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乳酸菌中双歧杆菌的检测,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T4789.34-2008和GB 4789.35-2010同时存在,分别用两个标准检测乳酸菌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本文选择嗜酸乳杆菌和短双歧杆菌,就两种方法的检测适用性进行了方法比对,比对结果表明:在遇到样品中既含有嗜酸乳杆菌,又含有短双歧杆菌,需要分别对两种菌单独计数时,GB 4789.35-2010检测结果比GB/T4789.34-2008检测结果更准确,更能反应样品的实际菌含量。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源生物保鲜剂对水产品腐败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微生物源生物保鲜剂对水产品腐败菌作用的研究现状,延长水产品的贮藏货架期。方法分析常见水产品特定腐败菌种类、生物保鲜剂分类与主要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常用微生物源生物保鲜剂的抑菌机理与研究现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对微生物源生物保鲜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结论微生物源生物保鲜剂与其他生物保鲜剂或保鲜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抑菌效果,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食源性致病菌多场景即时检验,替换常规检验及快检技术中耗时的增菌培养过程,以缩短检验时间和降低实验环境及设备要求。研究以蜡样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层膜富集样品中菌体,磁珠提取纯化微量DNA的方式,取代增菌培养过程,同时将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有效避免扩增中气溶胶污染问题。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双富集微流控技术检测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可将现行国标的检验时间由5~7 d缩短至1 h内,方法特异性良好,检出限为10 CFU/g(mL)等同于现行国标,Ct值变异系数<5%,显示重复性好。研究建立的双富集微流控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方法可实现食源性致病菌即时快速检验,为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和舆情风险防控快速反应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杆菌肽静电纺丝纤维的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聚乳酸纤维结构形貌对杆菌肽药物的缓慢释放行为及作用机理,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杆菌肽单轴纤维、聚乳酸/杆菌肽串珠和(聚乳酸/杆菌肽)-聚乳酸同轴核-壳纤维等聚乳酸/杆菌肽药物缓释体系,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和差热分析法对其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不同载药体系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并探索了不同降解时期载药纤维的质量和形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杆菌肽与聚乳酸主要为物理结合;聚乳酸单轴纤维和串珠对杆菌肽的扩散释放机理,属于纯Fick扩散;采用单轴和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可以获得两种不同释药特性的载药纤维.单轴纤维和串珠能够将药物快速释放,适合抗生素的治疗;同轴纤维中药物受控释放,更适合长期、小剂量的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5.
沈兵兵  姚星伟  王怀文 《包装工程》2022,43(19):173-179
目的 为了快速、无损地检测花椰菜上的农药残留,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别对花椰菜上是否含有苏云金杆菌、高效氯氰菊酯和虫螨茚虫威等3种农药进行无损检测研究,并且跟踪研究检测效果最好的农药安全间隔期。方法 对含有农药和不含农药的花椰菜样本进行高光谱成像处理,提取感兴趣区域的光谱数据。剔除前后20个波段的原始光谱数据,以降低噪声的影响,针对剩余216个波段(950~1 666 nm)的数据分别采用卷积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和变量标准化(SNV)等3种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优化。为了提高判别运行速率,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提取3种农药光谱数据的特征波长,并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判别模型。结果 基于SNV优化后的PLS模型对花椰菜上3种农药的识别准确率相对最高,其中虫螨茚虫威农药样本的测试效果相对最好,识别率为100%,随后对该农药进行了连续7 d的检测,其结果符合农药的消散规律。结论 将高光谱图像技术应用于花椰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专题由四川大学、西南交大、广汉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提供的无机和有机纳米抗菌材料对各种类型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进行抗菌活性的检测。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琼脂固体培养法和肉汤液体培养法。  相似文献   

7.
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发光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岛近海分离鉴定出5株发光细菌,经过 16SrDNA 测序及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分属明亮发光杆菌(DB)、鳆发光杆菌(YL)、哈维弧菌(BA)、灿烂弧菌(GQ)、费氏弧菌(GX).发光性质及其发光规律曲线的测定表明,鳆发光杆菌和明亮发光杆菌发光规律稳定,持续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所得鳆发光杆菌、哈维弧菌、灿烂弧菌、费氏弧菌的发光规律曲线国内未见报道.进行了各菌种的氯霉素抑菌圈实验,发现5株发光细菌对氯霉素都敏感,鳆发光杆菌YL最敏感.用发光细菌YL检测了南美白对虾中的氯霉素,其前处理方法比水产行标气相色谱法简便省时,乙酸乙酯提取氯霉素可以有效降低它族抗生素的干扰.发光细菌法检测南美白对虾的方法检出限为0.16μg/kg,低于气相色谱的0.30μg/kg.  相似文献   

8.
驾驶疲劳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检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有检测技术分主观和客观两种,基于生理信号的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客观检测方法。本文概述了驾驶疲劳检测研究现状,对各种生理信号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指标在理论和实际运用中的利弊,最后对生理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试》2015,(8):1-7
该文针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技术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化问题,从食品主要危害因素及其检测方法标准化现状、常用检测技术、新检测技术3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我国食品中限量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能够覆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限量要求,但支撑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标准检测方法尚不完善。建议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建立客观准确的食品感官评价方法,通过差异化研究和高通量检测技术攻关建立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测技术,以生物技术和比色法为主建立适应"农场"和"餐桌"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期为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增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基于尺寸变换的角点检测技术的检测效果,基于图像缩小法的角点检测技术,提出了图像放大法的角点检测技术。详细介绍了两种检测技术的计算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将这两种方法与不进行图像尺寸变换的角点检测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尺寸变换的角点检测技术与不进行图像尺寸变化的角点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精度基本相同,因此,在角点的实际检测计算中,无需对被检测图像进行尺寸变换处理。  相似文献   

11.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作为潜力巨大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涡流热成像、光学热成像和超声热成像3种无损检测技术的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理论基础、检测系统、应用领域、数据获取与处理、检测效率与精准度等,并对涡流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缺陷检测与评估研究中的热点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 DP 方法的印刷品图像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陈丽  唐万有 《包装工程》2014,35(5):116-120
目的研究印刷品图像质量在线检测及反馈。方法利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基于DP方法对标准样张和有缺陷样张进行分割和匹配,根据图像不同的分辨率和所需检测精度来设计图像不同的分割方式,从而进行颜色信息的检测和分析,利用二级识别缺陷分类技术将缺陷进行分类,显示相应的缺陷类型,从而提高印品总体质量。结果与传统的印品质量检测相比,实现了对印刷质量检测的高速度和高精度的要求。结论基于DP方法结合缺陷特征,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印刷品缺陷。  相似文献   

13.
焊接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机械零部件连接的一种常用方法,近些年来对焊接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出现使焊接件的质量得到了有效可靠的保证,该技术不会破坏焊接件的使用性能,利用该技术可以对焊接缺陷进行评定检测,从而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日渐多样化,对较新型的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发射检测(AE)、脉冲涡流检测、超声相控阵检测(PAUT)等焊接无损检测技术做了研究和探讨,可为实践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通过电脑来去除噪声形象,提升、回收、分割、特征提取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探索石油地震勘探地球信息科学与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可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在边缘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石油勘探技术中的地质信息探测进行了分析,并对边缘检测技术在石油勘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福建分析测试》2020,(1):54-58
建立饲料添加剂中地衣芽孢杆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评价此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经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均能达到103 CFU/mL,可用于饲料添加剂中地衣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建筑门窗气密性能检测技术,分析了气密性能检测的定义、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对建筑门窗气密性能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苏糖改善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分析和总结水苏糖对人群的最佳日摄入量。【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从自愿参加的受试者中选250人均分为5组,分别给予每日服用水苏糖0克、0.5克、3克、5克、10克,连续试食60天,其中前30天观察其安全性及功效性指标,后30天观察其安全性指标。【结果】每日服用3克、5克、10克三组人群服用水苏糖30天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日服用5克、10克两组人群服用水苏糖30天后,肠道内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试食者肠道内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苏糖的日常摄入量为0.5克-5克,推荐日摄入量为3克,试食水苏糖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晓勇  罗来源 《声学技术》2014,33(6):559-563
水声信号检测是被动声呐系统进行目标探测所需的重要支撑技术,信号检测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被动声呐系统对目标探测的能力。对被动声呐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将其归纳为基于时域信息的信号检测技术和基于空域信息的信号检测技术两大类。在分析现有技术不足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指出弱信号、低虚警率和有效利用水声传播信息等是被动声呐信号检测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涡流检测是对非铁磁性金属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的常用手段。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对缺陷可视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引入阻抗扫描成像、磁光涡流成像以及涡流层析成像三种主要的涡流无损检测成像技术,分别对成像原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其优缺点以及应用特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就涡流无损检测成像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总结。为涡流无损检测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冷建成  吴泽民  张辉  徐明秀 《材料导报》2016,30(15):62-67, 74
对抽油杆毛坯进行可再制造性检测和评价是从源头上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的第一步。阐述了可再制造性的内涵,分别综述了抽油杆再制造毛坯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在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其中重点探讨了适于早期损伤检测、损伤定量检测、损伤动态监测的金属磁记忆法、交流电磁场法和声发射法等新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基于疲劳试验手段进行寿命预测、利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模拟计算寿命、采用无损检测技术预测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抽油杆可再制造性检测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