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未足月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妊娠中PPROM发生率为0.93%~1.98%,早产合并PPROM占29.8%~39.7%,因此早产的主要处理原则是延长胎龄,促进胎肺成熟,降低新生儿罹病率和病死率。本文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内PPROM病例64例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破裂且最终导致早产。据献报道^[1,2],PPROM约占妊娠总数的2%~3%,约占整个早产的1/3。其中70%~80%的孕妇在1周内分娩。PPROM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体感染率较高,围生儿死亡约占整个围生儿死亡的20%左右.其围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8l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7.7%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 6周PPROM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孕35~36 6周者.结论 对于孕28-34 6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疗法中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PPROM)期待疗法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住院PPROM 60例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舒适护理、评估病情、药物护理。结果终止妊娠时间延长(2.0±0.3)周,产后出血量(285.2±69.6)ml,产褥感染率6.6%(4/60),新生儿体质量(3.14±0.26)kg,Apgar评分(8.84±0.80),病死率5.0%;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3.3%。结论通过对PPROM期待疗法和恰当地护理可以改善其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
晚期早产胎膜早破1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late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PROM)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在所有妊娠中PPROM发生率为2.0%~3.5%,是早产的最常见原因,占早产的30%~40%.晚期早产指妊娠34至36+6周之间发生分娩.  相似文献   

6.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PPROM的主要危害是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及胎儿窘迫等。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PPROM)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原时机。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儿2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PROM占分娩总数的1.61%,占胎膜早破的10.6%,流产引产、感染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孕2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同时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P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选择终止妊娠的方法与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PPROM的孕妇216例,按孕龄分为三组:Ⅰ组(10例)28~31^+6孕周;Ⅱ组(36例)32—33^+6孕周;Ⅲ组(170例)34—36^+6孕周。观察三组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等。结果83.3%(80/96)的PPROM有感染因素存在;Ⅰ、Ⅱ、Ⅲ组间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70.0%、15.0%、4.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Ⅰ组(60.0%),Ⅱ组与Ⅲ组中没有因早产而死亡;Ⅰ、Ⅱ、Ⅲ组剖宫产率分别为:30.0%、16.7%、24.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PPROM尽量保胎至32孕周以上,可明显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membranes,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期待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例106例。结果PPROM存在易发因素,妊娠时间、期待治疗时间的长短、分娩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围产结局。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是减少早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小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276例孕20~27+6周P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期待保胎治疗,并随访至妊娠结束.依据孕妇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发生组(193例)与未发生组(83例),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发生率为2.0%~3.5%。PPROM是妊娠中晚期威胁母婴健康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脐带脱垂、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等,其中早产合并PPROM占30%[1]。为降低PPROM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8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37周内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其主要危害是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及胎儿窘迫等,是妊娠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需及时终止妊娠。现对我院PPROM进行期待疗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破膜孕周及不同潜伏期长短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孕28~36+6周PPROM,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孕28~33+6周PPROM组,潜伏期〉48 h者剖宫产率高于〈48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潜伏期〉48 h者与高于〈48 h者剖宫产率与母婴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组,潜伏期〉48 h者羊膜腔感染率率高于〈48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28~33+6周PPROM应采取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适当延长孕周,并考虑剖宫产作为终止妊娠首选;而孕34~36+6周PPROM胎儿肺成熟者应在破膜48 h以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原因、临床处理方式、分娩与妊娠结果。方法:根据2010年1月~2011年2月在本院分娩妊娠的130例PPROM患者临床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自孕者孕周分娩方式及妊娠结果的不同。结果:孕周不同PPROM分娩方式相比无明显不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死亡、窒息以及感染率有明显不同(P均〈0.01)。结论:孕周越小,新生儿病死率越高,孕28~34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胎膜破裂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不足37周。PPROM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1%~3%[1],只有7.2%~9.5%的胎膜破口能够自然愈合,持续性阴道流水的孕妇中60%在7 d内启动分娩[1]。PPROM是早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早产的35%~45%。本文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PPROM促胎肺成熟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因素、分娩方式、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PPROM产妇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PPROM相关因素中以不明原因、头盆不称为主;孕28~35周与孕36~37周PPROM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5、孕36周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孕37周者;孕28~35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感染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6、37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应先排除宫内感染,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孕28~35周采用期待疗法,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孕36~37周者与足月妊娠的PPROM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诱发因素对未足月胎膜早破( PPROM)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3年在该院进行分娩的112例早产合并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分析,将不良妊娠史、瘢痕子宫与感染确定为PPROM的诱导因素,将54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甲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58例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1)甲组孕妇平均年龄及既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均高于乙组,而分娩孕周显著低于乙组;(2)甲组阴道顺产率明显低于乙组,而剖宫产率则显著升高;(3)甲组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乙组;新生儿窒息率则高于乙组(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PPROM者,母儿患病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同妊娠结局有关。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减少母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流产次数、生殖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足月胎膜早破(TPROM)患者55例为参照,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进行PPROM发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PPROM患者与TPROM患者妊娠结局,包括产妇结局(产褥期感染、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Agpe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结果 PPROM患者流产次数>1次、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于TPROM患者(P<0.05);流产次数>1次、生殖道感染是PPRO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PROM患者新生儿Agpe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高于TPROM患者(P<0.05)。结论 流产次数多、生殖道感染是PPROM发生的重要因素,可提高新生儿窒息、感染发生率,影响新生儿发育状态,提示临床应重视流产次数>1次、合并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定期进行检查,了解妊娠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处理,加强孕期健康宣教,保持个人卫生,做好生殖道感染预防工作,降低PPR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型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membranes,PPROM)高危因素、并发症、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住院的早产型胎膜早破的病例176例。结果93.1%的PPROM存在高危因素,其中25.6%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经期待疗法延长胎龄18h~7d,平均3~4d;比较孕29+2周~33+6周与34周~36+6周的PPROM,发现两组PPROM母体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率、RDS发生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致PPROM的因素很多;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积极处理;对孕29+2~33+6周者宜用期待疗法延长胎龄,以获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并发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PPROM患者(其中孕28~33^+6周20例为早期组,孕34~36^+6周78例为晚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组与晚期组PPROM并发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以及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比率高于晚期组(分别为31.8%、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P〈0.05);早期组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的比率显著高于晚期组(分别为45.5%、22.7%和6.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70、6.40,均P〈0.05)。结论孕28~34周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保胎尽量达到或超过34周,根据母儿情况选择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