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吴文  叶小平 《福建电脑》2008,24(9):196-196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有多年。新课改下,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来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三种模式——研究性学习、电子学习、网络主题探究。理性审视它们,并加以实践探索。寻找教学实践的新思路、新策略;对思想政治课的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涵义,介绍了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中的应用,并且提供了经笔者实践过了的基于Web的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使得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在衔接上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对教学形式、教学思想和教学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渗透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的思想,并体现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其在小学与高中之间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使得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在衔接上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对教学形式、教学思想和教学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渗透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的思想,并体现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其在小学与高中之间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来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整合这一教育模式。该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充分重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之间的协调统一,重视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二是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整合,即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工具,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既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永恒追求与主题,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在高中增加"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一改革,不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增加,而是涉及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目标的提升和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营造研究性学习的人文空间.开辟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和将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信息技术与各门课程的整合,对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的现状、实施新课标、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主题。今天,我们有必要反思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追问课程整合以及中学教学改革究竟要走向何处,怎样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实处,有效发挥其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国家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的主要领域是网络课程、思维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工具,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既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永恒追求与主题,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育学"课程是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但学生对本门课程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在此门课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兴趣、人际互动、科学研究、问题解决、信息整合方面得到提高,为后期的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年来,笔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教育时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来推动学科课程改革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近几年来,本人从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入手,对信息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了初步探讨,对信息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