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卢慧  周均清 《华中建筑》2011,29(4):108-112
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紧密相关,城市功能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不断调整,而城市空间结构的改进又带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邯郸市峰峰矿区作为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城市功能转型的严峻挑战.尽快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型及相应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峰峰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新的发展机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煤矿城市安徽淮南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  王兴平 《规划师》2005,21(10):96-98
我国煤矿城市大多沿矿而建,这使煤矿城市形成过度分散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与煤矿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煤矿城市的空间结构由分散转向集聚.淮南城市发展应依托相对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多中心、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煤炭资源型城市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城乡关系。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视角,从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发展路径的角度总结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研究重点,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趋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准格尔旗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准格尔旗中心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的解析,并在借鉴传统煤炭资源型城镇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构生活体系与生产体系相分离,整体空间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准格尔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哈密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等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在土地使用上的投影。紧凑型空间结构有利于集约用地和降低城市运营成本,适合处于发展期的中小城市。城市空间是否紧凑可以通过紧凑度测度对比说明。哈密是我国主要的新兴资源型城市之一,虽建城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近二三十年因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开采才开始快速发展。该文以哈密为例,定量测度该市不同年份的空间紧凑度,并结合定性分析,研究哈密城市空间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素。旨在以哈密为例,探究依托旧有城市建成区发展的新兴资源型城市空间拓展的过程和规律。这对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其他发展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腾  刘璇 《规划师》2008,24(Z1)
浦东新区交通系统的发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影响交通路网格局的选择,对浦东新区城市空间结构核心元素进行解读,提出浦东新区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的和谐发展模式--分级多核拓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魏广君  董伟 《华中建筑》2010,28(12):77-79
通过对大连城市空间演变之"表象"、影响空间演变之"因子"、空间发展模式之"肌理"的研究,指出大连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圈层+节点+走廊"模式。认为其根植于历史与自然的深层发展内涵,是由生态型、组团型、网络型、生长型所共同构成的"四型城市"。希望这一内涵的揭示,能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或为其他相关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结构与路网模式的一体化是建立城市可持续交通、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文章首先从交通路网模式与城市空间匹配、交通路网模式对城市空间引导作用两方面,对长沙城市路网模式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动影响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然后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态势做出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沙城市空间独特特征,分别对其主城核心区、主城区、新城组团、都市区提出了与其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的交通路网模式优化策略,从而为我国城市如何从其城市空间特征分析入手,探索与之相协调的交通路网模式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的空间模式、问题与规划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敏  陈浩 《现代城市研究》2011,(7):55-58,92
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为研究背景,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角度,在国内外众多案例中概括总结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适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策略,实现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空间的高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
陆致 《福建建筑》2002,(3):22-24
在世纪转折的今天 ,城市居住综合体作为城市住宅的一种 ,在改变着城市面貌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居住综合体这一特殊的居住建筑模式 ,进而对城市居住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认识的回顾与展望 ,指出城市需要更加开放、复杂、连续的空间结构。文章还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 ,特别是住宅建设对其的影响作了分析 ,认为城市居住综合体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大有可为 ,而这也正是城市居住综合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合理性之一。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促使中国不得不面临产业调整的压力,这既是危机也是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转型,城市发展需要从简单的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重新思考城市地租理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工业、办公和居住用地的地租曲线呈现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工业地租曲线水平化、办公物业郊区化与集群化、居住地租曲线波浪式下降,城市规划可以借鉴这些理论来思考城市空间的结构调整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边缘城市是美国郊区化的产物,产业园区是我国拉动经济和拓展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载体,两者都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美国边缘城市的现象观察及其与我国产业园区的比较研究,从城市、区域、网络三视角,提出产城融合化、功能复合化、环境品质化、城镇体系化、数字智慧化等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边缘城市理论运用于城乡规划实践。同时,立足"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解构,提出边缘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立足职住平衡的城市功能中心化;活力在于"边缘"——立足网络协同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形态格局建构,并指出边缘城市依托规模互借协同效应,促进城市形态沿单中心-多中心-城市群演替、空间结构沿等级化-(扁平化)网络化-一体化演化,已成为城市区域走向多中心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兴生长点或战略性支点。  相似文献   

13.
何泉 《安徽建筑》2009,16(5):28-30,33
产业园区是目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之一,其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山市既是风景优美的山水型城市,也是生态脆弱的敏感区,因此其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注定有很多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文章分析了黄山市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指出了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园区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了4点建议:建立产业园区科学选址方法;强化产业空间聚集,规划建设产业新城;建立城市环状组团结构的快速交通体系;打造山水文化,传承徽派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夏晟 《南方建筑》2012,(4):46-49
土地资源的紧迫约束是地方政府在GDP高增长要求、产业结构落后及城市空间品质亟待改善的压力下面临的困境。因此,提高土地效率、优化空间形态的城市更新势在必行。但从广泛的视野来看,紧凑灵活的街区结构、混合高效的土地使用、层次明晰的空间脉络和便利的公共交通支持等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却经常在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中得不到切实的应用。对于创建于1992年的江宁开发区来说,在运作尚好的现有工业园建成区上规划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方案,应该重视城市设计基本原则,结合产业结构的更新策略与现状权属红线分布特征,体现城市更新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需要重新审视城镇空间资源的配置问题和策略,新市镇作为上海城镇体系中最基本的空间单元,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分析了上海的城镇化历程,并在客观评价上海当前城镇化建设的特征和问题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以及上海的发展目标,提出分类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宜居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5个方面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徐煜辉  张卫丽 《规划师》2012,28(8):73-77
低碳交通是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其与山地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紧密结合,能较好地解决城市空间有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节能之间的矛盾。山地城市应采取低碳化、立体化、信息化策略,推动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通过建立低碳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耦合;通过构建低碳交通单元,形成城市生态空间骨架;通过发展立体化交通,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通过组织低碳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快捷链接和无缝换乘;通过构建山地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新模式,促进低碳化出行。  相似文献   

17.
王世营  蔡军 《城市规划》2006,30(7):42-47
在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市用地规模、用地结构、发展方向、空间模式、用地布局五个方面论述了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希望这一研究对规划工作提供新的视角与参考依据,并在今后的规划实践中采取合理的应对。  相似文献   

18.
依托GIS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中心城区内进行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方法。该方法由潜力评价、政策约束、方案一致性比较三个步骤组成,以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优化为出发点,获取工业用地调整空间位置和时序。潜力评价使用多准则评价方法评价中心城区内现有工业用地的调整潜力。在政策约束中,将影响工业用地调整的不确定因素归纳为不同的外部政策,根据外部政策修正潜力评价的结果,得到政策对应的工业用地调整方案。通过多个方案一致性比较,可以为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相应的工业用地调整政策制定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Resource-based cities (RBCs) are cities that have emerged from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are dominated by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Industry is the leading economic activity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However, industrial land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inefficient use, to which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Because RBCs are the location of leading economic activity, improving industrial land use efficiency is pivotal in these cities. This study used sub-vector Data Envelope Analysis (DEA) to calculate the industrial land use efficiency (ILUE) of China's 109 resource-based cities from 2006 to 2015.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re was redundancy of industrial land in most of China's RBCs, but the overall degree of redundancy is decreasing.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ILU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resource types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Factors influencing ILUE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Tobit mode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ILUE, while the labor structure and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The conclusions that are drawn from the results support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ILUE for RBCs. The ILUE should be taken as the guidance for the layout of industrial land use in a RBC an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new industry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相似文献   

20.
马航  Uwe Altrock 《规划师》2012,28(3):96-101
进入后福特主义时代,西方城市功能正逐渐由工业生产型向信息服务型转变。作为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工业大国,德国一直将进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德国受历史背景和现状发展特点的影响,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制定国家标准、地方开发策略、邻里相关政策以保障实施;在更新范围上,分为城市内更新和城区、周边地区更新,对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选择适合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改造;在实施管理上,设置三级相关文物保护组织机构。此外,德国还通过多样基金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更新改造,其经验可为我国城市更新改造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