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化肥厂一化肥合成氨装置4118-K1氨气压缩机原密封系统泄漏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该压缩机的结构及工艺参数,提出技术改造方案,使用于气密封及其控制系统代替原有的浮环密封,工业运行获得成功,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及可靠性,解决了由于原有浮环密封泄漏给装置正常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浮环密封装置是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及大型化肥厂输送及增压可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的透平压缩机行之有效的轴封装置。本文论述了确保浮环密封装置有效、可靠的技术关键之一——油(密封油)与气(被密封气体)压差的控制方法。并通过试验获得油气压差控制系统各扰动因素对被测量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设计油气压差控制系统,并有的放矢地制定控糊系统的原则性投运步骤。可供设计、运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厂延迟焦化富气压缩机 (机 30 3、机 30 4 )高压段密封采用浮环密封和梳齿密封的组合密封形式。浮环密封主要用于机壳两端作轴封使用 ,以防止机内气体逸出或空气被吸入机体。浮环密封具有结构简单 ,性能稳定 ,工作可靠 ,寿命长等特点。其缺点是靠近介质侧的密封油易受污染 ,从而导致密封件失效。为了减少密封油污染 ,必须注入阻塞气 (干气或氮气 ) ,所以需设密封油和密封气控制系统 ,这就增加了浮环密封的技术复杂性和设备成本。浮环密封是价格最贵的密封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密封油的损耗量大威胁机组的安全平稳运行 ,因而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4.
分析循环气压缩机密封系统组成,根据浮环密封特点,在分析浮环密封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基础上,提出延长浮环密封寿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浮环密封是离心式压缩机轴端密封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文章介绍了浮环密封的基本结构、原理,并对浮环密封运行中出现的外浮环压差较低、外回油偏流、浮环磨损、参考气管道积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浮环密封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离心式富气压缩机浮环密封的性能、特点及失效的原因。同时指出 ,如何在操作、检修过程中进行控制 ,防止浮环密封失效 ,保证压缩机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7.
压缩机浮环密封失效的原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离心式富气压缩机浮环密封的性能、特点及失效的原因.同时指出,如何在操作、检修过程中进行控制,防止浮环密封失效,保证压缩机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浮环密封的基本原理及引进的大化肥离心压缩机用浮环密封的结构和配合尺寸。文中还对该密封在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低密度线性聚乙烯装置循环气压缩机浮环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浮环密封频频失效的原因从结构、故障现象及密封原理等进行分析,针对干气密封技术在离心式压缩机中的成功应用,确定了压缩机转子干气密封改造措施,转子轴封改造后已连续稳定运行2个大修周期,生产使用结果表明:机组转子干气密封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加氢改质装置BCL405/A循环氢压缩机浮环密封存在的问题以及将该浮环密封改成国产干气密封后的结构特点.通过改造,机组实现了与加氢改质装置的同步长周期运行,为国产干气密封在高压循环氢压缩机上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东国家天然气管网具有气源多、运行压力低、管径大、输量高,以及覆盖面广的特点,水力系统分析面临多用户、多边界条件,气体流向复杂,难以准确查找管网瓶颈点的难题。对管网进行基本工况分析,认为提高气源压力、改变管网气流流向有助于减少瓶颈;对管网进行瓶颈工况分析,发现分输用户采用流量和最低需求压力设定模式能准确地查找管网瓶颈。与压缩机采用出口压力控制相比,压缩机采用控制流量模式有助于控制管网中天然气输量和流向,快速平衡管网气量和压力。去瓶颈工况分析表明,采用新建管道、修建原有管道副管以及增设压气站方法对提高管网输量效果明显,推荐首站增大输压作为管网去瓶颈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离心式压缩机组的性能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公司裂解气离心式压缩机组在高负荷考核时的现场数据与机组设计数据的比较和计算,分析了机组在高负荷生产时的运行状况,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快速压排载系统中经常发生的各空压机运转时间不均衡问题,设计空压机启停控制寻优策略。采用模糊理论为空压机启停制订详细的模糊规则,选取Mamdani算法作为模糊推理法,并进行典型工况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满足供气需求的同时平衡各空压机的运行时间,从而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涩宁兰管输系统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欣  温钰梅  叶卫华  郭艳林 《天然气与石油》2011,29(1):12-14,33,5,6
介绍了涩宁兰管输系统的构成,采用SPS软件对管输系统的两种主要失效工况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当压气站失效时,越靠近末站的压气站对管输系统的影响越大也越快,同时适当提高正常工况下末站的供气压力,可提高管输系统的可靠性;当单管失效时,越靠近末站的单管失效对管输系统的影响越大也越快。因此在日后的管道运行维护中,需分清主次,对重点段管道进行重点巡视和维护,以确保整个管输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某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中的低压气螺杆压缩机处理工况较为特殊,属于两级压缩的高压比工况.结合国内外压缩机生产厂家的技术现状,对两级螺杆压缩机的具体选型设计展开对比分析.在项目费用允许情况下,最终选择综合技术性能最优的两级无油纯干式螺杆压缩机作为低压气压缩机.介绍了无油纯干式螺杆压缩机的技术参数、相关控制配置、润滑及机械...  相似文献   

16.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是我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日产天然气800×104 m3,共32口气井,每口气井CO2含量差异较大,当湿气压缩机关停后由于压差的变化会造成外输天然气组成的波动而影响下游用户的生产稳定性。为此,对设备及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改造,增加了压缩机意外关停触发中心平台高碳井自动关井逻辑,增设了自动油嘴,并在生产分离器增设了PV阀遥控放空。优化改造后,气田经历过多次压缩机意外关停,都顺利将天然气组分CO2的含量波动幅度控制在8%以内,使得工艺系统更加稳定,对下游用户的冲击也降到了最低,每年创造近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压缩机组配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敏 《天然气工业》2008,28(1):122-124
针对增压及气举工程压缩机组配置传统设计方案中,独立设置互不兼容的两套压缩机组存在冗余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寻求一种消除冗余、大幅降低动力设备开销的优化方案。围绕气田压缩机站工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多(变)工况条件下压缩机组工况适应性的改进和优化,把国内外压缩机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气田压缩机设计选型中;提出了“并联小气缸原理”这一解决问题的新概念,为解决类似问题打下基础。具有多(变)工况兼容性的优化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具有可节约开发成本、减少隐患、方便管理、提高效益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油气井井口智能控制系统是以现有的电气控制及无线遥控地面防喷器控制技术为基础,硬件上增加1套触摸屏式司钻台,同时把节流管汇控制箱集成在防喷器控制装置之上;软件上根据钻井施工过程的工况,把开、关井程序植入控制系统之中,最大化地实现钻井过程中防喷器、节流压井管汇的智能化自动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钻井施工的安全性能。触摸屏式司钻台的操作界面具有自定义功能,可以根据钻井现场防喷器及节流压井管汇实际的排列布局,进行软件界面的设置,保证界面和实物一致,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透平驱动湿气压缩机三级串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田工况原因和下游用户对天然气的旺盛需求导致东方1-1气田中心平台湿气压缩机工程比原计划提前4年实施。该气田的复杂工况要求压缩机组工作区间必须非常宽、备用系数高、切换迅速,而海上施工条件又决定了湿气压缩机工程施工时无法整体预制吊装,工程时间紧,工程预算费用仅为合作气田同类项目的1/3。为此,研发了透平驱动湿气压缩机三级串联工艺:利用机组喘振工艺,修改了湿气压缩机软件,使用入口旋流分离器和出口海水冷却器,通过喘振阀形成小循环把机组运转起来,实施精确控制,以实现多机组的切换和串联运行。并对其设备进行了国产化研究,通过实施内循环单机调试技术、组装式吊机海上吊装技术、电气系统不停产改造技术和总体配管优化技术,对设计施工调试技术进行了创新,实现了项目在预算内快速高质量投产。工程投用后每天增产天然气(40~120)×104 m3,满足了复杂工况下的气田开发和下游天然气用户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0.
胡斐  林文胜 《天然气工业》1981,40(11):143-148
燃驱压缩机组是天然气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目前国产化机组已经研制成功。为了实时对比分析国产机组和进口机组的性能,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某压气站中的国产燃驱压缩机组为性能测试对象,通过Excel VBA开发出了PI数据库的接口模块,实现了对PI数据库的数据实时读取和实时输送的功能,并基于MATLAB平台建立了机组性能参数计算、可视化和性能历史趋势对比分析等模块,开发了一套可应用于远端监测、实时显示且可对机组历史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的性能测试系统。实际运用结果表明:①该系统程序简洁、操作简单,可远程监控燃驱压缩机组的实时运行状态,实现了对不同地点的实时监测;②建立了机组性能历史数据分析趋势模块,为管道运输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燃驱压缩机组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参考;③该系统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计算出来的燃驱压缩机组的性能指标数值误差范围能够满足实际压气站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认为,该系统不仅可应用于不同燃驱压缩机组的性能测试,对其他动力机械性能测试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