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散结通乳方与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于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有产后乳房肿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由60例患有产后乳房肿胀的产妇组成,对照组的产妇运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的产妇则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散结通乳方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在治疗之后的临床表现,即其乳房肿胀、乳胀消退以及24小时的乳汁排出量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其在乳房疼痛的改善、乳房的硬度效果以及24小时的乳汁排出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散结通乳方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方式来治疗产妇的产后乳房肿胀,不仅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散结通乳方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乳房胀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肝活血,散结、通乳类中药配伍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乳胀效果。方法:将产后乳胀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传统的方法(热敷、按摩、挤奶)的基础上加散结通乳方(柴胡、当归、王不留行、木通、漏芦)口服及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乳房胀痛、乳胀消退及24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改善乳房疼痛、乳房硬度的效果及24h乳汁排出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散结通乳方口服加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加传统方法中西医结合处理产后乳房肿胀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饼热敷治疗中期妊娠引产后乳房肿胀的效果。方法:将引产后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热湿毛巾敷双乳房,观察组用酒饼热敷治疗。结果:观察组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明显提前,48h内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度以上乳房胀痛及乳房硬度疗效好。结论:酒饼热敷治疗能快速解除中孕引产后乳房胀痛,消除奶胀快,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将85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后并发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热敷、挤奶的方法处理,干预组采用蒲公英捣烂外敷乳房的方法处理。观察2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和24 h、48 h、72 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治疗后乳房肿胀消退时间提前,乳汁排出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蒲公英捣烂外敷可有效疏通乳腺管,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按摩结合湿热敷治疗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产妇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的哺乳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后乳房按摩每日2次,每次按摩时用温开水湿热敷。结果:观察组的乳房胀痛发生率,胀痛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乳房按摩结合湿热敷可以明显减轻和预防产妇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w-3101乳腺病治疗仪联合天冬素片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8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局部热敷按摩后行人工挤奶及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给予乳腺病治疗仪联合天冬素片治疗后配合母乳喂养指导。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病治疗仪联合天冬素片治疗乳汁淤积比传统方法具有见效快、无痛苦、无损伤、费用低、[0]不影响哺乳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乳汁淤积的好方法,对于恢复产妇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热敷来治疗产妇乳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2013年7月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共31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妇为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先热敷再按摩后再吸出乳汁的方法,实验组则在热敷基础上,另外使用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乳汁淤积的改善状况。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乳汁淤积程度I度的共20例,占12.8%,II度的共36例,占23.1%,没有一例III度淤积患者。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从患者的乳房疼痛状况看,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没有中度和重度疼痛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使用康复治疗仪来配合热敷的方法,对于治疗产妇的乳汁淤积症状有着简便舒适和实用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联合中医封包与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产妇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第六医院产科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 两组产妇均在住院时、产后 1 d 各填写一次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产后 1 d 填写数字疼痛评分表评估产后宫缩疼痛评分, 观察组在产妇分娩后转入病房后立即联合中医封包与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促进产后康复,对照组在产妇分娩后转 入病房后不使用中医封包,仅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后康复。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宫缩痛评分、尿潴留发生率和 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子宫收缩疼痛评分为(1.38 ± 0.862)分,低于对照组的(2.43 ± 1.12)分,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为 4 例(4 %),低于对照组的 14 例(14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产妇产 后联合中医封包与产后康复治疗仪有效缓解子宫收缩疼痛,减轻疼痛程度,并可一定程度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改善产 妇舒适度,从而改善产妇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林文君 《新中医》2016,48(4):135-136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治疗仪配合热敷治疗乳汁淤积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热敷、按摩法治疗,观察组配合热敷与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评定2组的疗效,并观察疼痛程度和乳腺管疏通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为85.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乳腺管疏通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配合热敷治疗乳汁淤积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患者易接受,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9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肿胀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能够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有效缓解乳房肿胀疼痛,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揉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B和对照组A,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及手法通乳,对照组B予以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A予以热敷乳房。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汁淤积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等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A有效率为88.1%,对照组B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乳泌乳量积分、乳汁淤积情况积分、乳房疼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及穴位按揉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康复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子宫修复、泌乳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68名产妇,采取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名,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妇产康复治疗仪,并对两组产妇产后24、48、72 h子宫修复有效率、泌乳有效率及新生儿体重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4、48、72 h的子宫复旧有效率和泌乳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新生儿体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康复治疗仪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修复及乳汁分泌,使新生儿尽早得到母乳喂养,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96名分娩产妇,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48名。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产后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乳汁淤积和泌乳情况、围产期不良事件发生、产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围产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产妇在产后康复时采用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可以改善乳汁淤积和产后尿潴留情况,促进泌乳和排气,有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展开治疗对其康复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接收并实现自然分娩过程的产妇166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取产褥早期产科常规护理模式及相关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展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情况、乳汁分泌实现率、产后出血情况及子宫底高度。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产妇在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实现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下降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及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加快产妇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林格尔产后康复治疗仪在促进乳汁分泌及预防产后出血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516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普林格尔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乳汁分泌情况、子宫复旧效果和产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中应用普林格尔产后康复治疗仪,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5月1日-2014年12月1日间,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住院择期剖宫产的1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仪对于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产后康复剂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索中医封包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降低产后尿潴留的效果。 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2018 年 8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收治的 400 例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200 例。观察组在产后实施中医封包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在产后仅实施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产 妇首次排尿时间、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产后出血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为(3.27 ± 0.98)h, 短于对照组的(4.19 ± 1.0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的留置尿管、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9 例(4.5 %),低于对照组的 21 例(10.5 %),且观 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68 ± 98)mL,少于对照组的(395 ± 12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医 封包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降低因尿潴留导致的产后留置尿管率,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能够增加产妇的舒适度,容易实施,产妇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欧阳正平  洪秀莲 《光明中医》2016,(14):2090-2091
目的研究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预防乳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足月单胎分娩,年龄20~35岁,语言交流正常且乳房发育正常,乳头无内陷和皲裂,均能实行母乳喂养,婴儿能正常吸吮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观察组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对照组1采用单纯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对照组2采用单纯手法按摩,观察三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5天内乳汁淤积发生率。结果对于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2有明显的差异性(P20.05);产后5天内乳汁淤积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组为3%,对照组1为17%,对照组2为10%。结论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组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增加;产后乳汁淤积症发生率低;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对预防乳汁淤积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仪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比较两组子宫复旧及乳房泌乳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宫缩痛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及恶露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舒适度、乳房肿胀度,产后48小时泌乳量、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能显著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及子宫复旧,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快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100例刚分娩完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妇进行产后乳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妇在生产后第3天实施中医乳房穴位按摩,治疗2周后对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和乳汁分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刚分娩完的产妇进行中医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使婴儿能够接受母乳哺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