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3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合一期植骨手术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18足,Ⅳ型10足。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38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3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23足,良8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94.3%。术后并发症:切门延迟愈合3例,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结论一期植骨的原则是关节面不稳定骨缺损大于2立方厘米,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晔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38-138,153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41例56足跟骨骨折均采用L”型大切口跟骨刚板固定,保护腓肠神经,术后进行Marglang足部评分标准,并评价骨折复位效果。结果:采用Marglang足部评分标准,47足中24足优秀,17足良好,4足一般,2足差,优良率为87.23%。31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与对侧比较,BoNer角术后3个月恢复到86.2%:平均跟骨的高度恢复到84.1%。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6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21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经可延长的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分类,型骨折6足,Ⅲ型15足;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结果:术后全随访半年~2年。骨折复位满意。手术效果,优6足,良12足,可3足,优良率88%。结论:经跟骨外侧“L”形入路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的41例此类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认真分析.结果:41例45足中,术后有3足出现局部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按照张铁良跟骨骨折评分方法[1],评价效果:优30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92.6%.结论:正确的诊断,选择好手术时机,采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疗效非常确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51例54足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51例54足,均获得随访,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6足,良21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87.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伴自体骨植骨治疗Ⅱ~Ⅳ型跟骨骨折51例63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13足,Ⅲ型35足,Ⅳ型15足。术中常规C型臂X光机监测关节面复位情况。术后切口皮瓣下放置皮片引流防止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5月。结果:术中无重要血管及肌腱损伤,1足腓肠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3例发生切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无骨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3足久走及负重时轻疼痛,能忍受,4足遗留慢性疼痛。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88.9%。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技术成熟,直视及X线监视下能有效恢复Brhler's角和G is-sane角,有效植骨及可塑性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于跟骨属于承重骨、外形复杂、功能重要,导致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治疗困难、并发症多,本文对这些困难进行了探索。方法: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行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巧,并对24例共26足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总结。结果:24例26足中,23足的足部功能优良,术后共有4足发生并发症:浅表感染1例,部分皮缘坏死3例,经换药后均愈合。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只要注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技巧,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内服中药按骨折三期治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筋活络等功效,以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植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分析;骨折按Sanders分型,II型13足,Ⅲ型21足,Ⅳ型2足;本组病例均获5~22个月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从疼痛与功能两方面具体评定,总分100分,经评定后优良率为94.56%。X线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跟骨侧、轴位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0天;结论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支撑跟骨塌陷的关节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法及疗效。方法:选取16例适合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治疗的跟骨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共19足)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疗效优良12足,良好4足,可以1足,较差2足,治疗总优良率为84.2%。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讨论根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2008年11月,我院对40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以及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使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手术效果,优秀21足,良好12足,可以5足,差2足,优良率为82.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铜板内同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办法,其治疗明确以及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石福新  尚兵 《河南中医》2011,31(12):1414-1415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患者均行足外侧"L"型切口,跟骨钛板内固定,并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口服,日1剂,水煎服。结果:本组患者共54例(72足),优31足,良39足,差2足,优良率为97.2%。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跟骨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内固定,必要时行同种异体骨植骨,中后期配合中药熏洗治疗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45例53足。结果:45例53足患者全部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患足B hler角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可见:优32足,良12足,可6足,差3足,优良率83.02%。结论: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及围术期处理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Sander's II、Ⅲ、Ⅳ型跟骨骨折33例37足进行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内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解剖钢板,2例IV型跟骨骨折采用三关节融合治疗。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yo后足与踝部评分系统。结果:35例39足骨折术后获6~15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32足(82.05%),良7足(18.95%)。切口术后两组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可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中药围术期使用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9.8,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7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标准,术后全部随访,时间7~29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优52例,良11例,中7例,差1例,优良率88.7%。基本恢复正常,骨折全部愈合,钢板螺钉无折断,足外观基本正常。结论:切开复住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探求降低跟骨骨折的后遗症及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经手术治疗的115例(共12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住院患者入组,观察记录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影像学资料评价、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制定的踝-后足评分系统),以分析、评价骨折疗效。结果:切口愈合情况:128患足切口均一期愈合拆线,7患足切口转角处表皮坏死;影像学评价:Bohler角及Gissane角恢复良好者(与健侧比较角度差异≤5°)93.7%,关节面恢复满意者(台阶≤1mm)90.6%,轴位像跟骨体内翻角度恢复良好者(与健侧比较角度差异≤5°)91.4%;AOFAS评分:优62足,良55足,一般6足,差5足,优良率91.4%。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正确运用术中复位技巧,重视恢复Bohler角及Gissane角、距下关节面平整度,纠正跟骨体内翻,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并减少骨折后遗症,同时结合围手术期中医综合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SandersⅡ、Ⅲ[1]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置入微型锁定钢板,对跟骨后关节面进行“排钉技术”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0例(45足),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5-68岁,中位数38.6岁。骨折根据 Sanders 分型:Ⅱ型31足,Ⅲ型14足。比较手术前后跟骨宽度、B?hler 角、Gissane 角,并按照 Maryland[2]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0-12个月,中位数11.5个月,术后无切口皮肤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5个月。Bohler 角由术前(14.35±4.25)°提高至术后(32.15±5.28)°;Gissane 角由术前(128.58±10.4)°提高至术后(118.26±8.24)°。按照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4.4%。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确切,固定牢固,可早期手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避免了传统跟骨外侧 L 形切口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配合中药内服,外用蒸、洗患足。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其中,1例出现伤口皮缘部分坏死,因较表浅且范围小,经换药4周后愈合;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对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45天后症状消失。按Mary 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11足,良9足,中2足,差0例,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防治跟垫猥琐,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减少根底疼痛,同时还能使患者足部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得到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2月68例72足跟骨骨折病例,其中男57例60足,女11例12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手术方式相同,观察组术后3周行中药熏洗患足1月,治疗后对2组疗效进行临床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4个月(7~16个月),术后全部骨折愈合。按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系统进行评价,观察组优良率为94.5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固定稳定、安全性好、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L"形切口并跟骨异形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42足.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5-55岁,平均36岁;根据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4足,Ⅲ型18,Ⅳ型10足.使用改良"L"形切口并跟骨异形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均痊愈拆线,其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和防治.方法:取跟骨外侧入路,采用切开复位钛钢板置外侧壁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治疗98例10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常规负压引流48~72 h或放置皮片引流,并加压包扎.结果:本组共发生手术并发症19例,占12.7%.其中6例切口缘浅表坏死,1例深部感染至慢性骨髓炎,1例浅部感染未发生骨髓炎,2例腓肠神经损伤,3例复位丢失.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不当、皮瓣血供不足、引流不畅、牵拉损伤、糖尿病、足部疾病等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重要原因.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症、规范操作、引流、植骨、保护皮瓣血运,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