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根据前次手术腹壁切口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0例,其中前次手术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A组,前次手术行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为B组,比较腹壁纵横切口再次手术的开腹时间、总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和B组比较,A组的开腹时间及总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例数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瘢痕纤细美观的优点,但盆腹腔粘连严重,胎儿娩出困难,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对可能需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首次剖宫产术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壁横竖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8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前次手术腹壁是竖切口为A组(n=40),前次手术腹壁是横切口为B组(n=40),比较两种腹壁切口再次手术腹壁及盆腔粘连程度,出血量,开腹时间及总手术时间。结果腹壁竖切口组在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上与横切口比较P〈0.01,手术出血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横切口组再次手术粘连发生率较腹壁竖切口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壁横切口对于初次手术的患者来说有手术时间短,缝合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但对于再次手术的患者来说,腹壁粘连较竖切口重,进腹困难,导致手术时间长,损伤大。对有再次妊娠需要的患者,尽可能行腹壁竖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刮宫产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剖宫产采用腹壁横切口50例和纵切口58例的病例行再次剖宫产术后分析,在开腹时间、从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愈合进行比较。结果纵切口组在开腹时间、从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上明显低于横切口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横切口组,横切口组腹壁粘连明显多于纵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盆腹腔粘连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有再次剖官产可能的妇女,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尽量选择纵切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剖官产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观察198例两种不同腹壁切口的剖官产再次手术的病例,对比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粘连、腹腔粘连、切口愈合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再次手术时纵切口组腹壁粘连较横切口组轻,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横切口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少于横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而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切口愈合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有再次腹部手术可能的妇女,首次剖官产腹壁切口尽量选择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纵横2种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母婴的影响。方法将57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首次剖宫产术切口方向分为纵切口组22例和横切口组35例。2组均使用硬膜外麻醉,按原腹壁切口切除瘢痕后逐层进腹,子宫切口选择原切口上方2~3cm的子宫下段肌肉较厚处。观察2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内粘连情况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纵切口组胎儿娩出时间短于横切口组,中重度腹腔粘连发生率低于横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无产妇或新生儿死亡、内脏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二次剖宫产特别是首次为横切口的产妇,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严重、操作较复杂、易损伤内脏,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首次剖宫产切口选择对下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20例首次分娩为剖宫产且再次分娩仍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首次接受剖宫产切口选择,分为腹壁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各60例。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二次手术的情况,术后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腹腔粘连程度等。结果纵切口组的手术情况如开腹时间、出血量等均优于横切口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纵切口组的腹腔粘连程度较横切口组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更有利于二次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比照。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84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并分组。横切口组用腹壁横切口进行手术,纵切口组用腹壁纵切口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满意度;娩出胎儿平均时间、术中出血平均量、平均剖宫产术时间;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纵切口组手术满意度高于横切口组,P <0.05。其中,横切口组很满意18例,比较满意有12例,不满意12例,满意有30例,满意度71.43%;纵切口组很满意27例,比较满意有12例,不满意3例,满意有39例,满意度92.86%;纵切口组娩出胎儿平均时间、术中出血平均量少于横切口组,平均剖宫产术时间短于横切口组,P <0.05;纵切口组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均低于横切口组,P <0.05。结论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比照,腹壁纵切口可更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剖宫产术出血和减轻腹腔粘连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是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理想的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8.
江晖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634-635
目的探讨首次采用纵横两种切口者行再次剖宫产时对手术和母婴影响的临床对比体会。方法随机选择近几年来采用纵横两种切口行再次剖宫产术的各30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再次手术进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Apgar评分<7分数、产褥病率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纵切口优于横切口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对母体的创伤较大,尤其是首次为横切口的产妇,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常因腹壁和腹腔粘连严重而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母婴安全和术后康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慎重选择和改良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以期改良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8例为研究组,其中改良新式剖宫产28例为A组,新式剖宫产30例为B组,腹壁纵切口剖宫产32例为C组,二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三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术中总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及腹腔粘连差异均有显著性,而术中出血量及总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进腹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是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腹壁纵式手术切口创伤小,再次手术操作简单,进腹时间短,对有二胎指标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铁一局唐山医院收治的经产妇患者9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首次剖宫产手术横切口和纵切口的不同,分为横切组和纵切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指标及腹腔、盆腔粘连程度。结果:纵切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及盆腔粘连程度等均优于横切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患者应尽可能选择腹壁纵切手术方式,可有效降低再次剖宫产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术腹壁横竖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200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各100例,其中首次手术腹壁是竖切口为A组,首次手术腹壁是横切口为B组,比较2种腹壁切口再次手术腹壁及盆腔的粘连程度、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结果A组开腹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二次手术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13对于初次手术的患者有手术时间短,缝合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但对于二次手术的患者,腹壁粘连较竖切口重,进腹困难,导致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故不建议行腹壁横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比照。方法采集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随机数字表分组。腹壁横切口组开展腹壁横切口手术,腹壁纵切口组开展纵切口手术。分析效果;娩出胎儿全程时间、手术总出血以及总耗时;施术前后产妇生理痛苦、心理痛苦;盆腔粘连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腹壁纵切口组效果、生理痛苦、心理痛苦、娩出胎儿全程时间、手术总出血以及总耗时、盆腔粘连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和腹壁横切口组比较有优势,P <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行纵切口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红翔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99-2600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对83例首次剖宫产采用腹壁横切口和102例纵切口的病例再次手术开腹情况进行分析,在开腹时间、腹壁粘连、切口愈合、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再次手术时纵切口组在开腹时间上明显低于横切口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横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术中出血、切口愈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有再次剖宫产可能的妇女,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尽量选择纵切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采用腹壁竖切口作为观察组,采用腹壁横切口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以此来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并以腹壁、盆腔的粘结程度、手术出血状况以及剖宫产手术时间作为重要参数。结果:在整个试验中,腹壁竖切口所取得出血状况、再次剖宫产手术腹壁粘结程度、手术时间等数据资料均优于横切口,所有的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而言,横切口具有时间短、恢复快、缝合容易、切口较规整等优势,但对于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而言,如果再采用横切口不利于腹壁的恢复,增加了剖宫产手术的难度,此外,还严重影响患者后期康复。因此,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应采用竖切口进行手术,这对于再次手术患者而言,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次手术腹部横切口对再次经腹手术的影响。方法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需二次手术患者102例。纵切口48例,横切口54例,两组均沿原手术疤痕行纵、横切口,逐层切开腹壁各层,打开腹腔,观察前次手术盆腹腔粘连情况,测算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术中总出血量。结果前次手术有43.75%~44.45%腹部切口下方与大网膜、肠管、子宫、膀胱粘连(纵切口为43.75%,横切口为44.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口行二次手术时再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开腹出血量及术中总出血量均少于横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一例副损伤及皮肤感觉障碍。结论对于妇科疾病需开腹手术及剖宫产,以腹部正中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腹壁横切口)和对照组30例(腹壁纵切口),对两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的总粘连率为56.67%(17/30),对照组的为20.00%(6/30),两组的总粘连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剖宫产二次手术较腹壁横切口剖宫产二次手术结局好,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手术的创伤。  相似文献   

17.
吕禄平  陈欣  何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09-2610
目的:探讨需再次剖宫产时,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既往有剖宫产史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下腹纵切口和下腹横切口,盆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下腹横切口再次手术开腹时间与手术总时间均大于下腹纵切口,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有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笔者认为选择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对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 68例按第一次剖宫产术式分两组,关腹前生理盐水(NS)冲洗腹腔配合改良横切口手术组37例,未行腹腔冲洗及新式剖宫产术组31例,再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7例关腹前NS冲洗腹腔配合改良横切口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腹腔粘连(3级粘连)。结论剖宫产术中关腹前用NS冲洗配合改良横切口能减轻术后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腹壁手术切口方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二次剖宫产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次剖宫产手术采用腹壁横切口者81例作为观察组,腹壁纵切口手术6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术中、术后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盆腹腔严重粘连及新生儿Apgar评分〈7例数明显少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坚持剖宫产者并有再次生育要求的产妇,建议采用腹壁竖切口剖宫产,应注意减少腹肌拉断及损伤,关腹时尽可能恢复解剖层次,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切口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二次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观察组采用纵切口剖宫产进行手术,观察两组二次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采用纵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率明显优于采用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二次剖宫产产妇采用纵向切口分娩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盆腹腔的粘连,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