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Tn抗原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2015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102例临床样本,其中正常宫颈组织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22例,宫颈癌组织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半乳糖胺特异性凝集素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作为抗体检测不同宫颈组织中Tn抗原表达情况。结果:Tn抗原极少表达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7.1%),在C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率分别为45.5%和68.8%,而在宫颈腺癌中表达率高达94.1%。在宫颈鳞癌中,Tn抗原的表达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r=0.363,P0.05)。在宫颈腺癌中,Tn抗原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r=0.361,P0.05)。结论:Tn抗原可能作为宫颈腺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宫颈腺癌的筛查诊断,并可能更早地提示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水通道蛋白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探讨该蛋白在宫颈癌形成和演进进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石蜡包埋宫颈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水通道蛋白1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33.3%和74.2%,3组样本中水通道蛋白1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病理学分级1+2级和3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通道蛋白1表达阳性率与CIN的分级,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水通道蛋白1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1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6例宫颈浸润癌中P16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P16和Ki-67在CINⅡ、CINⅢ、宫颈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呈阳性至强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88.9%(177/199),其中正常宫颈42.5%、CINⅠ87.5%、CINⅡ与CINⅢ均100%、宫颈鳞癌98.0%、腺癌60.0%。高危型HPVDNA负荷量与P16、Ki-67的表达强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以及高危型HPVDNA负荷量密切相关;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Ⅱ及CINⅢ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K因子(中期因子)在宫颈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178例宫颈癌组织和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MK因子的表达。结果:178例宫颈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1.57%,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的14.86%(P<0.001)。宫颈癌临床分期不同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不同,临床Ⅰ期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临床Ⅱ~Ⅳ期(P<0.001)。宫颈鳞癌MK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癌(P<0.001),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123)。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MK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26)。结论:MK因子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是一类胚胎发育的主控基因,HOX基因是同源盒基因中的一大类,其产物作为转录因子,参与了调节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分化[1]。近年研究表明,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调控细胞分化的同源盒基因家族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我们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O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ILK在99例宫颈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 ILK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CIN I~Ⅱ级、CINⅢ级、浸润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2.O%、80.0%、97.9%.各级CIN与浸润癌相比ILK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K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ILK可作为反映宫颈上皮增生病变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对宫颈非浸润性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肿瘤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细胞凋亡异常、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异常都可能导致增殖调控异常而发生肿瘤.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今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热点,其中癌基因异常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值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宫颈鳞癌、40例CIN和92例宫颈正常组织的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为82.61%(76/92);CINⅠ、CINⅡ和CINⅢ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5/15)、71.43%(10/14)和81.82%(9/11),正常宫颈组织无PCNA表达。宫颈鳞癌、CINⅡ和CINⅢ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P〈0.01);但宫颈鳞癌PCNA表达与CINⅡ、CIN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分期(r=0.634,P〈0.01)、组织学分级(r=0.654,P〈0.05)有关;而与年龄无关(r=0,P〉0.05)。结论 PCNA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增殖活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13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D13表达情况。结果:CD13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1.7%、31.7%、20.0%,CD1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CIN及正常组织(P均<0.05)。CD13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CD13在宫颈癌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的恶性程度、指导治疗、评价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4(AQP1、AQP4)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QP1和AQP4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CINⅠ级、10例CINⅡ级、8例CINⅢ级组织及45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的分布和表达特点。结果:AQP1主要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它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INⅠ、Ⅱ、Ⅲ级组织及宫颈浸润性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10.14±1.48、10.61±1.23、10.46±0.92、10.64±0.52和11.85±2.74,宫颈鳞癌组织AQP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FIGOⅡ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QP1的表达指数(13.15±2.38)明显高于I期(11.06±2.68)(P<0.05),肿瘤伴淋巴结转移者AQP1表达指数(13.37±2.91)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11.30±2.50)(P<0.05);AQP4主要于鳞状上皮细胞以及肿瘤细胞表达,它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INⅠ、Ⅱ、Ⅲ级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3.26±0.99、3.79±1.22、3.68±1.47、3.92±1.48和4.23±2.03,宫颈鳞癌组织AQP4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AQP4表达指数(5.32±1.69)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3.84±1.02)(P<0.05);AQP1和AQP4于肿瘤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AQP1、AQP4过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变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分别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p27~(kip1)和p57~(ki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27~(kip1)和p57~(kip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27~(kip1)和p57~(kip2)在48例宫颈癌(宫颈癌组)、1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的表达。结果:p27~(kip1)和p57~(kip2)在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和20·83%,显著低于正常组和CIN组(P<0·01,P<0·01),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7~(kip1)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p57~(kip2)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P<0·05);两者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p27~(kip1)与p57~(kip2)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1,P<0·0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时间与p27~(kip1)及p57~(kip2)阳性表达有关(P<0·05,P<0·01)。结论:p27~(kip1)和p57kip2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2.
IL-4和IL-12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通用二步法,检测IL-4和IL-12在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和72例宫颈癌组织蜡块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L-4在正常对照组和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和6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2在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和4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在宫颈癌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L-12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IL-4高表达和IL-12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其程度高低提示肿瘤生长速度及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 (COX-2) and Ki67 in cervical squamous lesions in relation to disease severity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detection. SUBJECTS AND METHODS: For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223 women subjected to diathermic conization of the cervix have been enrolled, between February 2001 and April 2004. All patients undertook pelvic examination, including colposcopy and collection of samples for Hybrid Capture II (HCII). Pathological assessment disclosed: 9 cases of normal epithelium/cervicitis, 33 CIN1, 28 CIN2, 146 CIN3 and 7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COX-2 and Ki67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COX-2 immunoreactivity grading was based on the German ImmonoReactive score. The continuum 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 was us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nuclear Ki67 expression. RESULTS: Expression of COX-2 did not correlate with disease severity and with Ki67 expression. The HPV detection rat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cross COX-2 protein expression strata, ranging from negative to strong expression. Ki67 expression, however, was higher in the CIN3 group (P = 0.001) as compared to the specimens rendered as normal/cervicitis. CONCLUSIONS: COX-2 protein expression did not correlate with disease severity or Ki67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宫颈癌患者COX 2和iNOS的表达水平 ,并以 3 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 0例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和 3 0例正常宫颈上皮为对照组。结果 :(1 )宫颈癌患者COX 2和iNO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8.75 %和 86.2 5 % ,高于CIN、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和正常宫颈上皮组 ;(2 )宫颈癌患者COX 2和iNO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3 )伴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COX 2的表达水平略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4 )肿瘤直径≥ 5cm的宫颈癌患者COX 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 <5cm者 (P <0 .0 5 ) ,而iNOS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 <5cm者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5 )伴宫旁浸润或脉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COX 2和iN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不伴宫旁浸润或脉管浸润者 (P <0 .0 1 ) ;(6)宫颈癌患者COX 2和iNOS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而慢性宫颈炎症患者COX 2和iNOS的表达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宫颈癌患者COX 2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其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48例阴式扩大性子宫颈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式扩大性宫颈切除术保守性治疗Ⅰa1期宫颈鳞癌及不适于行宫颈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2年7月-2007年5月,选择经环形电切术(LEEP)并活检后病理诊断的宫颈鳞癌Ⅰa1期(除外脉管癌栓)、大面积CINⅢ(阴道镜下病变面积≥3/4)、CINⅢ合并阴道上段上皮内瘤变(VAIN)、CINⅡ-Ⅲ锥切术后或LEEP术后复发、病变残存、切缘阳性,且要求保留子宫和(或)生育功能的患者,行阴式扩大性宫颈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实行阴式扩大性宫颈切除术,其中Ⅰa1期宫颈鳞癌患者5例,大面积CINⅢ患者38例(9例累及腺体),CINⅢLEEP术后病变残存2例、切缘阳性2例,CINⅡ锥切术后复发1例。患者年龄27-40岁,中位年龄34岁,平均手术时间60min(30-100min),平均出血量加ml(5-300ml),平均住院天数10d(7-17d)。随访1~39个月,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14个月,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阴式扩大性宫颈切除术是一种保守性治疗Ⅰa1期宫颈鳞癌、大面积CINⅢ、CINⅢ合并VAIN以及CINⅡ-Ⅲ锥切术后复发、病变残存、切缘阳性等不适于行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Ki-67、PCNA及HPV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早期宫颈癌(IA~IIA期高分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II、CINIII)及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探究3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病变中Ki-67、PCNA抗原的表达,PCR反应检测HPV感染,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宫颈鳞癌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89.19%、100%。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97.30%、100%。HPV阳性率分别是13.33%、54.05%、1000%。CINI和CINII/III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0%、94.12%;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0%、100.00%。HPV阳性率分别是30%、82.35%。CIN和宫颈癌中的Ki7、PCNA及HPV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Ki-67及PCNA过表达率在CINII/III组与CINI组间差异显著(P<0.05)。HPV阳性率在CINII/III与CINI之间差异显著(P<0.01)。Ki-67及PCNA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5)。结论:Ki-67、PCNA抗原过表达与CINII/III和早期宫颈癌显著相关。Ki-67、PCNA表达与HPV感染率相关,联合检测宫颈组织中Ki-67、PCNA的过表达及HPV感染,有助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癌和CINII/III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并进行分型。先用PGMY09/11共同引物扩增生殖道粘膜型HPV L1区的高度保守区,然后联合使用RsaⅠ、MseⅠ、PstⅠ和HaeⅢ4个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酶切,利用不同的酶切片段鉴定HPV的基因型。结果:在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共检出205例(85·8%)HPV感染,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和宫颈癌中HPV感染率分别是66·7%,89·9%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共检出22型HPV,其中主要基因型及其感染率分别是HPV16(45·6%)、58(12·1%)和52(6·3%)。结论: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的基因型至少可达22型,其中以HPV16、58和52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