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显微投影仪测试了藏羚羊绒纤维细度,表明最细为6.51μm,平均细度为13.40μm,CV值为18.39%.在95%置信水平下,藏羚羊绒平均直径的置信区间为[13.14,13.65]μm.其平均细度优于山羊绒的15.16μm,细度CV,值优于山羊绒的22.4%,实验实测结果比有关报道的绒纤维平均细度10~12μm粗.  相似文献   

2.
乌苏里貉毛     
《现代纺织技术》2006,14(6):44-44
乌苏里貉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近年来随着饲养技术的提高,貉已被大量人工养殖。貉皮以毛绒丰厚、保暖性能好而著称,目前主要以裘皮形式应用。据有关文献对乌苏里貉毛与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及美利奴超细羊毛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貉毛的平均细度为15.37μm,与山羊绒相当;平均长度达到60mm,比山羊绒长;平均卷曲个数23.3个/25mm,大于山羊绒和羊毛;平均断裂强力3.68cN,略低于山羊绒和羊毛,但其断裂伸长率为56.03%,大于山羊绒和羊毛;其静、动摩擦系数略微大于山羊绒而小于羊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中国纤维检验局1994年制作发行的羊毛细度、长度标准毛条设计方案、组织测试数据整理、标定值的确定阐述如下。 前言: 1994年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加工制作了三批羊毛细度离散较小,长度整齐度较好的毛条,在全国范围选择了24个试验室对其细度,长度进行了测定,然后进行数理统计,确定标定值。(1994年已向全国发行300余套羊毛细度,长度标准毛条。) 羊毛细度,长度标准毛条制作方案 1.羊毛细度标准毛条,设计制作粗,中、细三个档次,其定值分别在331μm,251μm、20μm左右,变异系数分别在26%、24%,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及计算机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直径的山羊绒及羊毛纤维进行细度检测,研究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在常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检验(F检验法)和平均值检验(t检验法)评价检测结果的精密度与一致性。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95%的条件下,2种仪器对于纤维细度的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且精密度一致。建议GB/T 10685—2007《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修订时,考虑增加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的电子显微镜法检测纤维细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超细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和功能整理,研究了纤维表面形貌结构的变化对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功能材料和超细羊毛纤维的结合对服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度为16.5~17.5μm的超细羊毛经改性处理后细度降低约0.5~0.8μm;纤维顺、逆摩擦因数比山羊绒降低20%~40%;功能材料与纤维的结合,使初始模量较改性前降低了10.4%;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4级。  相似文献   

6.
在棉纺设备上纺制山羊绒与棉混纺纱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山羊绒是珍贵的特种蛋白质纤维 ,其制品质地柔软、滑爽、保暖丰满 ,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纯山羊绒制品价格较高 ,制约了消费群体的范围。棉纤维也具有优良的特性 ,而且价格低廉 ,广泛应用于针织内衣。山羊绒与棉混纺内衣较纯棉内衣明显地改善了织物的风格特征 ,提高了保暖性和舒适性 ,当前国际市场销售形势较好 ,为此 ,我公司进行了山羊绒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工艺探讨。1 可行性分析山羊绒与棉纤维都比较细 ,棉纤维的细度约为 1 3μm~ 1 5 μm ;山羊绒纤维的细度为 1 3μm~1 7μm ;在长度方面 ,棉纤维的平均长度在 2 9mm~ 33mm之间 (长绒棉…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标GB/T 14576—2009的测试原理。研究4级蓝色羊毛标样耐光特性,并分析其作为曝晒终点的标准物质时,不同的褪色终点判定手段和方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蓝色羊毛标样褪色到相同色差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采用测色仪测定蓝色羊毛标样的变褪色程度来确定的曝晒终点所得测试时长,比用目光评价曝晒终点所得测试时长要短;曝晒终点的判定直接影响试样表面的辐照量,因而,采用变色灰卡或测色仪去评价样品的变色级数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最后,对该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绪论: 在GB/T1523—93《绵羊毛》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细羊毛细度指标为70s、66s、645、80s四档,平均细度必须符合本规定。细度指标检验由过去标准的感官检验改为现在的仪器检验。目前,羊毛细度检验是采用国家标准GB10685—89《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实际工作中此方法较烦琐,费工费时,不利于及时出证。  相似文献   

9.
1.引言国际羊毛实验室系建于1969年,其目的是为(1)气流细度仪的测试建立标准,(二)协调各试验室之间的一致性。从它建立以来已经进行了18次实验室之间试验,这些试验都是运用气流仪来测试毛条的纤维直径。每次有70~80个实验室参与了这种试验。而每个试验测试的样品是从4~6个不同纤维直径毛条中扦取的。国际羊毛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依据GB/T 8427标准测试纺织品耐光色牢度,采用通用曝晒条件[黑标温度50℃,有效湿度约40%,辐照度1.10W/m2·nm(波长420nm)],对同一样品,分别采用4级蓝色羊毛标样和3级蓝色羊毛标样来控制曝晒终点,比较最终评级结果。试验表明:虽然曝晒时长不同,但多数情况下,最终评级结果一致,仅部分特浅颜色产品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建议:若要放宽浅色产品或低质量等级产品的耐光色牢度,可以明示浅色产品降半级或合格品降半级。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细度的羊毛性能进行研究,选用不同细度(直径9~30μm)澳洲羊毛毛条8种进行纤维形态及性能测试。对于不同细度羊毛纤维,纤维细度越来越小,表面的鳞片度(羊毛表面单位面积的鳞片个数)变高,鳞片翘角变小,径高比(即纤维直径和鳞片间距的比值)变小,回潮率变小。不同细度对羊毛纤维拉伸性、吸湿性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3年第25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SB16-3086-2013《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标准样品》和GSB16-3087-2013《皮革中铅、镉、镍、铬、钴、铜、锑、砷、汞标准样品》。我国首批2项皮革基体标准样品批准发布,填补了国内外皮革基体标准样品的空白。本样品的特点:基体一致性:按照皮革工业化生产工艺进行制备,与日常检测皮革样品基体一致。均匀性:特征元素在标准样品中分布均匀。稳定性:在一定储存条件下,特征元素在标准样品中稳定。溯源性:由10家CNAS认可实验室协作定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激光细度仪的整体构造及其检测原理,深入解析了羊毛纤维细度的完整测试过程,对影响羊毛纤维细度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原毛子样制备中原毛开松2次及以上时检测结果趋于稳定,而且实验结果对于不同直径范围的羊毛测定适用性较好,毛条重复切样时毛条的间隔必须大于6 cm以上.根据允差范围来校准激光细度仪,使不同直径的标准毛条测试值符合要求,羊毛细度测试过程的4个平行测试值差值不同的允差范围要求;日常使用中根据说明书要求对仪器进行及时维护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激光细度仪测定羊毛纤维细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国家杂质校准棉样的制作步骤及对其定值的分析验证过程,为研制其他类似的标准样品物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该标准样品的编号为GSB11-1538-2003。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羊毛细度标准测量方法的显微投影细度试验方法,最重要的是精确性。为了使各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显微投影细度试验方法保持同一水平,除了提高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仪器的精度外,采用高度一致性的校准毛条来校核测定值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为此中国纤维检验局从1988年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调研和资料收集。校准毛条全部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纤检》2013,(1):26-29
数据来源2011年度(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依据GB18267《山羊绒》国家标准,综合山羊绒公证检验的有关数据,对山羊原绒型级、平均直径(μm)、手扯长度(mm)、洗净率(%)、净绒率(%)5项和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μm)、平均长度(mm)、含粗率(‰)、含杂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形成。2011年度山羊绒公证检验数量统计(一)山羊原绒。2011年度,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6449.03吨,占全国总产量(据2011年中国农业年鉴统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由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制的我国玩具检测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样品"玩具油漆粉末中可迁移元素标准样品"(编号:GSB 16-3353-2016)。可迁移元素是玩具安全中最重要的检测项目,多年来,检测机构和玩具企业实验室都十分需要相关标准样品来进行质量控制,然而由于该标准样品是用于模拟胃液迁移试验,迁移过程中的迁移量、样品均匀性和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局组织研制的GSBW12002—1996国家HVI校准棉花和GSBW12003—1996国家校准棉花两种校准样品,原定有效期至1998年。为了摸清这两种标样在经过两年多的保存后其性能指标是否发生变异,我局又组织了一次由四家试验室参加的联合定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样的各项性能指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重新定值结果与原标准值的差异远小于标准值的允差范围。据此,我局建议将这两种标样的有效期延至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以(98)质技监标便字021号文回复,同意将这两种标样的有效斯延至2001年。 为向使用单位负责,现将国家棉花标准样品重新定值试验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羊绒纤维细度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显微镜投影仪法测量了山羊绒纤维直径。通过对比变异山羊绒与正常山羊绒的平均直径和直径分布、二细纤维及两型纤维的含量与分布、含粗率等,发现山羊绒细度存在变异的现象,如纤维直径在17.5~25.0μm范围内的山羊绒含量增加,致使绒纤维直径变粗;直径在25~30μm范围内,在分梳中最难去除的二细纤维以及两型纤维的含量增加;粗毛直径有变细趋势,含粗率减小等。并针对这些现象对山羊绒的生产加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用细度15~16μm,长度28~30 mm的山羊绒纤维,通过粗纺纺纱流程,生产26 Nm羊绒单纱;选用细度16.7μm,长度36~38 mm的山羊绒纤维,通过羊绒精纺纺纱流程,生产2 Nm羊绒粗纱;采用2 Nm羊绒粗纱做饰纱,26 Nm羊绒单纱做芯线、固线,通过花式捻线机生产大肚波纹复合花式纱线,采用该纱线制作的针织制品手感柔软,立体感强,弹性好,独特的工艺设计呈现出镂空效果,大大提高了山羊绒纤维的附加价值,将传统的羊绒纤维引入时尚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