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肿瘤起始细胞(tumor initiating Cells,TICs)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在肿瘤转移和耐药中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ICs和EMT及其与肿瘤转移和耐药关系的文献并做综述。结果 TICs是肿瘤细胞中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表达多种表面标志物,如CD133、CD44等,在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MT是肿瘤上皮细胞失去极性转变为间质细胞的一种现象,常见于胚胎发育及组织修复,能够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EMT可能是TICs所致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源。靶向TICs或EMT的治疗可能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EMT是TICs致肿瘤转移及耐药的重要机理,对于TICs和EMT的研究可用于探索更有效的针对肿瘤的靶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Wnt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肿瘤的发生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Wnt信号传导通路同肿瘤转移早期的EMT现象密切相关,Wnt信号转导途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EMT相关蛋白和EMT的诱发因素,本文对Wnt信号通路在肿瘤EMT发生诱导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上皮-间充质转变(EMT),即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表型转变的生物学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并证实EMT在肿瘤转移的启动到完成各步骤中均起到关键作用,是转移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有望成为新型靶向治疗的重要方向。然而,无论国内外研究,EMT的命名、定义及在转移中的具体价值和作用机制均有不少混淆和争议之处。因此,有必要围绕EMT的概念变迁及与肿瘤转移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EMT及其调节因子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EMT是胚胎发育的一个基本过程,在成熟上皮细胞中EMT的异常激活可以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上皮细胞表面标志物E-钙黏素表达抑制和EMT发生密切相关,E-钙黏素转录抑制因子可能在调节EMT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这些转录抑制因子在胃肠道肿瘤中呈明显高表达.此外,EMT的发生可能在胃肠道肿瘤干细胞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EMT及其调节因子在胃肠道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于EMT及其调节因子的研究可以为肿瘤发生机理提供新的视角,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上皮细胞间质化(EMT)与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EMT过程中,细胞表面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表达上调是其主要标志。本文就恶性肿瘤EMT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调节不同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及其自身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与侵袭转移等过程,其过度表达与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有关。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制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E-钙黏蛋白、Snail转录因子和microRNA等。本文就两者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转移是肿瘤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上皮间质转化(transformation of epithelial mesenchymal,EMT)作为肿瘤发生转移的第一步,是一个动态的多基因、多步骤的生物学过程,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研究EMT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控制肿瘤侵袭、转移的有效途径或肿瘤治疗新靶点,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仅就EMT、相关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于细胞( cancer stem cell,CSC)近几年来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的热点,尽管越来越多的肿瘤干细胞亚群被鉴定出来,但是肿瘤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物并不唯一,这可能是因为肿瘤干细胞的来源不一造成的。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迁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干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 transition, EMT)后获取较强的迁移能力,随着血液循环在转移灶停留,并与组织细胞和骨髓源间质细胞一同形成适应肿瘤转移灶形成的微环境,最终形成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9.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近几年来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的热点,尽管越来越多的肿瘤干细胞亚群被鉴定出来,但是肿瘤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物并不唯一,这町能是因为肿瘤干细胞的来源不一造成的.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迁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干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后获取较强的迁移能力,随着血液循环在转移灶停留,并与组织细胞和骨髓源间质细胞-同形成适应肿瘤转移灶形成的微环境,最终形成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0.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可增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促进多种肿瘤的转移,但无法解释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上皮的相似性。本研究着力于阐明间质细胞上皮转化(MET)在转移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采用膀胱癌TSU—Pr1(T24)细胞株接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来观察其接种后是否有转移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近几年来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的热点,尽管越来越多的肿瘤干细胞亚群被鉴定出来,但是肿瘤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物并不唯一,这町能是因为肿瘤干细胞的来源不一造成的.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迁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干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后获取较强的迁移能力,随着血液循环在转移灶停留,并与组织细胞和骨髓源间质细胞-同形成适应肿瘤转移灶形成的微环境,最终形成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iR-145通过靶向调节目的基因对结直肠癌(CRCs)上皮间叶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进展CRC肿瘤患者组织样本,验证miRNA差异表达;利用划痕实验检测多株CRC细胞株过表达miR-145后细胞的转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45后细胞EMT相关分子标志表达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Luciferase报告系统以及Western blot预测并验证miR-145的靶基因。结果:miR-145在高转移预后差的CRC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过表达miR-145后CRC细胞株转移能力明显降低,间叶细胞多种分子标志显著下调,而上皮细胞多种分子标志显著上调,其转移能力明显降低。生物信息学预测microRNA靶基因以及实验证实miR-145可以直接靶向调节TGFBR2蛋白表达,是TFG-β信号通路的主要受体及信号分子。结论:miR-145直接靶向调节TGFBR2影响TFG-β通路,抑制EMT过程,进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表达miR-145能够抑制CRC细胞的转移。miR-145是临床诊断CRC的新靶标,对CRC的防治及预后分析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肿瘤干细胞(CSCs)对细胞毒性药物具有先天性的抵抗能力,与肿瘤细胞的运动性,侵袭性和抗凋亡能力密切相关。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上皮细胞转变为具有高侵袭、转移能力间质表型的过程,与CSCs关系密切。笔者就CSCs的EMT现象与肿瘤转移,CSCs定植和趋化作用与转移瘤形成,CSCs与临床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Notch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迁移、转移及血管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能维持肿瘤干细胞状态,决定其肿瘤形成及分化。笔者就Notch信号通路在胆管癌中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结肠皮下易位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并对其肿瘤生物学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10只BALB/C nu/nu裸鼠,将其盲肠转移至皮下,并将携带荧光的肿瘤移植在盲肠处;对5只荷瘤裸鼠予以20 mg/kg的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处理组),另5只作为对照.观察成瘤裸鼠肿瘤生长情况、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转移情况.结果 10只裸鼠模型均成功构建,肿瘤移植后荧光灯下最早发现肿瘤时间为3~9(4.7±1.3)d.5-FU处理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1例,对照组淋巴结转移1例,腹膜转移1例;原位肿瘤、淋巴结和腹膜转移肿瘤病理检查均为低分化癌.结论 结肠皮下易位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有建立方便、成功率高、肿瘤易早期观察、可反复取材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结肠癌新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获得迁移和侵袭能力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在EMT的形成机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被认为起了关键性作用。笔者就EMT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TGF-β介导EMT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中主要的基质细胞。CAF可在血小板源性生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6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分泌因子作用下由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化形成,也可由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细胞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形成,还有部分由癌症干细胞转化而来。近来有研究显示,乳腺癌中的CAF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外泌体、参与EMT及细胞外基质重塑,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也可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下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此外,CAF通过增加了乳腺癌细胞的凋亡阈值、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物理屏障、分泌的谷氨酰胺增加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激活生长因子相关的信号通路或增加线粒体功能产生抗凋亡作用等多种途径介导乳腺癌化疗耐药、内分泌治疗耐药及多药耐药。笔者总结CAF的重要来源及其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与治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增殖阻断蛋白1(BOP1)是一种核蛋白。它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近来研究表明,BOP1在某些肿瘤中表达增高,并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BOP1在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笔者就其生物学特性及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在肿瘤的侵袭和远处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两者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结合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早期转移是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及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血管转移模式—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不依赖经典的上皮-间质转化转移方式,其转移程度更高,预后更差,给HCC患者的精准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故笔者总结VETC模式在HCC中研究现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旨在为HCC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