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动机工作后不久,可用手触摸各缸火花塞或排气歧管,若感到其中某缸温度偏低,说明该缸工作不良或不工作(注意热机时不要用手,以防烫伤手指)。  相似文献   

2.
<正>1.各缸工作状况的就车检查1)感温法在柴油机起动后的最初阶段,用手触摸各缸排气管,感觉其温度,如果某缸排气管的温度比其它缸高,说明该缸供油量偏大;如果某缸排气管的温度较低,则说明该缸供油量偏小或者不喷油。2)听音法  相似文献   

3.
为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初步预测某紧耦合式排气歧管的热负荷,采用CFD和有限元联合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搭建排气歧管内外流场分析模型和CFD仿真得到排气歧管近壁面的瞬态热边界条件;接着,以时域内平均的流体温度和热交换系数为热边界,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排气歧管壳体的温度场分布;最后,根据温度场的分布分析排气歧管的热应力和热变形,并模拟排气歧管正常工作和停车冷却这一循环过程,在4个循环后,其累计当量塑性应变趋于稳定,说明该排气歧管能承受其热负荷而不破坏。  相似文献   

4.
某型柴油机排气歧管在热冲击试验中出现断裂。采用热固耦合的分析方法,模拟排气歧管在全速全负荷工作时的温度场以及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通过分析发现歧管出口处热应力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屈服点,在局部产生了塑性变形。当温度低于室温时,歧管的局部区域反复产生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后,因热疲劳导致断裂。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了歧管断裂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研究某车用重型四冲程柴油机扫气特性,首先同步进行了进气歧管、气缸内、排气歧管内的瞬态流动的高精度测量,获得了进气压力-气缸压力-排气压力的准确波形。随后分析了该车用重型柴油机全工况下的扫气特性,以及由于扫气特性不良导致的内燃机性能恶化。为进一步优化该柴油机的扫气品质,进而优化该柴油机的性能参数,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数值模型,并结合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试验验证;随后基于排气压力波波形的控制需求,完成了排气歧管长度、排气歧管直径、排气歧管长度-直径组合方式、扫气相位等对柴油机扫气特性和进气能力的影响规律的研究,并基于影响规律完成了该重型柴油机的扫气性能优化,使缸内残余废气系数降低5.37%,柴油机全工况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汽缸套处于柴油机的心脏部位,是一个重要的精密零件。如果汽缸套安装不正确,不仅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性能,而且还可能引起汽缸垫冲坏、汽缸进水和汽缸套断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为了提高柴油机汽缸套的装配质量,在汽缸套安装前后需要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汽缸套安装前的检查1  相似文献   

7.
5检查柴油机的三要素当故障影响某个汽缸时,根据汽缸的动力情况缩小故障原因查找范围,也就是说,通过断缸检查根据各汽缸动力的强弱来查找故障原因。(1)如果某个汽缸的功率不足,可以根据发动机的排烟浓度缩小故障原因范围。检查方法:●排放情况检查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相比,工作时声响和振动较大,这给判断发动机某缸是否工作正常增加了难度。根据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迅速查清故障缸。1.感温法:发动机在启动的最初阶段,用手指或测温器判断或测量各缸排气支管的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各缸的温度应基本一致。若发现某缸排气支管的温度明显高于其它缸,说明该缸供油量偏大;反之,若温  相似文献   

9.
为某发动机排气歧管建立流固耦合模型,以进行热负荷仿真分析,模型中考虑了辐射换热和材料的非线性;同时在台架上对排气歧管进行了温度场和应变测量.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排气歧管汇合处的温度最高,部分区域发生了塑性变形,塑性应变最大位置与发生断裂破环的危险区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BOOST软件对某款汽油机排气歧管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VL BOOST软件对某款汽油机进行了一维不稳定流动模拟计算,发现4-1的排气歧管连接方式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将排气歧管连接方式由原来的4-1改为4-2-1,且在不影响各缸充气效率的情况下,微调排气歧管的长度得到3种方案.通过比较功率和扭矩确定方案2为最佳方案,并按改进方案2设计排气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方案相比,按方案2改进排气系统后发动机功率提高,且其燃油消耗曲线更加平坦,低油耗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能降低柴油机的微粒(PM)排放量,文章提出了DPF催化再生技术方案,将氧化催化器(DOC)与DPF相结合,通过DOC催化氧化未燃HC等来提高排气温度达到微粒着火温度500~600℃,点燃微粒从而完成再生过程。以YN4100QB–1A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喷油量下的DPF升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喷油量大于60mL/min时,再生系统能迅速将排气温度提高到500℃以上。可变喷油量的喷油控制方案可使DPF升温平缓,降低再生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在喷油泵和周速器弹簧中,其中受力较强、变形较大、工作频率较高的当属柱塞弹簧。所以柱塞弹簧折断故障频率也较高。其危害是:轻者喷油量减少,各缸喷油量不均匀度大增,各缸喷油间隔时间超差,喷油开始时间延迟:重者供油间断甚至不能供油。这些都将使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工作不稳,排气冒烟,甚至无法工作。  相似文献   

13.
鉴于某增压汽油机排气歧管在热冲击试验中的开裂问题,采用流固耦合热分析方法,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并证实了排气歧管的开裂系热应力过高所致。据此,对排气歧管结构进行了若干方案的改进,最终采用四二合一的构型,经试验测试不再发生开裂现象。说明流固耦合热分析是解决排气歧管开裂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方法一:在行车中,听见发动机有“嚓嚓”的排气声,这一般是由于汽缸垫被)中坏后造成汽缸与大气相通、汽缸中的高压气体从冲坏处喷出时发出的响声。如确实是这种情况,一般可直接观察到是哪个缸的汽缸垫被冲坏。如果判断不出,可逐缸堵住汽缸盖上的进气口,当堵住某缸的进气口后排气的声音减弱或消失时,说明该缸的汽缸垫被冲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各缸扭矩输出不均匀性问题,基于柴油机燃油喷射控制机制,设计了多缸柴油机不均匀度信号量化处理方法及各缸均匀性控制算法,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各缸均匀性控制模型,通过模型在环测试和台架试验对控制策略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为800~1 300 r/min、喷油量为2~50 mg/hub的工况范围内,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实时计算各缸的修正喷油量,并按照各次喷射期望喷油量的比例将修正喷油量分配到各次喷射中,柴油机各缸扭矩输出不均匀度减小,各缸均匀性控制策略设计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所建立的一维发动机进排气系统CFD模型和三维排气歧管CFD模型,得到了各工况下排气歧管压力损失等数据和排气歧管瞬态流场分布等数据.采用一维、三维耦合方法对某型号歧管式催化转化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通过评价试验分别对原模型及优化后模型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的背压降低,压力波动范围变小,压力损失也比较小,改善了内部流场情况,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启动困难主要与汽缸压缩终了时的汽缸压力、温度、喷油量、喷油质量、喷油正时等压燃条件有关。产生故障的原因不同,发动机在启动时排出的废气颜色也不同,主要现象有:启动时排气管不排烟、排白烟、排黑烟、排蓝烟等。正常的尾气颜色为淡灰色,在大负荷时为深灰色,刚启动时,由于温度过低为白烟,但在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尾气颜色恢复正常属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说明高压共轨系统燃油温度变化对喷油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燃油温度下的喷油参数修正计算。首先简要分析了高压共轨系统燃油流动传热特征,依据柴油机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提出了确定基准温度的方法,然后运用流体传热计算方法,推导出了喷油量和喷油压力的修正量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基准温度下的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的基准脉谱,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燃油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的修正脉谱;结果表明:50℃燃油温度的喷油量修正量计算值与测试值的相对误差在14%以下,80℃燃油温度的喷油量修正量计算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9%以下,说明喷油参数修正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工作不稳定表现为怠速或低速时运转不稳定,机体抖振严重。当柴油机出现工作不稳定现象时,应进行逐步排查,首先检查是否各缸都不稳定,若只是个别气缸工作不稳定,可用单缸断油法找出不工作或工作不良的气缸。检查时,使柴油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转,然后用扳手分别旋松各缸的高压油管接头,使柴油外泄,如果单缸断油后柴油机运转情况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气缸不工作;如果变化很小,说明该气缸工作不良。对于不工作或工作不良的气缸,应进一步深入诊断,查明具体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许多汽车维修人员习惯于通过排气管口的烟色来判断柴油机是否存在故障。但是,柴油机有3种比较容易拆装的"窗口",他们是进气歧管口和排气歧管口、加机油口以及燃油系统的回油管。通过这3种"窗口",可以巧妙地判断柴油机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大致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