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水中序爆子弹抛撒后间距过小可能相互殉爆或影响工作性能的问题,通过陆上抛撒试验落点坐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子弹抛撒后距离分布.不相邻子弹抛撒后距离均值多显著大于相邻子弹,且子弹层距越大,抛撒后两层子弹间距离均值也越大.据此进行了母弹内同层子弹和不同层间子弹装配时序优化排布,以有利于降低子弹抛撒后相互殉爆和因爆炸冲击引起的机械结构或电路失效的可能性,提高子弹正常工作概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战术导弹靶场试验中存在的子弹飞行故障和子弹鉴定子样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子弹运动规律及环境诸因素对子弹飞行弹道的影响,综合考虑子弹气动外形等因素,建立了子弹飞行动力学模型.经仿真运行,得到了子弹飞行弹道,并可获取其它飞行参数,为分析子弹飞行故障、获取仿真样本和研究子弹落点散布规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质偏子弹尺寸变化和装配方位对母弹径向质偏的影响问题,先通过Solidworks软件得到子弹尺寸变化造成的子弹极限质偏,再通过蒙特卡罗法模拟质偏子弹装配方位对母弹径向质偏的影响,得到不同质量、质心分布规律子弹不同装配方位下装入母弹后的母弹质心位置分布.为了减小母弹径向质偏,子弹固定方位装配时,应尽量减小子弹径向质偏量;而子弹随机方位装配时,子弹质偏量不需要特殊控制.  相似文献   

4.
文中根据子弹气动理论对子弹外形进行了气动优化讨论.针对带药型罩子弹药可能使用的头部外形,对子弹药简化模型进行了CFD计算和风洞测试.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认为:内凹、平面、外凸三种子弹头部外形对子弹气动特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子弹的阻力系数中,其对子弹升力、偏航力、阻心位置的影响较小,附于子弹侧壁的小尺寸目标探测器导致的不对称性对子弹气动特征影响较小,不带尾翼子弹阻心位置比较靠前端,这可能影响子弹飞行稳定性要求.提出增加尾翼稳定装置来保证飞行稳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子弹尾翼展开过程风洞试验气动特性和尾翼在驱动力作用下在不同张开位置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分析研究子弹抛撒引起的初始角速率对飞行攻角的影响;根据子弹飞行过程中最大攻角限制,确定子弹抛撒初始角速率控制范围。子弹抛撒初始角速率要求可进一步放宽,研究结果对子母弹药子弹抛撒设计中姿态调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和总结了子弹药模拟测试技术、方法,包括加榴炮、迫击炮、火箭炮子母弹子弹和导弹子弹的强度、子弹引信发火性、子弹引信保险及解除保险距离、子弹威力模拟测试技术,提出了制定子弹药模拟测试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侵彻子母弹的子弹着地参数决定着子弹的最终毁伤效果,是侵彻子母弹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子母弹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侵彻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干扰,建立了子弹的干扰弹道仿真模型,分别将各干扰因素加入子弹干扰弹道模型中,进行弹道仿真计算,研究了各干扰对子弹着地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母弹解爆高度偏差、子弹质量偏差、子弹气动阻力系数对子弹着地参数的影响较大,其余干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子母弹子弹散布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将子弹散布过程模型化,提出了研究子弹散布的计算机仿真方法。计算实例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研究子弹散布,能较好地研究诸参量对子弹散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陆洪 《弹箭技术》1996,9(1):40-43
子弹的弹道计算陆洪/编译薛俊杰/审校当子弹垂直下落,且保持低速旋转稳定和小偏航时,子弹散布在大约100~150m范围内,才能发挥子弹弹药的最大作用。对于带自毁机构的子弹,子弹降落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在落地前就引爆。子弹抛射是由弹丸中的时间引信引爆的,...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横向风对子弹命中精度的影响,根据末修子弹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克服横向风降低子弹命中精度的风修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子弹末修段弹道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末修子弹进行风修能有效提高子弹对跑道的命中精度,是提高末修子母弹射击效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种无控子母弹落点散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海上运动目标,为研究抛撒点参数对子弹落点散布半径和子弹下落时间的综合影响,建立了无控子母弹抛撒质点弹道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抛撒条件对子弹落点散布半径和子弹下落时间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抛撒点高度和母弹速度对子弹落点散布半径和子弹下落时间的影响最大,是抛撒点参数设定须重点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炮射子母弹子弹气动外形复杂,传统方法无法获取其弹道参数.根据炮射子母弹子弹特点,将子弹飞行过程分为过渡段和稳定段两个阶段,采用子弹模拟发射器进行小射角和大射角飞行试验,采集过渡段数据,求取子弹飞行阻力系数,为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以及毁伤效能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某气囊装置以产气药剂为动力源抛撒子弹,通过试验研究抛撒过程、压力变化、装药量与子弹抛撒速度及子弹承受过载的关系、装药量与峰值压力、产气作用时间及压力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气囊结构强度对子弹抛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产气药剂为动力源的气囊抛撒子弹技术方案可行,其具有峰值压力低、子弹的抛撒速度均匀和子弹抛撒承受过载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GPS定位和伪码测距的子母弹子弹引信测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秋红  张合 《弹道学报》2010,22(2):98-102
为满足子母弹子弹引信的定高起爆需求,提出了一种准确测定子弹空中高度的技术方法.基于无线电导航原理,利用信标子弹作为地面基站,使功能子弹依靠信标子弹发射的定位信号实时测定距离地面的高度,实现炸高的有效控制.建立了子弹测高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数值解法,讨论了主要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该测高方法准确度高,测高相对误差在5%以内,能满足子弹引信体积、功耗、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概述云爆弹亦称燃料空气弹药,美国在越南战场上曾经使用过,当时被称为窒息弹或气浪弹,在这次海湾战争中关于云爆弹的报道较多,它已成为世人关注的武器之一。图1是云爆子弹的示意图,一般情况下由三个子弹串联装入母弹内,用飞机或导弹将母弹送至目标区,在离地面200~500米高度母弹开仓将子弹抛出,子弹上的降落伞打开使子弹系统缓慢降落,子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军事专家正研制一种“聪明子弹”,这种先进子弹在发射后能自行追踪其袭击目标,直至命中为止。“聪明子弹“全名为“枪管发射的全天候子弹”,由激光束导向,飞行速度为超音速。这种新式子弹能利用内置微型电压棒和借助气流,灵活、精确和迅速地自行改变飞行时的方向和高度,直至追踪和命中目  相似文献   

17.
单翼与有伞末敏子弹的扫描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末敏子弹的铅直落速、扫描频率及扫描间距是其稳态扫描的重要参数,对利用四元数法的欧拉运动学方程得出的仿真结果系统的比较了两种子弹的这些参数。结果显示单翼末敏子弹以其强非对称性的气动力结构形成的稳态扫描较之有伞末敏子弹具备落速更快、扫描频率更高、扫描间距更为密集的优点。鉴于实际作战环境中横风的存在,分别设定风速比较,结果表明单翼末敏子弹受横风的干扰较小。较之有伞末敏子弹,单翼末敏子弹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袁康博  郭伟国 《兵工学报》2017,38(12):2429-2437
针对高g值加速度计动态线性度标定问题,对基于霍普金森杆的标定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双子弹同步撞击标定杆从而产生标定所需的叠加信号,提出了单一炮管同步发射双子弹的方法,利用防止内外2发子弹相互滑动的紧固措施,有效地实现了双子弹撞击的同步性。运用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子弹几何形状、材料、冲击速度和整形器的使用对高g值加速度计标定中的激励脉冲波形的影响机制,进而总结出双子弹标定系统子弹选择和波形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双子弹标定系统中,为了对加速度计进行某一频带上的动态线性度标定,可通过改变双子弹相对截面积或冲击速度的方式改变g值,通过改变子弹材料的方式改变标定频带。最后,利用提出的单炮管双子弹霍普金森杆标定系统对988-1198型加速度计的动态线性度进行实测,效果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子母弹子弹毁伤效能方法有:采用小型化子弹以增加子弹散布面积和散布密度,使用多用途子弹战斗部以增加随进杀伤和爆燃等综合毁伤效能,控制子弹落地姿态以提高综合毁伤效能,控制平衡速度以达到最佳的综合破甲能力,配用自适应多用途引信以实现触发破甲或近炸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单发子弹失效概率和子弹发数对水下连续爆炸子弹群连发失效概率的影响,分别用概率理论和蒙特卡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子弹群连发失效概率受单发子弹失效概率的影响很大且随子弹发数增加呈线性增加,针对300~500发的子弹群,单发失效概率为0.5%~4%时,出现2发及2发以上连续失效的概率为0.74%~53.44%,出现3发及3发以上连续失效的概率为0.00318%~3.03%,出现4发及4发以上连续失效的概率几乎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