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7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一日4~8mg,服药前和服药后24、36周,由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的结构变化.结果 79例患者血压由(159.0±17.8)/(102.8±11.2)mm Hg降为24周时(132.0±12.6)/(84.9±7.2)mm Hg,36周时(129.0±11.1)/(82.5±5.7)mm/1 Hg,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47.1±27.6)g/m2降至24周时(140.3±21.7)g/m2,P<0.05,36周时(138.9±20.9)g/m2,P<0.01.结论 坎地沙坦酯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可逆转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EH患者,其中有LVH者20例,1:2服坎地沙坦8~16mg/d,为期半年。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和肝肾功能,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方法。结果EH患者经坎地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其中LVH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重量均明显下降(P〈0.05),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坎地沙坦治疗EH安全、有效,并且可逆转LVH。  相似文献   

3.
王冬英 《中国药业》2013,22(5):47-4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翠云  刘厚林 《中国药房》2012,(32):3007-3009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卡维地洛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最初3d给予卡维地洛5mg,bid,若无异常反应,后增至10mg,bid;同时给予坎地沙坦8mg,qd,若血压未得到理想控制,可增至12mg,qd),观察组40例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卡维地洛的用法同观察组;同时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若血压未理想控制,可增至10mg,qd)。观察2组24h平均心率(HR)和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各项心脏结构指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HR和SBP、DBP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PWT和LVMI减小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有显著降压作用,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并能有效保护高血压靶器官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并观察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2级以上合并LVH患者65例作为LVH组,选取同期原发性高血压2级以上左心室正常者6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坎地沙坦(8~16mg,1次/d)治疗12周,应用超声心动图(UCG)、24h动态心电图及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等)]、窦性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血压值的变化。结果 LVH组与对照组相比,TO升高,T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H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TO值降低,TS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VST、LVPW、LVMI降低,E/A升高,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心室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LVH患者HRT现象减弱更为明显,提示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坎地沙坦可有效降压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确诊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50例,均每日予以坎地沙坦酯片8mg口服,疗程8周。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及治疗后8周末复查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结果经8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h血压均值、脉压差、血压变异率(BPVR)、血压负荷(BPL)显著降低(P〈0.05),降压谷峰比值(T/Pratio)及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改善(P〈0.05),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降压效果。并且可在短期内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9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坎地沙坦酯片8 mg, qd, 如2周后血压仍未达到有效标准, 则剂量加倍, 直至疗程结束, 总疗程8周. 结果 治疗前的血压为(147.28±8.29)/(96.45±10.41) mmHg, 治疗后的血压为(125.52±4.23)/(84.12±3.01) mmHg;降血压显效率为56.2%, 总有效率为87.5%. 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无异常改变. 结论 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耐受性良好, 适用于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景宝 《安徽医药》2013,17(4):661-662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左室肥厚的影响以明确其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给予坎地沙坦口服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减少(P0.05),同时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坎地沙坦可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并能逆转左室肥厚,从而具有改善左室功能和患者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分组试验,12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组(60例)和缬沙坦组(60例),分别每天一次口服坎地沙坦酯8mg或缬沙坦80mg。药物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①8周末,两组坐位收缩压(SBP)谷值及坐位舒张压(DBP)谷值均较基线明显下降,坎地沙坦酯组的SBP谷值及DBP谷值下降幅度大于缬沙坦组;②坎地沙坦酯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率高于缬沙坦。结论①坎地沙坦酯8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②坎地沙坦酯8mg每天一次口服降压作用可维持24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坎地沙坦组40例,口服坎地沙坦酯8~16mg/d;卡托普利组40例口服卡托普利37.5~150mg/d,疗程12周。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咳嗽发生率27.5%,其中有6例不能耐受咳嗽而退出试验,坎地沙坦组无咳嗽病例发生。结论坎地沙坦酯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与卡托普利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坎地沙坦与阿利沙坦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1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坎地沙坦组和阿利沙坦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低于用药前,用药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利沙坦酯组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坎地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坎地沙坦与阿利沙坦酯治疗均能够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阿利沙坦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给予坎地沙坦酯8mg/d,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50mg/d,连续服用4周,如未降到目标血压(140mmHg/90mmHg以下)者则将用药剂量加倍维持到第8周末,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显效率为54.8%,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显效率为61.3%,总有效率为84.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次观察结果证明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治疗组(44例),治疗组口服坎地沙坦(剂量8~16m g.d-1),同时保留其他原有抗高血压药物;对照组保留原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除外坎地沙坦,疗程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偶测血压以及血肌苷(C r)、尿微量白蛋白(U-M ALB)、2β微球蛋白(β2-M G)水平。结果:血压降低值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肌苷(C r)、尿微量白蛋白(ALB)、2β微球蛋白(2β-M G)水平检测结果为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不仅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还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2β微球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德春  向阳 《中国药房》2012,(36):3417-3419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结果:2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常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心肌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射血分数(EF)与E/A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并能够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坎地沙坦酯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单用及两药合用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血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坎地沙坦酯组30例,均服用坎地沙坦酯4mg,q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1例,均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联合用药组37例,服用坎地沙坦酯4mg,qd,合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3组均持续用药4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第1,2,4周末测量坐位血压、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坎地沙坦酯组总有效率为73.3%;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74.2%;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1.9%,且降血压幅度分别大于单用药组。3组降血压作用较治疗前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Ol),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均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坎地沙坦酯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CEI和ARB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方法将169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坎地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设定血压达标值为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张压(DBP)〈90mm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贝那普利10mg/d、坎地沙坦4mg/d和贝那普利10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周期为2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直至联合治疗,最大剂量为贝那普利20mg/d加坎地沙坦8mg/d。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12.5mg/d。总疗程20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率(HR)。结果①3组治疗后24hmSBP、24hm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而3组治疗前后24hmSBP、DBP的降低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3组治疗后LVMI和H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均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LVMI和HR的降低幅度均分别大于贝那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在逆转LVH和抑制心脏交感活性方面较贝那普利或坎地沙坦单药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相似文献   

17.
林龙根 《海峡药学》2011,23(12):198-199
目的 观察评价坎地沙坦酯的长效降压效果,持续时间,安全性,耐受程度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依那普利为对照药物,本次采用口服坎地沙坦酯对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用药8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肝脏及肾脏功能、血糖、血脂无影响,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 坎地沙坦酯对治...  相似文献   

18.
坎地沙坦酯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干 《安徽医药》2007,11(1):19-20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片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7例1~2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治疗组(23例)和依那普利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坎地沙坦4~16 mg和依那普利5~20 mg,每日1次.每两周测血压一次,如舒张压仍≥90 mmHg,则剂量加倍.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病人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坎地沙坦酯组的总有效率为82.6%,依那普利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坎地沙坦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依那普利组要显著减少(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观察旨在评价国产坎地沙坦酯(维尔亚)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62例。其中Ⅰ级高血压25例,Ⅱ级高血压37例。服用国产坎地沙坦酯片一日1次,4mg,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目标水平(140mmHg/90mmHg以下)者将剂量增加为一日8mg,连续治疗4周。4周后血压未降至目标水平者加用噻嗪类利尿剂,直至血压控制平稳。结果62例入选患者服药(一日4mg)一周后20例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继续服药有进一步下降趋势。42例下降不明显者中33例加量(8mg)后血压有明显下降。9例继续服药2周后血压仍下降不明显,改用其他降压药,作无效处理。用药4周后显效31例(50%),有效22例(35%),无效9例(15%),总有效率为85%。用药4周后血压下降达标到目标水平37例,达标率为60%。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结论本观察结果证实国产坎地沙坦酯(维尔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超声射血分数(EF)和室间隔厚度(IV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MAP 及IVS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F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