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在采取广泛查阅文献和专题讨论的方式制定指标体系框架后,采取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共确定评价指标71项,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56项。专家积极系数两轮分别为8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28;绝大部分指标变异系数控制在0.3以下。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性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社区卫生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筛选指标,通过第二轮咨询,用专家咨询权数法(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具有层次性的社区卫生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结论:社区卫生服务风险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可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风险测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投入产出理论视角下,构建适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风险综合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和深入访谈法,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风险综合评价指标集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层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结果 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2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指标量化结果显示,一级指标投入风险和产出风险的权重值为0.6和0.4。结论 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风险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为综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当前形势、科学合理、操作便捷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建立备选指标库,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观加权法与比例分配法确立各指标的权重。结果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各指标权重。结论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适宜北京市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效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改进的特尔菲(Delphi)法。结果经两轮专家函询共确定评价指标109项,其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99项。两轮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分别为0.7509和0.7319。协调系数分别为0.176和0.195。结合专家权威系数,从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两方面综合专家评分结果,确定指标最终组合权重,其中投入、服务内容、服务满意度、服务费用和效果效益五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是0.2118、0.1813、0.2145、0.1889和0.2035。结论本指标体系的建立考虑了北京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是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区级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套适宜评价区级层面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绩效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共确定评价指标46项,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5项;协调分数为0.271、0.328,P值均小于0.05,评价结果可取.结论本指标体系的建立充分考虑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新方向,是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区级层面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绩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方法从胜任力评价角度确定指标维度,通过文献研究筛选初选指标,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构架,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从工作业绩、领导能力、业务水平、满意度4个维度进行考核,共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结论针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套适合的胜任力考核指标体系,指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以人口健康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评价主体,对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分别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内容、各项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及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结果:建立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筹资,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规划与标准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三阶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效度及区分度检验。结论:指标体系可以用于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对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调查问卷原始资料创建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并利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与秩和比法(RSR)结合方式对潍坊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决策部门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潍坊市1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辖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量化创立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和RSR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50个量化指标,筛选出9项用于综合评价,TOPSIS法将1~1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排出优劣顺序;RSR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成上等机构3家,中等机构10家,下等机构2家。结论基于调查问卷资料创建评价指标并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建立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TOPSIS法和RSR法结合使评价方法优势互补,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亦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简捷明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现状的、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客观评价其服务能力。方法采用文献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开展两轮改进的德尔菲法筛选指标。综合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秩和比法计算权重。选择已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试运行单位进行评价。结果两轮德尔菲法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84和0.80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8和0.339;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85项;基础建设、基本功能、管理培训和需方情况4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77、0.4120、0.1046和0.1757:7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高分为882分,最低分为514分。结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简便、易用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信函的方式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拟定的指标做出评价、提供修改建议,根据专家咨询结果选择指标,计算指标权重,确定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以结构、过程和结果三大类指标为主要结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73个。结论:整套指标体系能够体现现阶段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高原地区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Delphi)法,筛选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高原地区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Ⅰ级指标8个、Ⅱ级指标50个。结论 此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卫勤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当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分析主要问题,提出规范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方法:文献综述法。结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依据一是"结构—过程—结果"模式或"投入—过程—产出"逻辑框架,二是国家政策目标或社区卫生发展模式研究报告结果;研究方法主要为Delphi法,部分研究可见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论与建议: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模型逐渐成熟,但是评价指标不够完善,活动指标中管理活动涉及较少,某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步骤不全;建议统一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逻辑框架,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理清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主要步骤,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2009-2010年模拟数据纵向评价新医改下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发展状况。方法:设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区共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各指标环比增速的加权平均值获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营发展指数。结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效率发展指数均值最大(103.82),其次为满意度发展指数(101.93)和总量发展指数(101.45),总体运营发展指数达到104.60。结论:新区社区卫生机构整体运营发展态势良好,应进一步强化社区首诊实现基本诊疗服务下沉,同时改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反映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条件、能力、过程、结果等,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8个类别,其中省级机构包括34个项目77个指标,市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4个指标,县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1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了解标准化工作量法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岗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和建议。方法:以北京市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案例,对其医务和行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重点问题的深度访谈进行分析。结果:基于标准化工作量的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程度与预期相比还存在差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员工多数支持运用标准化工作量法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员工参与度低、指标缺失、指标无法量化或量化不合理等问题,而中心管理者的相关培训缺失和信息系统相对落后也对标准化工作量法的实施有一定影响。结论:标准化工作量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存在困难和挑战。应从政策上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多元化绩效考核办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管理者的指导和培训,完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南通地区县级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评价县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模型,对南通市各县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筛选指标,按指标框架加以整理,确定决定诸因素的权重,然后综合判断,确定各县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顺序。结果建立了县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了现场实地检验,南通市各县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顺序;启东>通州>海门>海安>如皋>如东。结论县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性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验证。方法在文献复习、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构建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急救系统的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和深圳市120急救网络医院以及广东省其余19个地级市的市、县区级医院,共227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综合评价指标与内部指标间联系,采用因子分析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结果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与内部指标具有正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中10个维度得分之间的复测信度系数在0.712—0.834之间,整体评价问卷的复测信度系数为0.80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评价指标体系的10个维度分别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取值在0.622~0.922之间,整体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9;指标体系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经专家咨询,其协调系数W达到0.820,经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分析提取出意识、制度、资源、技术4个公共因子,构成了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4个内在的稳定结构。结论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