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40岁,住院号02081.因发现子宫肌瘤2年于2004年7月19日入院.患者婚后10年同居未孕,2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月经规律,无痛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7cm×5cm×6cm,后壁突出约3cm×3cm×3cm,质硬.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患者,33岁,G3P1.因剖宫产瘢痕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3个月、阴道流血3次,于2010年1月4日入院.4年前因臀位行剖宫产.3个月前患者因停经45天,少量阴道流血7天第1次入院.血 β-HCG 7900U/L.B超检查提示子宫峡部处6 cm×5 cm×4 cm不均质回声,血供丰富,RI 0.3.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者,41岁.因发现子宫肌瘤1年,痛经2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BP 110/90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如孕2+月大小,活动、无压痛,中等硬,其左上方可触及约5cm ×4 cm ×4 cm大小囊性肿物,活动、无压痛.妇科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7.1 cm×6.7 cm×5.9 cm大小,内部回声不均,宫底可见4.7 cm×5.3 cm×5.5 cm回声减低区,边界较清,宫腔内可见强回声光环;子宫左侧可见5.3 cm ×4.8 cm×4.5 cm混合性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液性暗区及不规则回声.初步诊断: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 3 2岁 ,因停经 8个月 ,头昏乏力 1个月 ,于 1990年8月 12日入院。末次月经 :1989年 11月 2 7日 ,预产期 :19 90年 9月 4日。身体检查 :体温 3 7℃ ,贫血貌 ,全身皮肤无出血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无压痛 ,心肺 (-) ,腹膨隆 ,肝脾未触及 ,腹围 86cm、宫高 2 8cm。腹部B超示肝脾无肿大。妇科B超示 :双顶径 8 9cm ,股骨长 6 8cm ,胎盘Ⅰ级 ,羊水深 4 2cm。血常规 :白细胞 1 5× 10 9/L ,中性白细胞0 3 ,淋巴细胞 0 7,血红蛋白 58g/L ,血小板 2 3× 10 9/L ,网织红细胞 0 0 0 3。骨髓象 :有核粒细胞增生极度减低 ,粒细胞系 0 0 6,…  相似文献   

5.
患者34岁。孕3产1,住院号040878。因“停经91d,不规则阴道流血2次,下腹痛6d”,于2004年2月19日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11月21日,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两次,入院前6d突然左下腹阵发性针刺样痛。妇科检查:子宫略大,质软,左宫旁扪及一约8cm×6cm×6cm囊性包块,轻压痛。尿HCG( ),CA12520U/L,B超示:左附件区见囊性包块8cm×8cm×8cm,分割状,壁厚,血流丰富,子宫内未见妊娠囊。入院诊断:盆腔包块,宫外孕?卵巢肿瘤?2004年2月2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输卵管充血,管腔无明显缺损,阔韧带内一囊性包块约7cm×6cm×6cm,表面光滑,紫红色,无破裂口,周围…  相似文献   

6.
例1 患者52岁,因阴道分泌物增多4个月发现阴道肿物20 d于2001年11月19日入院.入院时妇科检查:阴道中下1/3交界的7点处可见1 cm×1 cm褐色肿物,质脆,触血(+);外阴、宫颈、宫体、宫旁组织及肛查均无阳性体征.活检病理报告:阴道黑色素瘤.由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不能耐受手术,故予放化疗联合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30岁,因停经55天,右下腹疼痛21小时于2009年4月4日入院.G<,2>P<,0>.1年前因"异位妊娠"外院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子宫孕7周大小,质软,无压痛,右侧附件区扪及一7cm×6 cm囊性包块,边界清,可活动,近宫角处有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 18.22×10<'9>/L,中性粒细胞0.849,Hb128g/L.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妊娠7周(胚芽存活),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8.8 cm×4.8 cm,盆腔积液2.2 cm.余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8.
子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48岁.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7d于2003年5月6日入院.查体:宫体如孕70余天大小,左宫角及阔韧带处可及直径6cm质硬包块.超声检查:子宫大小5.5cm×5.2cm×5.5cm,形态规则,轮廓光整,内部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9.
患者35岁,因"发现外阴肿物7个月加速生长2个月,停经23周"于2010年1月21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发现外阴肿物,3个月前曾行活组织检查(活检)术,病理检查示:(外阴)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样增生,棘层内见挖空细胞,符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考虑外阴尖锐湿疣.患者既往外阴硬化性苔藓5年,间断外用鱼睾乳膏.否认有不洁性生活史.入院后检查:腹部膨隆如孕5个多月,脐耻间可触及胎体,胎心126次;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右侧阴蒂上段至小阴唇有-6.0 cm×5.0 cm ×5.0 cm菜花样肿物,粉红色、表面粗糙,右侧基底部可见1.5 cm×1.0 cm溃疡,并有出血.  相似文献   

10.
孕妇23岁,孕3产0.因妊娠41周+1,无胎动1 d,阵发性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于2009年6月30日10:50入院.孕妇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9月15日,预产期为2009年6月22日,无慢性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6.5 ℃,脉搏82次,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61 cm,体质量66kg,宫底高度33 cm,腹围95 cm,先露头,已固定,宫缩不规律,宫口未开,胎心音未闻及.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9.2 cm,股骨长7.1 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Ⅱ+级,羊水指数15 cm,胎儿颈旁见脐带回声,未探及胎心搏动,B超提示胎死宫内.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3.93×1012/L,白细胞6.95×109/L,血小板198×109/L,血型:A型,Rh(-).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者,33岁,G2P1,因下腹胀痛3+月,发现右侧附件包块5天于2008年3月19日入院.3+月前患者自觉下腹胀痛,未就诊.5天前来院就诊时发现右侧附件包块.月经规律,既往健康.入院查体: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Ⅱ度糜烂,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扪及一囊性包块,约9cm ×7cm大小,活动,边界清楚,无压痛,左侧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彩色超声检查示:右侧附件区见大小约9.6cm × 6.1cm ×6.0cm囊性包块,囊壁毛糙,囊液不清亮,呈细密点状回声,未见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2.
患儿5岁半,住院号154043.3个月前家属无意中发现患儿双侧乳房增大,似女性青春期乳房,未触及包块.阴道少量流血已十余日伴轻微腹痛.无误服避孕药及类似激素类药物史.于1991年12月2日入院.查体:T36.4℃,P96次/分,Bp12/9kPa,双乳房对称性增大.外阴呈青春少女之发育,无阴毛,阴道口可见少量褐色分泌物.肛诊:子宫后位约3cm×25cm×2cm 大小,子宫左后方可触及约9cm×8cm×6cm 大小肿物,质硬,可活动,右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胸片及心电图均正常.血AFP<20μg/L,E_2138.76 pmol/L,FSH 2.8 IU/L,LH5.7 IU/L.MRI:脑垂体未见异常.B 超:左下腹可见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40岁,G3P1,有2次人工流产史.因清宫术后13天,血β-HCG升高、阴道流血2天于2010年9月22日二次入院.该患者9月9日因下腹隐痛伴阴道流血1天首次入住我科.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则,7/30天,量中,色红,无痛经,LMP:2010年8月26日,月经量、经期均正常,因9月8日无诱因出现下腹隐痛,为持续性坠痛伴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多于月经量就诊.彩超检查示:宫腔内见0.7 cm无回声区,周围见杂乱回声4.1 cm ×2.4 cm,宫腔内未见明显孕囊,子宫后方探及5.6cm×2.4 cm,前方探及6.9 cm ×3.7 cm不规则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14.
患者26岁,孕1产0,住院号296567.停经40周,阴道流液伴无痛性流血10小时(量约400ml),阵发性腹痛4小时,于1985年7月25日入院.末次月经1984年10月14日,预产期1985年7月21日,孕期多次检查无异常.既往健康,月经规律.体检:Bp16.0/10.7kPa,一般状况好,腹围92cm,宫高32cm,胎位ROA,胎心听不到,宫口开大3cm,胎膜已破,先露部棘下1cm,阴道有少量流血,色鲜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1g/L,红细胞1.95×10~(12)/L,白细胞5.8×10~9/L,血小板165×10~9/L.入院初步诊断:①妊娠40周临产,ROA;②前置胎盘;③死胎.给0.5%催产素静脉滴注,自然娩出一女死婴,5分钟后胎盘、胎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31岁,G3P0,流产3次.因停经38天,阴道流血3天,下腹阵痛1天于2008年8月17日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宫腔少量积液,右附件混合占位22 mm×26 mm×36mm,盆腔积液深20 mm.查尿HCG 400 U/L,血β-HCG 7399U/L,妇科检查:触及右附件包块3 cm大小,有压痛.诊断为"异位妊娠?"收入院.患者既往曾因异位妊娠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入院第2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检查加盆腔粘连分解加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及伞端被积血块包裹,伞端见活动性出血,与右侧卵巢粘连,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大小约5 cm×4 cm×3 cm,表面紫蓝色,未见破口,双侧卵巢正常,左侧输卵管缺如,盆腔积血200 ml.  相似文献   

16.
患者31岁,因经期腹痛19年,加重3个月,发现盆腔肿物4 d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原发性痛经19年.近3个月痛经加重,需服止痛药.13年前因车祸脾破裂,在外院行"脾切除术",手术情况不详.孕6产1.入院身体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腹软,无压痛.子宫后方阴道直肠隔处可触及直径4 cm包块,质硬、表面不平,与子官关系紧密,双侧附件增厚.盆腔彩超:子宫前壁下段外突,中等偏低回声结节,直径1.7 cm;子宫后方偏右后穹降处形态不规则中等偏低回声肿物5.1 cm×4.6 cm×3.1 cm,周边及内部血流阻力指数0.64~0.71,搏动指数1.00~1.3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49×10~9/L,血红蛋白116 g/L,血小板238×10~9/L.盆腔MRI提示:子宫后方富于血供占位,伴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子宫肌瘤伴瘤内出血.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正常.入院诊断:(1)盆腔肿物性质待查;(2)子宫肌瘤;(3)脾切除术后.考虑盆腔肿物性质不清,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7.
正一、病例摘要患者47岁,因"停经2+个月,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16年6月30日入院。入院后3次血β-h CG:1 000 000.00 IU/L(持续高水平平台状态);血常规:白细胞:3.4×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血红蛋白:126 g/L,血小板:164×109/L。超声:子宫体积增大,宫底及宫体后壁呈蜂窝样改变,考虑滋养细胞疾病。磁共振见子宫后壁椭圆形肿块,大小9.6 cm×8.2 cm×8.3 cm,边缘大部分清楚,局部模糊,符合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征象。胸部CT(图1)提示:左肺上叶及下叶前内基底段胸膜下散在  相似文献   

18.
一、病例摘要患者,40岁,汉族,既往月经正常,因腹痛7d于2004年12月5日入院。B超检查:右侧卵巢为6cm×5cm×4cm。左侧卵巢大小为3·5cm×2·5cm×1·8cm。子宫及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手术所见:子宫前位,色粉,质中,均匀无增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左侧卵巢略大,表面有长约0·5cm的破  相似文献   

19.
<正>1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侧胸痛3个月,咳嗽10天"于2010年4月28日在的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CT示右侧第7肋骨局部骨质呈膨胀性破坏,并形成软组织密度肿块,截面约8.9cm×4.9cm边缘可见散在碎骨片影,增强后呈轻度均匀性强化(图1),收入院。入院后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右腋后线第6-8肋间可触及一9cm×6cm×3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固定,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诊断考虑为胸壁肿瘤(软组织肉瘤或骨肉瘤)。经患者家属同意后行右胸壁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胸第7肋中后段,约9cm×6cm×5cm大小,鱼肉状,质软,第7肋骨破坏。术后病理示:右  相似文献   

20.
患者24岁.因IVF-ET术后36d,阴道出血18d,超声提示附件包块1d,于2008年5月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6d因"双侧输卵管不通"行IVF-ET术,入院前18d开始出现阴道出血,量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腹软,压痛及反跳痛阳性.妇科检查:阴道见少许暗红色血液.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增大,宫腔内见大片积液8.0cm×6.6cm×6.5cm,右侧宫腔见孕囊2.3cm×1.8cm×1.8cm大小,可见胚胎及胎心搏动.右侧附件区不均质包块,范围约8.0cm×7.4cm×4.3cm,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提示:早孕(胚胎存活,符合6周),右侧附件不均质包块(异位妊娠可能),盆腔积液(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