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6,(12):29-31
十集系列直播《万里长歌》也像是一次电波里的“长征”。就广播而言,对一个主旋律主题做异地的、接续性的、累计近20个小时的直播,似乎也是“前所未闻的”事。报道组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亮点、有突破、有美誉,应当说在情理之中。当然,努力也要有方向,路线错误不能有。事实上,《万里长歌》从一开始策划就有着明确的追求。我们把近些年对于广播的感悟和心得,几乎全部倾注于《万里长歌》。因此,《万里长歌》是以往经验的结晶,也是未来发展的试验。它的成功,印证了我们对于广播理念和实践诸方面的一些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万里长歌》给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  相似文献   

4.
·“热线”出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的《星期三热线办公》节目办“火”了。 10月9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学会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星期三热线办公》节目研讨会。会上,《热线办公》节目得到了众口一词的肯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龙新民称,《热线办公》是广播发展史上一次突破性的成果,开创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发挥广播优势的一条新途径。广播电影电视部也于8月份下发  相似文献   

5.
以“报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反映非公有制企业从业者呼声”为宗旨的《中国工商报·非公有制经济专刊》作为《中国工商报》第一份专刊,自1995年正式创刊以来,已经历了7年多的时间。它不仅是全国第一张以个体、私营、三资企业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报纸专刊,也是《中国工商报》秉承“立足工商,面向社会”的办报宗旨,在扩大读者群、增强社会性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经济类报刊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极大地丰富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宣传内容。这对《非公有制经济专刊》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增…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自经济服务类栏目《生活》推出了《家事·国是》系列节目,在观众中引起了一二定的反响。说起经济服务类节目,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油、盐、柴、米、酱、醋、茶、衣、食、住、行、用”等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词,轻松明快,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似乎应该是经济服务类节目的基本特征。那经济服务类节目能不能涉及国家、百姓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选题呢?《家事·国是》系列节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老百姓想看什么?如今老百姓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干电视的常叹找不到感觉,轻松调侃的,观众嫌没分量;严肃凝重…  相似文献   

7.
张仲彩 《新闻知识》2000,(11):22-23
“8·26”是举世瞩目的深圳经济特区通过立法程序取得“出生证”的日子。今年适逢20大庆,《深圳商报》作为深圳市委主管主办的重要党报、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在这一天策划、献演了一台经典式的报纸宣传重头戏。──继7月31日至8月25日陆续推出“20年20个专版”的史实“经典国放”之后,推出特区发展20年的全纪录《我们深圳》,日出128个版;──百版特刊共分10大系列,有11个封面版,每个封面版都有巨幅彩照和配图导读.每个系列的封面版各有一篇充满激情的诗体献词;──1066名深圳市民由“观众…  相似文献   

8.
一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经济大潮中涌起的一股激流,其来势很猛、发展很快,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当的冲击。仅以笔者所在的毕节地区为例,至1998年非公有制经济从业户数已达56000户,注册资金达到8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43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7亿元,实现财政税收15203万元,已逐步形成毕节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脱贫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以相应的位置,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  相似文献   

9.
1986年9月18日《文汇报》一版头条发表的《“模式”还是多些好——对沿海农村经济考察的思索》的通讯,是一篇颇受人们注意的好报道。这篇通讯之所以好,主要是抓住了在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中,各地普遍关心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有说服力的叙述和分析。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发展速度相当快的地区。经济学家把这些地区的发展格局概括为一种“模式”(显然,这里的“模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格局,而并非指僵化不变的样板)。“模式论”一时成了人们热门的话题。其中尤以“温州”和“苏南”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16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纳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之中,加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为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组织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的试点,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的好路子,总结了好经验。6月11日,市政府办公厅以郑政办〔2003〕64号文件转发了郑州市档案局《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重视非…  相似文献   

11.
袁寿省 《新闻战线》2020,(6):108-109
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此鼓与呼,是媒体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作为地方媒体,怎样在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中发挥积极作用?温州晚报在这一领域做了不少探索。2017年,其在温州晚报和“看温州”客户端同步推出《温州宝藏》全媒体栏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温州市委关于调整报业结构的精神,日前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一份专门为温籍海外人士准备的精神“食粮”——《温州乡讯》问世。 《温州乡讯》由《温州都市报》编辑出版,四开四版,它将秉承原《温州侨乡报》为温籍海外游子服务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外宣力度,努力反映家乡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提供经贸信息,  相似文献   

13.
《见义勇为勇士与大学生面对面实话实说特别节目》于2001年9月17日在福建经济广播电台《夜半心声》栏目中播出。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听众的喜爱、专家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荣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奖综合类一等奖、第十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广播类一等奖。回想这个节目的创作过程,至今还让我激动不已。一、老主题要创新,“策划”上下功夫2001年9月15日,“福建省第八次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在福州召开,会前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福建经济广播电台夜间谈话类节目《夜半心声》也接到了采访报道任务。我做谈话…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读到《严字当头的仓库保管员——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劳模蒋菊兰》这篇通讯,是在今年6月19日新华日报第二版上,今天重读这篇通讯,是在今年7月3日人民日报的第一版上。这是一篇很好的典型报道。这一登一转,说明了两家报纸一个共同的心愿:摄取先进的形象,为实干家“立传”,把经济报道搞活。这确实是当前经济报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八字方针”的落实,四化建设日新月异,各条战线新人新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热线”出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的《星期三热线办公》节目办“火”了。10月9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学会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星期三热线办公》节目研讨会。会上,《热线办公》节目得到了众口一词的肯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龙新民称,《热线办公》是广播发展史上一次突破性的成果,开创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发挥广播优势的一条新途径。广播电影电视部也于8月份下发文件,介绍和推广《星期三热线办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报纸可以比作人,那么《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可谓两位青年才俊:出身世家,年轻有为,满怀朝气,富有理想,一心要做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同为财经报纸中的新锐,《21世纪经济报道》(简称《21 世纪》)创刊于2001年1月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风格定位“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观察经济形势,以全新的视角报道经济新闻,传播21世纪经济理念”。《经济观察报》 (简称《观察》)创刊于2001年4月1日,山东三联集团出资创办,风格定位在“理性、建设性”上,强调“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虚伪、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粗粗一看,同为财经报纸,报道财经新闻,并相继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然而报纸如人,没有脾气秉性完全相同的。本文通过两份报纸的新闻标题比较,来研究它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十六集历史回顾纪实片《伟人周恩来》在历时两年七个月的摄制之后,终于同电视观众见面了。《伟人周恩来》作为一个重大革命题材的大型电视系列节目,创作上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一、在采访摄影中“寻找”周恩来,从小事入手,“发现”周恩来拍摄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边熟悉材料,边就近采访拍摄一些当事人,明确了以周恩来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说:“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邹韬奋先生说:“竭我智能,尽忠代谋”。作为中共温州市委主管主办的《温州晚报》,在与民众建立血肉联系中做了大量工作。 一、为民立言。 近两年来,《温州晚报》克服以前言论薄弱的缺点,开辟了“未晚丝语”、“今晚谭”、“想到就说”、“百姓论语”等言论栏目,经常发表读者的评论文章。遇到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9.
《经济观察报》自2001年创办以来,便迅速成长为中国财经媒体中的翘楚,其成功自然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办报战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创办伊始,《经济观察报》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媒体其实就是做一个“牌子”,因此他们“非常注重整体品牌价值的建设和提升”,“无论从编辑还是从推广或从销售环节,都始终把《经济观察报》品牌的建设和品牌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经营、策划和运作”。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读了《人民日报》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二版刊登的记者吴昊写的《冬天的突破》,都说写得好。这篇新闻特写好在何处呢?冰雪寒冬,南京长江无线电厂给首都市场送来一批“蝙蝠”牌电扇。厂家的意思,一是考验,二是亮相。大冷天,顾客不会“热不择扇”,“蝙蝠”虽是名牌,也要让它接受一次“冰冷的考验”,若是热销,则成了“蝙蝠”的一个精采的亮相。经营者的心思可谓到家了。搞活经济,这是个妙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