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同对于个体是安全感、意义感获得的基础;对于社会是凝聚力、创造力形成的源泉。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认同呈现出传媒消费时代的特点,大学生在现实与符号的纠结中建构认同;社会认同被自我认同挤压,认同层次偏低;文化认同的混杂性中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处于低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的认同特点,引导大学生获得在传媒消费社会生存的方向感、意义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王健 《天府新论》2018,(5):136-142
身处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大众对身体的关注愈发强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城市跑步健身热潮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运动手环、手表等现代移动科技的发展,在促进大众跑步健身呈现和记录方式革新的同时,也使得自恋主义文化在跑者身体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借助跑步,个体的身体具有符号、消费、叙事、交际、认同等社会功能。同时,在这些功能实现的过程中,身体成为消费社会这个“大他者”所凝视的对象,逐渐沦为个体尤其是中产阶层跑者排解身份焦虑、满足自恋欲望的工具。不过,遭遇消费文化强势影响的个体,可以通过跑步这种“身体技术”,作为生活政治的手段完成自我赋权,促进真实的自我认同,摆脱自恋主义所营造的虚假满足,实现生活世界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为个体提供了身份认同的有效途径,个体可以通过消费活动建构自身的身份意义,进行身份表达和个性展示。但这种个体身份认同是以商品的符号化和象征化为基础,建立在一种虚构的符号价值系统之上,个体通过"符码意义"的区分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在这种符号消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个体身份认同完全受制于商品生产背后的权力网络和话语体系构成的"他者",在知识与权力的运作下,这种权力规训很有可能由外在的"凝视"转变为个体自身的"自我凝视",使之成为一种常态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4.
在时尚文化符号产品消费中,求新欲望、社会分层、群体身份认同是时尚文化产品受到青睐的基本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起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生产者的符号编码——大众传播中介——消费者解码"的过程。生产者与大众媒介为文化产品进行符号编码,消费者有意识地进行符号解码,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借由消费、使用和占有文化产品来追求较高层级的社会群体身份认同。在当今符号消费主导的时代,文化产品容易被"同质化",甚或仅存在"符号价值"。消费者容易陷入文化焦虑中,于是便通过消费时尚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取得社会群体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出现明显的炫耀性消费现象,他们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主要是基于对商品外显符号意义的考虑,目的在于实现对其社会认同的重新建构.炫耀性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悖反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此种悖反一方面体现为其收入与消费的不匹配,另一方面体现为其社会认同内部结构与炫耀性消费倾向的不一致.新生代农民工在混乱的社会认同状态下通过畸形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建构新的社会认同,是对于其城市边缘身份和不平等社会地位的一种抗争,以期借此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以河西地区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探讨了在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变迁.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文化身份认同是社会变迁的动态部分,是一个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地解构、建构和重构的过程.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共同影响了文化身份的认同,相比之下,大众传播的影响则是潜在的、间接的.  相似文献   

7.
李旭 《兰州学刊》2010,(11):173-176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到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此境况下,大众文化兴起,精英文化衰落,人文知识分子开始世俗化转向,文化资本的变迁使话语权逐渐旁落到科技知识分子手上。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改变依附性的传统身份认同,弱化与民众脱离的精英情结,不断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以边缘的立场来介入中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对创造认同和身份建构的影响日益凸显。以珠三角地区为分析样本,考察作为一个职业阶层的农民工群体,在乡城流动背景下新老代际间的群体结构转型与身份建构。研究表明,农民工在乡城流动背景下,经历了从生产主体到消费主体的结构变化。与此同时,珠三角大都市的消费主义巧妙地融入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消费世界,冲击了这一群体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激发出青年农民工内心中的消费欲望,为之提供了新的生活参照,使之由生产主体向消费主体转向。消费开始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主导形态,同时也作为一种去"农民工"身份的主体行动,强化着他们体验、想象和建构新身份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9.
铁凝是中国新时期文坛上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其女性写作中的身份认同走过了从遮蔽到逐渐敞开的历程。这种身份认同状况与中国女作家自“五四”即已开始的拒绝女性身份的历史延续性有关,更重要的是受其自身所处的新时期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铁凝的这种身份认同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正代表了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身份认同的演变轨迹,因此,以铁凝为个案研究其女性写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性条件下传统的认同方式丧失作用之后,对认同的需求成为了一个显著的问题。消费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建构认同的方式,而这主要是建基于消费对象符号化、消费行为内在化与消费主体大众化这三种重要的转变上的。消费认同不可能切断消费对象以及主体与符号意义的联系,消费认同是劳动认同失效之后的一种替代,也存在其片面性,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探寻实现创造性认同之路。  相似文献   

11.
面子、符号与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面子文化极大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从社会学角度看,面子所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使面子也成了一种符号资源。而中国人在消费中讲面子其实质是通过消费获得和展示面子,又通过这种展示出来的面子加强了自身身份的认同,并且这种面子消费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中。  相似文献   

12.
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萌萌 《云梦学刊》2011,32(2):28-33
身份认同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概念,争议集中于身份认同是"物"还是"过程",形成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是个体还是社会,身份认同与排斥是什么关系;大众媒体是传播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种族起源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成份,共同语言和生活方式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构成;身份认同的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普遍使用的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论题。现代社会中孕育出来的消费文化无疑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消费文化的几个显著特点 ,并试图探讨消费文化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融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地农民要想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市民,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身份转为市民,并且能够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能够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并逐渐形成与城市市民接近的生活方式;再次,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城市市民文化的接触,使他能够形成与城市市民相同的价值观和城市归属感,进而产生自我新身份的认同.本文通过对这三方面条件的分析,认为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社会融入尚未完成,并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社会融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服饰作为一种审美风尚,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民族国家、社会族群、文化群体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然而,现代社会的差异政治与混杂文化剪断了前现代社会以"观念——政治——文化——身体——身份"为线索的对位式身份认同逻辑,而衍变出更为复杂的身份认同模式:从共和国建立至今,教化实用主义的服饰审美风尚、个性化的服饰审美风尚、世俗化的服饰审美风尚、多样化的服饰审美风尚渐次成为主流的审美风尚,并先后承担了规训的理性主体身份认同、启蒙的理性主体身份认同、感性化的主体身份认同与多元化的主体身份认同功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所承担的直接身份认同/区隔功能,遂在现代性条件下演变为多元认同主体的合力建构与秘密争夺。  相似文献   

16.
符号消费是消费时代的新趋势。在此趋势下,文学的状况和对文学的思考也就有了新的文化语境。首先,通过指陈当代社会的符号消费的状况,反映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次,通过分析符号消费在当今文化生活领域中的表现,确认符号消费已经成为一部分族群文化身份的体现。再次,通过分析符号消费语境下文艺学面临的问题,指出文学可能成为没有具体所指的符号,它的意义不在于指陈了什么,而是这种指陈体现了何种意识,而文艺学对此应该加以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41-145
明朝中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不同阶层群体的形成,处于社会上层的士人们(主要指非现任入仕的官员)透过精雅的生活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艺术雅好全面地融入了士人生活,如造园、戏曲、鉴古及与诗、书、画等相关的活动,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在士人阶层的身份区分、情感认同及文化认同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论题。消费文化这种在现代社会中孕育出来的现象无疑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消费文化的几个显著特点 ,及其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处于混状态。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城市生活体验、与市民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市民之间的社会差异感、城市社会生活的满意度以及是否参与当地城市社区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性车轮碾平的时候,消费似乎已经成为塑造和表征人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消费已经成为界定人们的存在、个性、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文化定位的标志。我们应该把人们的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特别是精神发展的消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助现代性力量构筑人们的现代认同而避免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