以上患者未再梗死几率显著比60岁及以下患者高(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再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等,临床可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再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76例;依据患者接受HP的时间,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8 h)及对照组(>8 h),分别为37例和39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4,P=0.040);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74,P=0.024);观察组患者发生ARDS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6,P=0.043);入院3 d以后,观察组患者全血ACh E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P对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可靠,且早期实施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8例采用链式流程抢救模式,对照组78例仍采取传统抢救治疗。对比两组死亡率、再通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χ~2=18.04,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5.53,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链式流程管理,能改善其心肌功能,提高再通率,降低死亡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和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抢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16.714~21.941,P0.05);观察组患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94%vs20.83%,12.50%vs 29.17%)(χ~2=5.806~6.063,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工作中,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晓  李伟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8):98-100+10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对照组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7.143,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χ~2=0.198,P0.05),但研究组再闭塞率较对照组降低(χ~2=5.924,P0.05);且头痛、肠胃不适及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χ~2=9.191,7.143,13.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无明显差异(t=1.141,-0.234,-1.176,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减少血管再闭塞情况,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 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收治的1 4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与同期通州区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风力、降水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及发病部位的影响。 结果 风力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χ2=13.43,P=0.003 8),并主要增加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广泛前壁及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最低气温(χ2=8.08,P=0.044 4)、昼夜温差(χ2=11.14,P=0.011)及风力(χ2=7.88,P=0.048 6)显著影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广泛前壁心梗的发生与大风天气相关(χ2=13.52,P=0.003 6)。风力(χ2=11.88,P=0.007 8)及昼夜温差(χ2=8.17,P=0.042 7)与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结论 气温、风向风力等气象因素对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心梗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及降水对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20,(2):106-109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生存期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2016年间住院接受治疗的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1 337例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期,利用Log-rank检验差异性.[结果] 1 337例原发性肝癌死亡患者中男性970例(72.6%),女性367例(27.4%);朝鲜族958例(71.7%),汉族369例(27.6%),其他民族10例(0.7%);平均年龄(59.97±10.84)岁;中位生存时间为10.8个月,男性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女性(χ~2=5.73,P=0.02,P<0.05);有饮酒史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饮酒史原发性肝癌患者(χ~2=4.91,P=0.03,P<0.05);单纯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单纯糖尿病原发性肝癌合并饮酒、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患者(χ~2=9.56,P=0.00;χ~2=14.39,P=0.00;χ~2=9.2,P=0.00;χ~2=21.16,P=0.00).[结论]糖尿病合并饮酒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当地汉族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及。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ICU住院的60例维吾尔族和80例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吸烟史,心电图表现等,比较两组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14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与汉族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吾尔族AMI患者平均年龄54岁,发病比汉族提早6岁(P<0.05),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维汉族急性梗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生长抑素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1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即刻止血成功率、总体止血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398、5.479,P=0.035、0.019),72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χ~2=4.342,P=0.037),呕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t=4.728,P=0.000),大便潜血试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t=19.116,P=0.000);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则为7.02%(χ~2=0.000,P=1.000)。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加用生长抑素可改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且不良事件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梗后2周左室压力变化的特点、对负荷试验的反应及梗死相关动脉及时再灌注对左室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了静脉溶栓并在梗后两周行冠脉造影,且超心动图Ⅱ均大于0.55的患者分为未再灌注组(n=37)和再灌注组(n=41)。梗后2周以16毫升/秒的速度向左室内高压注射造影剂40ml(负荷试验),注射前后测定左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1)负荷试验前后未再灌注组和再灌注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变化,收缩压降低(分别为P=0.0412,P=0.0408),而舒张压明显增高(P=0.001,P=0.0345)。(2)未再灌注组和再灌注组在试验前、后收缩压变化的幅度无明显差别(P=0.5140),但舒张压变化的幅度在两组间差别极为明显(P=0.0012),未灌注组的舒张压在负荷试验后上升的幅度更大。(3)发病一再灌注时间与负荷试验前后左室收缩压的变化呈正相关(P=0.000,R Square=0.471),与试验前后左室舒张压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0,R Square=0.880)。结论:(1)梗后2周的左室负荷试验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一项较敏感的客观指标。(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虽然超声心动图EF正常,但实际上左室的功能已有明显的减退,表现为负荷试验后左室收缩压下降,而舒张压明显升高。(3)梗塞相关动脉再灌注早者负荷试验时左室压力的变化明显小于再灌注迟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救治的产科急性DIC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分为成分输血的观察组(34例)和全血输血的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PLT、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T、a PTT明显低于对照组(t=2.843~27.343,P0.01,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28,P0.05),子宫全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8.82%)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χ~2=4.128,P0.05)。结论成分输血有助于改善产科急性DIC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11-215
目的:了解阿帕替尼在晚期肉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口服阿帕替尼的晚期肉瘤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收集30例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肉瘤患者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16.6个月(2.0~35.6个月),客观缓解率为23.3%,疾病控制率为86.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9个月(95%CI:4.7~7.1),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9.2个月(95%CI:12.0~26.4)。年龄(χ~2=4.534,P=0.003)、转移灶个数(χ~2=14.803,P=0.001)、治疗线数(χ~2=8.539,P=0.003)是影响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肉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转移灶个数(χ~2=4.991,P=0.025)是影响晚期肉瘤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III~IV级严重的毒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3%)、蛋白尿(6.7%)、白细胞下降(6.7%)和呕吐(3.3%),无因药物相关性毒副反应死亡的患者。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肉瘤安全有效,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罗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5):104-106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4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不同患者年龄、疾病性质、心搏停止时间、现场除颤时间及复苏时间几方面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分析出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50岁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50岁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1,P0.05);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低于非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9,P0.05);心搏停止时间在≤5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心搏停止时间在5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1,P0.05);现场除颤时间≤5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除颤时间5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P0.05);复苏时间≤6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复苏时间6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7,P0.05)。结论患者年龄、疾病性质、心搏停止时间、现场除颤时间及复苏时间差异均是影响院前急救患者心肺复苏效果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措施能进一步提高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AMI患者按生存与否分成两组,按统一标准,分别整理两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入选的变量是吸烟史(χ^2=11.548,P=0.001),发病至入院时间(χ^2=7.796,P=0.005),心界扩大与否(χ^2=7.704,P=0.007),抗凝用药否(χ^2=6.108,P=0.010),白细胞数(χ^2=6.296,P=0.012),性别(χ^2=5.780,P=0.016)和心功能(χ^2=5.503,P=0.019)。结论 经统计分析,对AMI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依次是吸烟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心界扩大与否、抗凝用药否、白细胞数、性别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94例新疆维吾尔族及313例当地汉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4例维吾尔族和313例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吸烟史、心电图表现等,比较维、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1)维吾尔族AMI患者平均年龄(54.19±11.13)岁,低于汉族(60.20±12.80)岁(P<0.05);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与汉族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维吾尔族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3支病变)者多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多支病变相对多.维、汉族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STEMI)患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或溶栓治疗,探讨直接PCI治疗STEMI的疗效。方法:入选STEMI患者81例,分为直接PCI组(32例)和溶栓组(49例)。直接PCI,取桡动脉或股动脉为冠状动脉造影(CAG)径路,采用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采取PTCA+支架或直接支架方式仅干预IRA。溶栓治疗,重组链激酶150万单位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半小时内滴注完毕。临床评价指标,IRA再通率、ST段回落(STR)≥50%、2周时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梗后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梗、死亡。结果:进门-溶栓时间平均为57 min,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为91 min。直接PCI组血管再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直接PCI组STR≥50%率高于溶栓组(P<0.05),直接PCI组再次心梗、梗后心绞痛、心衰发生率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梗疗效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与非DM的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BP-DES)的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纳入阜外医院2013年1—12月1572例置入BP-DES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访2年,比较随访期间合并DM与未合并DM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1572例患者中DM患者421例(DM组),非DM患者1151例(非DM组)。DM组合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心梗病史、既往PCI/CABG病史)、其他合并症(既往脑卒中病史、外周动脉疾病史)、使用相关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右冠脉和三支病变)的比例均高于非DM组(P<0.05)。2年随访结果显示,DM组再发心肌梗死(心梗)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3.6%比1.5%,P=0.0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以及出血和大出血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M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32,95%CI:1.215~4.870,P=0.01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DM并不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89,95%CI:0.984~4.833,P=0.056)。吸烟、多支病变、B2或C型病变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合并DM患者常伴随更多临床高危因素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置入BP-DES的DM患者再发心梗的发生率高于非DM患者。经校正多种危险因素后,DM并不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传统的临床高危因素及复杂高危的冠脉病变则是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5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n=25,行常规治疗手段),介入组采取介入栓塞治疗(n=25,应用介入栓塞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总量、出血时间、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介入组的出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出血总量较对照组降低(t=14.112,P=0.000;t=22.324,P=0.000);治疗后,介入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58,P=0.02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而介入组为1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684);治疗前,两组咯血患者的SGR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介入组的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91,P=0.000)。结论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可以降低出血量、改善生活质量、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较少,对治疗因支气管扩张导致的咯血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全新沟通方式“微信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诊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基层医院转诊嘉兴市第一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转诊时是否有相关诊疗信息(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及时上传嘉兴市第一医院“微信群”,将患者分为微信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2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化抢救流程的完成率及主要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微信组在心电图完成率、术前药物服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2.35,P>0.05),在术前手续完成率、急诊手术送达率、90 min内闭塞血管开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47、6.61,P<0.05);微信组发生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微信组发生心脏性死亡2例,对照组发生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5)。 结论 “微信群”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其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沟通效率。在急性心肌梗死转诊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过程中,可以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转诊患者标准化抢救流程的完成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再发脑梗死危险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将142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分为Hhcy组(n=62)和非Hhcy组(n=80),均治疗并随访2年。统计两组ACI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hcy和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结果:Hhcy组脑梗死再发率为30.19%,显著高于非Hhcy组的13.43%(χ~2=5.037,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高血压、糖尿病传统危险因素外,Hhcy也是ACI患者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CI 1.075~1.238,P<0.01)。结论:Hhcy是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完善ACI二级预防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