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用1550nm光纤放大技术与直调式1550nm光发送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构建一个成本低廉,既适合未来FTTH发展趋势。又能灵活获得足够下行带宽的全1550nm光纤电视传输网。  相似文献   

2.
本设计采用DM9331A介质转换器芯片为核心控制器,可以实现650nm塑料光纤信号和850nm/1310nm/1550nm石英光纤信号进行转换,解决了650nm塑料光纤信息系统与石英光纤骨干网的接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1310 nm和1550 nm光纤传输系统的特点,给出两种光纤传输技术的选择原则,阐述如何正确使用光接收机和掺铒光纤放大器,以提高系统信号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光纤有线电视网络采用1550nm/1310nm叠加组网方式的介绍,提出在大中城市对现有1310nm光纤网络改造,拓广,以及开展多功能增值业务带宽扩展的实现方案,并对1550nm直接光放大与1310nm二级级联组网方式的成本造价做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1550nm模拟外调制光发射机技术和1550nm光纤放大器技术的成熟,1550nm模拟传输技术在CATV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我局1550nm传输系统从1996年投入运营到现在已经近十年了,在这期间我们先后做了几次技术改进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这十年间光纤传输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光纤传输技术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传输波长已经发展到S-Band+C—Band+L—Band全波段传输,数字传输速率也达到了40Gb/s,  相似文献   

6.
有线数字电视市县联网光纤环网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于DVB—C1550nm长距离模拟单向光纤传输系统改造为自愈性环网的实践。解决了1550nm光纤环网工程中遇到的接收点主路与备路信号源QAM频点不一致,接收点光功率变化的控制及接收点主路、备路信号切换控制3个主要问题,说明了1550nm光纤环网在有线数字电视市县联网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 1550nm长距离传输的基本技术问题 由于光纤放大器技术的成熟化和商用化.使得光中继成为可能,减少了光一电一光中继对系统指标的劣化,但在长距离或超长距离的光纤传输系统中,由于传输功率高,易产生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而普遍铺设的G.652光纤又在1550nm波长处有高达+17ps/nm·km的色散。这样光纤的色散以及自相位调制和色散共同作用都会引起CSO的劣化.使传输距离大大受限,系统指标下降。因此在利用光纤放大器和外调制光发射机构造大功率、超长距离的1550nm光纤传输系统时。  相似文献   

8.
1概述根据我们多年从事1550nm超长距离传输系统研究的经验和实践,采用拉曼光纤放大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单跨超过80km以上距离的光传输段指标。然而拉曼光纤放大器在1550nm模拟光传输系统中的实践应用和理论探讨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加以充分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利用反射式光纤Bragg光栅作为光谱分割器件,研制了一种基于掺Er^3 光纤宽谱放大自发辐射(ASE)的多波长光纤光源。在1550nm附近,获得了两个信道的非相干光输出,半高全宽分别为0.23nm、0.45nm,输出光功率均大于1mW,光稳定度0.001dB。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550nm数字电视光纤传输技术在宁夏全区数字电视联网应用的可行性,并提供详细设计方案。在实际测试中充分证明了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1550nm光纤长距离传输技术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传输中光纤系统中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及合理的色散补偿等技术问题存在的CSO劣化,同时具体分析了利用1550nm光纤传输长距离有线电视信号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1310nm和1550nm波长的光纤弯曲损耗及对光缆线路测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模通信光纤在1550nm波长的损耗小于在1310nm波长的损耗,而在1550nm波长光纤的弯曲损耗大于在1310nm波长光纤的弯曲损耗。基于这种事实,文章对光缆线路工程中简化光纤测试工作的方法和意义以及有关弯曲损耗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各种单模光纤的特性比较1996年8月国际电信联盟ITU-T提出了第5个关于光纤方面的建议——G.655建议。5个建议中关于单模光纤的建议有4个。第1种G.652光纤(SMF):发明于1983年,既可用于1310mn波长区,又可用于1550nm波长区,但由于零色散波长在1310nm附近,因而最适用于1310nm波长区,是我们迄今为止仍大量使用的光纤,我国的干线通信线路基本上是采用这种光纤建成的。由于在1550nm窗口光纤色散较大,限制了系统向高速发展。第2种G.653光纤(DSF):也称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发明于1985年。它是为了克服G.652光纤在1550nm窗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310nm与1550nm光纤传输系统优缺点的比较,指出了1550nm光纤传输系统是今后网络的发展方向,它适合大范围远距离联网,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具体探讨了1550nm光纤传输系统在城乡联网应用中的技术方案以及系统设计的步骤,对系统造价进行了粗略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据流量需求的逐年增加,现有光纤放大器的传输带宽已很难应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危机,实现扩展波段的光放大被认为是一种解决容量危机的有效方案。不同基质的掺铋光纤的发光范围可以覆盖大部分的传输窗口,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报道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磷硅酸盐掺铋光纤,并测试了其基本参数及放大性能。该掺铋光纤在1550 nm处的背景损耗为21 dB/km,在1240 nm处的吸收系数达0.58 dB/m,非饱和损耗占比为13.6%。通过搭建单级前向泵浦结构测试了该掺铋光纤的放大性能,当输入信号功率为-15 dBm时,采用泵浦功率为460 mW的1240 nm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泵浦,将光纤长度优化至140 m,实现了O+E波段(1270~1480 nm)的净增益,并在1340 nm处得到了最大增益(21.2 dB),其3 dB带宽约为55 nm(1310~1365 nm)。  相似文献   

16.
丁炜 《有线电视技术》2005,12(17):52-58
第二部分商用EDFA的结构自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D·Payne等科学家发现掺铒光纤可以作为1550nm波长区的光放大器,并实际研制出第一台具有25dB的小信号增益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后,由于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今天的EDFA大量商用于各类光纤通信系统,极大的推动了光纤系统应用的发展,可以说EDFA的出现是光纤通  相似文献   

17.
从实验中观察到光纤瑞利背向散射具有弱的温度效应,而且近红外长波段1550nm的现象比短波段905nm更明显,本文对光纤瑞利散射温度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以光纤技术为核心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PIN接收管收发合一的以太网端机和视、音频端机,并分别用光纤与光学天线连接,实现了端机与光学天线之间的软性连接,结合EDFA光纤放大技术实现对155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放大,使结构稳定可靠,安装调试方便,适于野外环境使用,通信距离可达2 km,传输带宽100 MBit/s,样机试验证明通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广电市县数字电视联网的应用中,传统的1550nm光纤传输网络有着巨大的技术和成本等许多综合竞争优势。但它的技术难点在于G.652光纤的色散导致长距离(超过200km)传输后,高端的平均功率POWER和调制误差率MER等大幅度地劣化.对超长干线而言都已经不能使用。更何况要将此干线信号送至县里2级光纤加电缆分配网络了,其平均功率和调制误差率等显然将更差,亳无实用价值。因此,1550nm超长干线的指标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德国BKtel公司窄线谱高端1550nm外调制光发射机的出现和长距离色散补偿技术的成熟,1550nm长距离模拟光传输系统已进入普及阶段,许多地级市、经济特区和省级市都采用了广电传统的1550nm模拟光传输设备来覆盖周边县区,系统集成商上海霍普和深圳飞通都有大量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王艺文 《有线电视技术》2011,(8):124-125,130
本文对当前主流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传输技术1310nm和1550nm进行简要分析,从衰减特性、系统性能指标、光纤色散以及SBS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两种光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