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与35例正常人肌电图对照,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确诊为临床或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共30例(83.3 3%).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腓浅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感觉神经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各神经传导速度与酒精摄入总量(TLDE)呈负相关.结论酒精对周围神经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敏感地评价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 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和QST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6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 率为72.8%(35/46),NCV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2例(69.6%);QST异常率为91.3%(42/46),QST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0例(86.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ST较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诊断敏感性高;糖尿病患者温度觉异常率显著高于振动觉和NCV;提示其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 受损更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的特征。方法搜集223例T2DM患者下肢神经传导检测资料,分析腓深、腓肠、胫神经传导功能。结果(1)158例神经传导异常,异常率70.85%,糖尿病病史1年内、1~4年、5~9年、10~30年异常率分别为61.54%、67.5%、71.19%、79.41%。(2)上述三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率分别为20.67%、16.86%、16.28%;腓深、胫神经波幅异常率为19.94%、11.73%,其末梢潜伏时(DL)异常率为8.94%、5.57%。(3)NCV减慢伴波幅降低和(或)DL延长占47.47%,单纯运动神经(MN)波幅降低占29.75%,单纯NCV减慢占16.46%,DL延长和(或)波幅降低占6.35%。结论(1)T2DM患者随病史延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发病率升高。(2)T2DM患者下肢神经中,腓深神经较易受累,腓肠神经次之,胫神经受累率低于前两者;在判断MN传导功能指标中,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NCV、波幅、DL。(3)DPN中,NCV减慢伴随波幅降低和(或)DL延长发生率高于单纯NCV减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及其联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进行QST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并比较各项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QST的异常率(83.3%)显著高于SCV和MCV(50.0%,26.7%)(均P<0.05);SCV的异常率显著高于MCV(P<0.05)。QST联合SCV的异常率为95.0%,显著高于MCV的异常率(P<0.05)。结论 QST对多发性神经病的检出率较高,QST联合SCV对多发性神经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76例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有症状组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温度觉、振动觉异常率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结论定量感觉检查较常规神经导检测有高的诊断敏感性,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CAPN患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硫辛酸静脉滴注,0.6 g/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避光静脉滴注500μg/d,两组均连用3 w,比较治疗3 w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6%,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SCV)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能改善CAPN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值得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人肌电图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确诊为临床或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共41例(78.85%).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各神经传导速度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负相关.观察组中合并正中神经腕管卡压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研究,早期诊断糖尿病(DM)患者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应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NDI-200F神经电检诊仪,对DM组95例患者行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与30例健康人组对照。结果:DM组95例, NCV异常率为77.89%(74/95)。共检测665条神经,MCV380条,异常率55.26%,SCV285条,异常率50.8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肢检测380条神经,异常率45.53%,下肢检测285条神经,异常率63.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M组SCV波幅减低率为53.66%。DM组按病程分为三组,<5年,30例,异常率28.10%;≥5年,31 例,异常率为54.84%;≥10年,34例,异常率74.37%,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M组中29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与体征,NCV异常11例(37.93%)。结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不但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而且此方法可靠、简便、无创。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并评价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神经传导速度(NCV)技术检测MS患者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其潜伏期;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潜伏期;采用F波检测正中神经的出现率和传导速度。结果MS患者NCV均不同程度地减慢,MCV的异常率高于SCV,NCV结果提示轴突损害比脱髓鞘显著。MEP测得肘点和腰4点的潜伏期延长,提示正中神经远端和腰骶神经根功能的损害。部分患者F波的出现率降低.提示周围神经根功能异常。结论MS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综合运用电生理技术可以全面地评价MS周围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61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1例糖尿病(DM)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进行检测。结果 61例糖尿病患者NCV异常率为81.97%(50/61)。共检测732条神经,MCV366条.SCV366条,异常率分别为27.05%(99/366)、49.45%(181/36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上肢检测488条神经,异常率为30.94%(151/488);下肢检测244条神经,异常率为48.77%(119/2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不但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而且有助于发现亚临床患者,是DPN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H反射对糖尿病神经根病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根病变的存在及H反射对糖尿病神经根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应用经典的H反射和周围神经传导检测方法对正常对照组30例及糖尿病组42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正常组减慢,异常率为66,7%,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的异常率为85,7%。结论 H反射较常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与远端神经病变相比较糖尿病近段神经病具有相当高的患病频率。  相似文献   

12.
138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138例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电图(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检测结果,并根据糖尿病病程将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周围神经1669条,异常神经313条(18.75%),下肢异常率(132/530,24.9%)明显高于上肢(59/517,11.4%)(P<0.0001),感觉神经(122/622,19.6%)与运动神经(191/1047,18.2%)受累无差异(P=0.566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运动、感觉神经异常率(24.3%,33%)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组(14.2%,14%)(P<0.001)。病程大于10年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病程小于10年组减慢,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尺神经外所查运动神经近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病程≥10年组均明显低于病程<10年组。结论尽管受检时血糖控制良好,但依然有周围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上肢,尤以运动神经明显。病程是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增加神经传导异常率和损伤严重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图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神经电图的改变。方法 对78例DPN患者进行神经电图检查,包括运动神经传叶速发(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F波检查。结果 共检查78例患者的468条神经,其中MCV减慢166条,MCV减慢合并远端潜伏期延长39条,异常率43.8%;SCV减慢175条,末引出电位75条,SCV减慢兼远端潜伏期延长26条,异常率58.9%.检查102条神经的F波,其中异常66条,异常率为64.7%,12条神经(11.8%)F波时间离散度增加。结论 神经电图是诊断DPN的敏感及特异性的检查,多个参数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2例CA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500μg.d-1肌注,连用4周,同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1,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Vit B1100 mg.d-1、Vit B12500μg.d-1,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V和SCV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对46例临床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测定,其中20例同时作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发现MCV减慢,异常率是78.26%,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而且大多数是多发性神经病。MCV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率由39%上升至78.26%,并能初步了解神经病变的范围。BAEP的异常率是60%,它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性损害。研究发现患者的MCV和BAEP与血糖值及病程长短无显著关系。本文认为MCV和BAEP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病变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Reports on the incidence of alcoholic polyneuropathies are variable depending on diagnostic tools. In this study, 50 chronic alcoholics with positive MALT (Munich Alcoholism Test) and greater than seven years history of excessive alcohol abuse were examined neurologically. Tibial and peroneal motor and sura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NCV) were studied. Warm and cold perception was evaluated in the area behind the internal malleolus using a Somedic-Thermotest. Threshold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limits. The effect of a slow, medium and fast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on thermal perception was tested. Thirty-eight patients (76%) showed signs of neuropathy. Thermal perception was more often abnormal (62%) than NCV (42%)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56%). A medium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of 2.0–2.5°C/s was the most sensitive index of small fiber neuropathy. Thermal threshold measurement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sensitive and easy to perform method that should become standard in the examination of polyneuropath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