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痞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脾胃科门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服用消痞丸治疗,对照组通过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不同单项症状有效率比较在腹胀、脘腹痛、嗳气、反酸、呕吐方面有显著差异,提示观察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用药均能有效改善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消痞丸应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痞宽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来本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消痞宽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1%vs 72.34%)(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显示: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结果显示: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消痞宽胃汤能提高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口服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枳实消痞丸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改变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消痞丸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改善的总体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十三味和中丸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诊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予对照组行多潘立酮片治疗,予观察组行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记录分析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症候总积分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闷、嗳气等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三味和中丸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降低症候总积分,缓解嗳气、恶心、纳差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痞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医诊断为FD,中医辨证为痞满肝胃不和型患者8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消痞和胃方组)44例和对照组(莫沙必利组)40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7.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疼痛、嗳气、反酸或烧心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消痞和胃方能够明显消除或减轻FD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共治疗8周。分析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精神心理状况、Hp阳性率及GAS改善状况,并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嗳气、胃纳减少及咽部梗阻感等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DI积分、HAMD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p阳性率和GAS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志广  陈翠环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39-1340
目的探讨中药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2例,并与口服吗丁啉88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主要症状积分以及对便秘症状的疗效。结果消痞汤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本方还能明显改善伴有便秘患者的便秘状况。结论消痞汤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9.
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枸缘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积分改善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60.0%(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积分(12.3±3.5)分、治疗后积分为(6.5±3.8)分;对照组分别为(11.5±2.7)分、(8.9±1.9)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3.3%、66.7%(P〈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消痞丸能够调整胃肠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胃不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运用舒肝和胃汤治疗对NDI指标以及血浆CKK、VIP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80例肝胃不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各40名病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舒肝和胃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血浆CKK、VIP的变化情况以及NDI指标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KK、VIP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NDI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以上数据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合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运用舒肝和胃汤治疗对NDI指标以及血浆CKK、VIP的改善较为显著,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肝胃不和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健胃消胀颗粒(厚朴、枳壳、青皮、姜半夏、陈皮、砂仁等),对照组服用吗叮啉片,两组均设28d为1疗程。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测定空腹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TL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效果显著,促进胃动素的分泌是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枳实消痞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枳实消痞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内服调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于治疗4周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用药前;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痞满、口干口苦、疲乏无力、大便不畅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食少纳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治疗组80例用中药枳实消痞丸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复发率30.2%;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复发率67.4%。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脘痞满、两胁窜痛、嗳气、口干口苦、烧心、泛酸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服枳实消痞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多潘立酮及法莫替丁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枳实消痞散治疗(药用:党参12 g,枳实、茯苓、厚朴、白术各10 g,半夏7 g,干姜、黄连各3 g),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0%,观察组为94.0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腹胀不适、胃纳减少、上腹疼痛、嗳气等证候积分及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枳实消痞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景奉能 《新中医》2018,50(10):73-76
目的:观察健脾消胀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n=47)与对照组(n=45)。2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盐酸依托必利颗粒+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自制健脾消胀丸治疗。观察评估2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健脾消胀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服用枳实消痞丸,对照组则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15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则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构橼酸莫沙必利片疗效相当,但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结果:血清胃泌素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消痞泻心汤对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消痞泻心汤,早晚分2次服用,每日1剂,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分别治疗12周,观察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痞泻心汤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自拟消痞泻心汤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方面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