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麦肯基力学疗法(Mckenzie);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NDI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和中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结果:一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颈、肩、背部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颈椎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取麦肯基疗法)和治疗组(35例,采取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颈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组颈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减轻颈椎疼痛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 的临床疗效。方 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 例气滞血瘀型CSR 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 治疗,治疗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联合腹针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 功能、疼痛、颈椎生理曲度及血液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 (P<0.05)。 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颈椎病临床评价量 表(CASCS) 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收缩峰值血液流速较治疗前升 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ASCS 评分、颈椎生理曲度 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收缩峰值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 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CSR 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颈椎不适症状,调节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密集温针灸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密集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和压痛点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压痛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密集温针灸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可提高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用京骨穴透涌泉穴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治的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用京骨穴透涌泉穴针刺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京骨穴透涌泉穴针刺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弓弦值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京骨穴透涌泉穴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颈部疼痛,有助于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活动度,优于单纯针刺法,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魏氏伤科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汕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并采用手法治疗的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魏氏伤科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每周3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84/93),对照组为75.58%(65/86),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等颈椎活动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通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魏氏伤科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刺联合麦肯基疗法在血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血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麦肯基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麦肯基疗法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味及针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VAS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刺联合麦肯基疗法及麦肯基疗法在血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均有效,但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刺联合麦肯基疗法优于单纯麦肯基疗法,能明显改善血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法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牵引治疗。治疗14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对疼痛及综合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颈椎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改善(P<0.01),而且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改善颈椎疼痛及症状优于单纯牵引治疗(P<0.01)。结论:穴位按压加旋转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推拿治疗加用针刺和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94例)。两组均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针刺和艾灸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积分变化情况,并对治疗结束后4个时间点(3、6、9、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2.19%、40.43%,总有效率分别为89.02%、85.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临床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针刺和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牵引和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仰卧位三步整颈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三步整颈手法治疗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5.9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仰卧位三步整颈手法配合颈椎牵引疗效确切,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客观评价法推拿对颈型颈椎病近期VAS及CASC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设计方法。对照组给予外擦寻痛酊治疗:1次/d,6次/周。试验组给予法推拿治疗:1次/2d,3次/周。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本实验共入组72例受试者,脱落1例,剔除1例,纳入统计分析70例(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法推拿在改善颈型颈椎病近期VAS及CASCS方面与单纯使用寻痛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推拿可快速、明显缓解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改善肩颈部功能活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对推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针刺配合推拿优于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青少年颈椎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实验组给予功能锻炼联合推拿,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功能锻炼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高压氧(HBO)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HBO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HBO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牵引、夹脊穴穴位注射配合艾灸与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行牵引、夹脊穴穴位注射疏血通2ml和腺苷钴胺1mg的混合液配合温和灸,比较治疗一疗程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PR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PRS疼痛评分、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2项评分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4.19%.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