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于材料损伤增韧的机理,应用损伤力学的理论观点,引入损伤变量、有效应力概念,把损伤因素引入超高压容器自增强理论中,建立了超高压容器自增强损伤理论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将理想弹塑性模型、双线性模型、自增强损伤模型的残余应力计算精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增强损伤模型的精度提高了多倍,最大误差仅为-2.13%。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功能材料团队的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石墨烯纳米容器及纳米容器增强自修复涂层。利用纳米容器中环糊精分子与缓蚀剂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缓蚀剂分子的负载。纳米容器中缓蚀剂的释放过程表现出pH响应性。依靠石墨烯的阻隔特性,该纳米容器一方面可降低腐蚀介质的渗透速率,增强涂层的被动防腐能力。另一方面,当涂层  相似文献   

3.
自增强处理能使器壁应力分布均匀 ,大大提高承载能力 ,降低平均应力 ,延长疲劳寿命 ,因此 ,愈来愈多的高压、超高压厚壁圆筒容器都采用自增强处理。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茂名石化公司高压聚乙烯反应器自增强处理后器壁的应力分布状况。分析结果充分显示了自增强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拉压异性强化材料高压容器自增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莫尔屈服准则,对承受内压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的线性强化材料高压容器进行了自增强分析,得到了依赖于材料拉压比和强化模量的筒壁弹性区与塑性区中的应力、残余应力及合成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材料拉压屈服强度的不同和强化特性对容器的自增强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降低支配自增强容器疲劳寿命的剪应力角度出发,应用Tresca及V.Mises屈服条件,推得了计算厚壁球形容器最佳自增强半径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多支座卧式容器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卧式容器通常采用多支座支承,但多支承卧式容器的设计计算较为困难。多支座卧式容器一般可以看作是超静定的连续梁,利用奇异函数和拉普拉斯变换导出了求解弯曲问题的普遍表达式,根据多支承问题的特点编制了计算程序,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各种型式的卧式容器多支承问题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残余应力衰减的一般规律以及对恢复超高压聚乙烯自增强反应管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研究,推导出了一套恢复自增强残余应力的理论公式,并通过对八个容器进行试验的验证,说明该课题研究是成功的,用于自增强残余应力的恢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消除扁平绕带压力容器带层间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存有带层间隙的扁平绕带模拟容器的试验和分析,得出了消除间隙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用超压自增强处理来消除间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稳态油品蒸发的数值分析Ⅰ.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品储运、销售过程中油品蒸发损耗的特点,依据分子扩散及质量传递原理,建立了非稳态多变量系统数学模型,推导出相应的数值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用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评价生产过程油品蒸发损耗,也可为储油容器设计、油气回收等相关领域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卧式容器直径和长度的计算模型是建立在:力求找到每具容器最佳的直径和长度组合,使得材料的利用和造价为最低,从而根据带平盖封头的卧式容器模式,建立其数学表达式.由于油田使用的卧式容器多数都带标准椭圆形封头,所以,对JB1154-73标准中的23种常用规格封头(除直边外)的曲面部分面积,按各自相当的平封头来处理,推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用函数展开的办法来求自增强超高压容器的弹塑交界面半径R_c,并进行了讨论;绘出了K、P_i/σ_s和R_c/R_i的关系曲线。此外,还讨论了温度对R_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双层松套自增强容器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十二边屈服条件,推导出双层松套自增强容器制造时压力控制的公式,解决了开端圆筒的计算方法与制造中的控制问题。文中列出了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计算值作了比较,其结果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13.
自增强容器的设计计算一般都是把材料当作理想弹塑性材料,忽视材料的应变硬化及鲍辛格效应,但自增强容器所用的高强度钢,实际上是存在着应变硬化与鲍辛格效应特性的。这样,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本文针对高强钢30SiMnMoVA所存在应变硬化及鲍辛格效应的情况,应用小变形全量理论,推导出残余应力计算式,并应用这些式子进行超应变度的优化设计,分别按单目标优化与多目标优化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最佳  相似文献   

14.
自增强容器最佳超应变数值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压和超高压容器的失效形式可能为静强度失效和疲劳开裂失效 ,分别从静强度和疲劳强度 2方面对自增强容器的最佳超应变进行分析。以ri=2 1mm ,K =2 2 6 2的 4 3CrNi2MoVA厚壁圆筒为例 ,根据材质的实际本构关系 ,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别求得了对应最高静强度和最长疲劳寿命时所需要的超应变度。对静强度 ,计算结果明显高于视材料为理想弹塑性的解析解所求结果。对于疲劳强度 ,10 0 %的超应变度将获得最长疲劳寿命 , ≥ 6 0 %时基本可达到理想自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薄壁大直径压力容器水压试压时,由于自身容积较大,试压后放水时,容器内部容易形成逐渐增强的负压,在容器沿径向截面产生失稳,即椭圆变形,造成容器内部沿径向截面分布的与容器内壁直接相连的零部件受到严重损坏。本文介绍了一种预防措施,可避免容器沿径向截面产生失稳变形,使容器内的零部件免遭损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盛装液体的容器在各种不同运动条件下液体内部的压力、质量力及其与自由液面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论容器的运动条件如何,质量力总是垂直于液体自由液面,质量力不但随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还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盛液容器在斜面上运动时,其中相对静止的液体中的压力不仅与液体深度有关,还与斜面倾角有关,当斜面倾角或加速度为0时,压力表达式的形式与静止容器液体内部压力的表达式完全相同,仅为液体深度的函数;只要加速度为0,不论斜面倾角如何,自由液面就是水平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和分析玄武岩纤维增强金属内胆压力容器在自紧作用下的容器性能,以工作压力为35MPa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绕复合材料气瓶为研究对象,依据经典网格理论建立气瓶有限元模型,分析自紧工艺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气瓶应力大小及分布影响,根据《DOT-CFFC》标准,提出最佳自紧压力。研究表明:自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气瓶纤维层在35MPa工作压力下的应力强度明显高于自紧前,气瓶纤维强度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在60~80MPa工作压力下随着自紧压力增加,气瓶内衬的最大Von-Mises应力减小,内衬受力降低,纤维层最大Von-Mises应力增大,纤维增强作用提高;当自紧压力为64.89MPa时,气瓶的承载性能最佳,此时气瓶的内衬承载能力和纤维层利用率比自紧前分别提高了37.63%、33.22%;爆破压力下自紧压力不影响气瓶内衬和纤维层应力大小。该研究成果能大幅提高玄武岩复合材料气瓶的承载能力,有助于天然气汽车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COD概念推广到普遍情况,称之为广义裂纹尖端位移,用“CD”表示。COD只是其中一种特例一张开型(Ⅰ型)。对于Ⅱ型、Ⅲ型,文中分别用“CSD”、“CTD”表示。在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复合型断裂情况(如斜裂纹),各型裂纹尖端位移对断裂均有影响,文中用裂纹尖端当量位移“CED”来表示其综合影响。对不同复合情况,文中给出有关表达式,其计算值与国内十台容器的实测结果相符。文中还给出了将“CD”理论推广到小范围屈服情况下计算疲劳寿命表达式和高应变区计算疲劳寿命表达式,其计算值与十几台容器内压疲劳试验的实测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化工、轻工等部门大量地使用各种形式的卧式容器,用来贮存、盛装或计量各种液体物料。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测定这些容器中物料的贮存量,均需测得液位,求得体积,现以“液位—体积”函数V=F(a)来表示“液位—体积”间的关系(如表1)。由于卧式容器中物料的液位和体积并非成线性关系,函数V=F(a)的表达式较为复杂,随着近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只要寻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针对高压容器人孔内压自紧密封在低压时介质泄漏的原因及人孔内密封结构的改进进行了探讨,实现了高压容器在全工作压力范围内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