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保护肽慢病毒(rLent/NT4-NAP)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无菌级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rLent/NT4-NAP 组,每组10只.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大鼠海马注射的实验性AD大鼠动物模型[2],利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记忆能力,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AD组相比,rLent/NT4-NAP 组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显著降低(P<0.01);HE染色可见rLent/NT4-NAP 组大鼠海马损伤神经元数量较AD组少;免疫组化:rLent/NT4-NAP 组大鼠海马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AD组明显减少,但较对照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 NAP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海马光镜下的变化和DNA修复蛋白PCNAmRNA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神经保护肽慢病毒rLent/NT4-NAP(NAP)对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无菌级雄性大鼠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阿尔茨海默(AD)模型大鼠组,rLent/NT4-NAP(NAP)组,每组10只。建立Aβ1-40联合应用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注入实验大鼠左侧海马区制备阿尔茨海默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实验各组大鼠海马区PCN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发现痴呆组大鼠左侧海马区神经细胞明显变性、坏死,而NAP组细胞损伤情况较痴呆组大鼠明显减轻;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痴呆组大鼠左侧海马区神经细胞胞核内PCNAmRNA强阳性表达减少,而NAP组左侧海马区神经细胞胞核内PCNAmRNA表达较痴呆组显著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AP通过诱导DNA修复蛋白PCNA蛋白表达上调,从而促进DNA损伤修复和减少细胞凋亡,对神经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实现其内源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红藻氨酸损毁Meynert基底核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胆碱能纤维密度的变化。方法:AD组、AD治疗组及AD对照组大鼠前脑Meynert基底核注射红藻氨酸制造AD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AD治疗组造模后30min,1d,3d,5d及7d侧脑室注射bFGF,AD对照组同时间注射生理盐水,30d细胞化学染色及尼氏染色,测量基底前脑皮层及海马区AchE纤维密度及海马区神经元密度,结果:AD组大鼠Y迷宫学习及记忆能力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1),AchE纤维密度减低(P<0.01),治疗组Y迷宫学习及记忆能力较AD对照组有改善(P<0.01),AchE纤维密度亦有所增加(P<0.01),但是没达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bFGF可提高红藻氨酸前脑Meynert基底核注射致AD模型大鼠基底前脑皮层及海马区AchE纤维密度,增加海马神经元密度,改善其Y迷宫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经Y型电迷宫试验测试其行为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免疫组化显示海马CA1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减少,蛋白印迹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条带变细,灰度值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减少可能参与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海龙  李文  贾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3):435-437,556,F0003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皮质神经元中溶酶体蛋白酶Cathepsin D的表达。方法采用β-淀粉样肽(Aβ)大鼠海马注射制作AD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大鼠颞底皮层Cathepsin D的表达。Y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辨别性能和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β脑池内灌注造成Aβ沉积的AD模型在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上一定程度地模拟了AD。免疫组化和Werstern-bolt检测均显示实验组Cathepsin D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TUNEL法检测显示AD大鼠颞底皮层神经元凋亡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Cathepsin D在AD大鼠皮层脑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神经元凋亡等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及自噬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D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通过向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2将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制成A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成功后次日,电针组选取百会、双侧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MED64微电极阵列检测大鼠海马区长时程增强(LTP)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自噬小体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波幅百分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大量自噬体,而电针组明显减少;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LC3Ⅱ/LC3I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 电针百会、肾俞穴可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促进海马LTP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神经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脑缺血后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完成。①选用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缺血对照组24只、胰岛素治疗组24只。Y型迷宫箱(张家港生物医学仪器厂制造,MGM-2型)。②缺血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采用改良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翼孔及颈动脉,各血管不行闭塞。⑧各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钻开颅骨,于前囟后1.2mm、左旁1.5—nm处用微量加样器进针3.5mm穿刺脑室。成功后胰岛素治疗组于开放动脉夹行再灌注后立即注入1&;#215;10^5U/L的速效基因合成人胰岛素10μL,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④分别于全脑缺血再灌注1,3,5d,假手术组(1只/时相点)、缺血对照组(6只/时相点)、胰岛素治疗组(6只/时相点)大鼠断头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的变化。⑤全脑缺血再灌注8周后,用Y型迷宫箱对假手术组(3只)、缺血对照组(6只)、胰岛素治疗组(6只)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以其测试时达到连续lO次中9次正确反应所需的电击次数表示。并计数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结果:实验选用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脑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的表达: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呈阴性表达。缺血对照组于缺血再灌注1d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阴性;3,5d时均呈阳性表达。而胰岛素治疗组于缺血再灌注1,3,5d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均呈阴性。②全脑缺血再灌注8周后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胰岛素治疗组记忆力损害较轻,达到9/10正确反应所需电击次数明显少于缺血对照组(9.43&;#177;1.8),(18.6&;#177;2.7)次,P〈0.01]。③全脑缺血再灌注8周后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核无固缩或溶解,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74.6&;#177;10.7)个/mm。缺血对照组神经元大部分死亡,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0.6&;#177;0.6)个/mm。胰岛素治疗组可见部分神经元死亡,死亡神经元胞体缩小或脱失,正常神经元计数为(113.4&;#177;9.1)个/mm,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可通过调节儿茶酚胺合成与分解酶系的活性及含量来影响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成分,纠正其代谢紊乱,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减轻脑缺血造成的学习记忆能力损害,从而发挥中枢的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左旋谷氨酸单钠致大鼠认知障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旋谷氨酸单钠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的认知功能,探讨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中枢氨基酸能神经递质与受体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3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和中药研究室进行。选取普通级SD大鼠12只,雌雄各半,作为种鼠供实验室繁殖。选取新生鼠2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3)和对照组(n=10),分别于出生后第2,4,6.8.10天进行皮下注射定旋谷氨酸单钠4mg/g和生理盐水,每日1次。28d后离乳,再饲养8周后进行跳台试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记录各组大鼠的触电潜伏期,错误反应次数及寻台潜伏期,并计算跨台百分率,主要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实验结束后,全部大鼠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心脏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取模型组大鼠8只,对照组大鼠5只,不经灌注固定,冰台上迅速分离大脑,将大脑沿矢状缝分左右半球,左半球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原位杂交,右半球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同时取大鼠左侧肾上腺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上腺组织形态变化。取各组剩余大鼠,用含4%多聚甲醛和0.2%苫味酸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pH7.4)灌注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γ-氨基丁酸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表达,并应用Mota Morph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免疫反应物质的光密度,取脑组织切片进行Nissl染色。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组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跳台实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测试触电潜伏期显著缩短(t=4940,P〈0.001),训练期和测验期的错误反成次数显著增加(P〈0.001~0.01):②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寻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跨台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海马轴的观察:模型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2.943—4.013,P〈0001—0.01)、模型组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增强,阳性染色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④中枢氨基酸能神经递质与受体的观察:模型组大鼠脑组织谷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063,P〈0.05),γ-氨基丁酸含量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值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模刑组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及γ-氨基丁酸受体免疫反应物质数密度明显降低(t=2.224~3.682,P〈0.01~0.05)。⑤模型组犬鼠海马Nissl染色显示模型组细胞稀疏、个数减少、有空泡出现,胞浆着色较浅,细胞轮廓不规整。图像分析模型组大鼠光密度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模型组大鼠有明显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氨基酸能神经递质与受体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AD大鼠模型,干预组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续7d,造模1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和姜黄素给药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结果 AD对照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姜黄素给药组大鼠较AD对照组第2~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姜黄素干预后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小胶质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5);姜黄素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小胶质细胞较AD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所致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艾灸预处理百会和肾俞两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预艾灸组各10只。预艾灸组采用艾灸百会及肾俞穴40次后,于模型组同时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制备AD大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4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CA1区NGF和BDNF的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预艾灸组和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预艾灸组则表现为明显升高(P〈0.01)。结论:预艾灸处理百会、肾俞两穴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D大鼠海马CA1区NGF、BDNF的阳性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