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平板运动试验时的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QT离散度(QTd)在运动试验中的变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30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的病人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简称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17例运动试验阳性者中10例确诊为冠心病;13例运动试验阴性者中10例冠状动脉正常。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9%、特异性58.8%、准确性66.7%。冠心病组与冠脉正常组运动前、中、后QTd分别为46.25±20.13ms、71.92±20.37ms、51.25±14.48ms及32.35±6.64ms、30.88±9.23ms、29.38±8.54ms,两者比较,P均<0.01。冠心病组运动前、后与运动中QT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冠脉正常组QTd变化无显著性。以运动中QTd≥60ms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100%、准确性96.7%。提示运动试验中QTd增加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平板运动试验中的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平板运动试验中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0例冠心病患者与23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平板运动试验前、试验中ST段下移最大时或最大负荷心率时(无ST段下移时)及运动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d、QTcd变化。结果冠心病组和冠脉正常组QTd与QTcd比较P均〈0.01;冠心病组QTcd运动中与运动前、后比P均〈0.01,Q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脉病变程度对运动试验中QTc、QTd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正常组、单支冠脉病变组及多支冠脉病变组,观察运动试验前后QTc、QTd的变化。结果 1.运动前三组QTc、QTd无明显差异(P〉0.05)。2.运动后正常组QTc、QTd无明显变化,单支组QTd无变化(P〉0.05),但QTc延长(P〈0.01);多支病变组QTc且QTd均增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并且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病例56 例(心房颤动组)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病例50 例(冠心病组)进行观察,分别检查血脂、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心房颤动组高(Ch 6.50±1.95∶5.60±1.03,P< 0.01;TG 2.03±0.63∶1.03±0.43,P< 0.001;HDL-C 1.97±0.39∶1.03±0.34,P< 0.01;单位:m m ol/L)。冠心病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扫描(SPECT)、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与心房颤动组比较也有显著不同(45∶11,P< 0.001;47∶7,P< 0.001;47∶5,P< 0.001;50∶5,P< 0.001)。结论 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100例(男8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5.6岁)冠状动脉造影者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组QTd较冠脉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在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5%组和狭窄小于75%组间,QTd差异显著(P<0.05),说明QTd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P<0.01)。本文讨论了单支冠脉病变、多支冠脉病变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QTd的关系,其中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QTd无明显差异(P>0.05),而LVEF>40%和LVEF≤40%两组间,QTd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QTd与左室射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胃酸分泌与生长抑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胃泌酸功能与生长抑素的调节机制.方法我室应用RIA法对20例老年人和15例青年人胃液及9只Wistar老年鼠,20只青年鼠胃粘膜组织、血浆生长抑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及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进行胃酸分泌试验.结果老年人组比青年组胃液生长抑素呈高水平分泌,空腹胃液SS为(1365±443)ng/Lvs(859±345)ng/L,P<001;刺激后SS为(1967±664)ng/Lvs(1141±1073)ng/L,P<001.老年人比青年人胃酸分泌量明显减少,BAO为(35±21)mmol/hvs(69±44)mmol/h,P<001;PAO为(136±64)mmol/hvs(208±112)mmol/h,P<005.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胃粘膜组织生长抑素具有不同的生理浓度,在老龄鼠比青年鼠SS也呈高水平分布,为(4525±1842)ng/g蛋白vs(1509±938)ng/g蛋白,P<001.结论老年胃泌酸功能改变与生长抑素调节作用存在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对QTc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观察2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IRA)早期再灌注对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对27例AMI予以静脉溶栓,于溶栓后90分钟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溶栓前后作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cd,并与4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AMI组溶栓前与对照组间QTcd差异有极显著性(866±122msvs35.8±167ms,P<0001),前壁与下壁梗塞之间QT离散度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溶栓后90分钟冠脉造影显示IRA血流达到TIMII~II者,溶栓后2小时QTcd显著降低(872±128msvs59.5±136ms),而IRA未开通者其QTcd在溶栓前后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恢复速度显著慢于开通组。6例溶栓前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其QTcd明显高于无伴心律失常者(948±92msvs84.2±120ms,P<005),溶栓后其IRA血流均达TIMIII级,QTcd降至683±88ms,室性心律失常消失。结论成功地溶栓再灌注可使QTcd显著降低,改变其自然演变过程。IRA早期再灌注,可减少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女性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女性病人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和其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对临床上以胸痛为主诉的84例女性病人,先后行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量运动试验前、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d。结果:在冠心病病人中,无论运动试验阳性还是阴性,运动试验后QTd明显大于运动试验前,差异有显著性(53.59±16.93msvs32.05±14.18ms,P<0.01);在非冠心病病人中运动试验前、后QTd无显著性差异(30.98±12.00msvs29.27±12.33ms,P>0.05)。以运动试验后即刻和运动试验前QTd的差值≥20ms作为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3.33%。结果提示运动试验与QTd相结合可提高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病变对QTc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QTc离散度(QTcd)与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28例冠脉正常和57例冠心病患者12导联心电图的QTcd。结果示:冠心病组QTcd较冠脉正常组显著增大(46.7±12.6msvs26.3±10.9ms,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QTcd明显大于稳定型心绞痛者(54.6±13.7msvs42.3±14.1ms,P<0.05);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相比,QTcd均有显著增大(48.7±13.2msvs35.7±11.9ms及59.6±15.1msvs48.7±13.2ms,P均<0.05)。提示心肌缺血是引起冠心病患者QTcd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QTcd的变化对于判断心肌缺血和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和(或)JT间期离散度(JTd)的增加与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26例扩张型心肌病(NYHAII~IV级)患者与20例健康者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d及JTd。并对全部患者随访16~38个月。结果:2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性死亡17例(65.4%)。死亡组QTd及JTd分别为78.7±42.4和80.7±38.6ms,明显高于存活组(47.8±20.6和50.2±16.1ms)和正常对照组(39.6±12.2和42.5±15.1ms),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QTd<60ms、60ms<QTd<100ms和QTd>100ms的死亡率分别为33.3%,75.0%和100%,差异显著(P<0.05),猝死率分别为0%、16.7%和100%,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QTd明显增加的患者远期死亡率显著高于QTd正常或轻度增加的患者,并可能与猝死发生有关。提示QTd(或JTd)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