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数学应用题一直是高考热点题型之一.如1997年的“运输成本”问题,1998年的“污水沉淀箱”问题,1999年的“减薄率”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并不是中  相似文献   

2.
高考数学应用题得分率低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应用题自 1979年、1980年、1981年高考中出现后 ,间隔了 10年 ,于 1993年复兴 ,成为近年来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 .如 1993年的“最低造价”问题、1995年的“渔政补贴”问题、1996年的“增长率”问题、1997年的“运输成本”问题、1998年“污水沉淀箱”问题 ,直至19 99年的“减薄率”问题等 ,解决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并不是中学教学中特别高深的理论 ,然而其得分率每年几乎不到 15 % .为此 ,许多中学师生心有余悸、坐卧不宁 .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排除广大师生的心理负面影响 ,以积极的姿态 ,迎接数学应用题的挑战 .一、…  相似文献   

3.
2001年数学课标修订中将“应用题”改为了“解决问题”,到2011年又将“解决问题”改为了“问题解决”,这意味着由“去解决一个问题”转移到“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教育关注点的变化,后者更加关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世纪、年代的起始之年应为“0”年还是“1”年,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一派学者主张0年,另一派学者主张1年.本文认为应该始于0年,还进一步指出,关于“零”,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数学意义,但“零”还有语文意义.学术界关于“世纪”、“年代”起始时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用“零”的数学意义还是语文意义看待这个问题分不开.否认“零年”是“世纪”、“年代”的起始时间,是以“零”的数学意义看待“零年”的.事实上,“零年”用的是“零”的语文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疆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2009年“7·5事件”至今的新疆,西方媒体报道的基本框架是“新疆问题”.以“新疆问题”标签新疆形象,广泛影响了国际社会受众.建构首先要解构,解读国际新闻流中的“新疆问题”,分析当代中国新疆形象建构的现实背景,是新疆对外传播的基点.  相似文献   

6.
“拨乱反正”、“反封建”是1979年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这主要得益于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该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反右”运动和“文革”期间制造的大量冤假错案得到“改正”,“民主”、“科学”、“法治”等“五四”话语被重新提起.文学艺术创作得此风气之先,走出“冬眠”状态,开始步入了复兴之路.“五四”新文学传统得到了有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汉语拼音“三拼连读”教法是1972年以来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种教法.这种教法汲取了过去注音字母拼音教学的经验,研究了1958年至1963年汉语拼音教学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1963年开始普遍采用的“声介合母”教法的优缺点,并在这些基础上加以发展.1972年10月,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字改革办公室拼音组在《关于小学拼音教学的一些问题》中指出:“三拼连读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容易的拼音方法,可以提倡.”1973年以后,有些省市进行“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的试验并逐步推广;有些省市继续采用“三拼连读”教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汉语拼音广播讲坐也采用“三拼连读”教法.“三拼连读”教法和“基本式教学”,是近几年来汉语拼音教学的两种主要的教法.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至今,已实施数年.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漏洞与问题.针对“超市的手撕袋用量增多”“农贸市场成限塑盲区”“有偿使用塑料袋引起消费者不满”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从政府、超市以及农贸市场三个层面运用“激励政策”“创新制度”“小妙招”等方式,从多个角度给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解析法”与“几何法”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数学方法,也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文章结合2023年高考天津卷第18题对“解析法”与“几何法”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解方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举几例说明它的特殊应用。 1.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年号”问题 解一些与“年号”有关的数学问题,灵活性大,技巧性也强,有些“年号”问题可用根与系数关系巧解。  相似文献   

12.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作为数学学科,教学中应该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给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获得数学知识,又学得生动活泼;如果只注意艺术性,看起来学得很有趣,但经不起科学的推敲,那将会误导学生.贵刊2004年第4期刊登《从分马“术”得到的启示》一文中,分别举了“分马群问题”及“借桃之术趣析”等“借术”解法,给人们带来“柳暗花明”的感觉.但笔者认为,原文中“分马群问题”及“借桃之术趣析”的分析是不合乎科学性的.因此,本文将对上述两问题进行剖析.1“分马群问题”原文“分马群问题”(简述):即“把11匹马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得一半,老二得四…  相似文献   

13.
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生子女作为近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始于本世纪初.当时在德国和欧洲通过“限制产儿”,把子女数量控制在一至两名.目的是为能对这些少数的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实现优生优育.从本世纪初至今,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独生子女的占有率都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不仅在总人口上占世界各国之首,所拥有的独生子女数也居世界之首.如此众多的独生子女的出现,当然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美国的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在1898年发表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The ony child ina famlly)的论文中,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其后,围绕着独生子女究竟是“问题儿童”还是“非问题儿童”的问题,即独生子女是否存在着“特异性”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经过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了独生子女是“非问题儿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界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教育研究》1986年十二期发表的“简论教育本质和职能”(以下省称“简论”),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自主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引导学生“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使每个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刻不容缓的课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从1992年起,在数学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探索“发展性”的问题.初步成果《素质教育尝试》于1997年获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中师工作委员会第三届论文评选二等奖.又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总结出了“自主发展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从模式的理论依据、目标、基本思想与策略、基本模式、初步成果五个方面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基于“问题解决”的开放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基于一堂高二章节复习课,探讨教学中如何利用“问题解决”教学思想落实《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的“四基”“四能”及渗透“大概念”“大单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一九七三年)春季起,在国立大学里新设了环境问题、大学教育开放问题和行动科学情报分析问题三个领域的科研机构.对于国立横滨大学的“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的“大学教育开放中心”、玉大学的“行动科学情报分析中心”,文部省认为它“标志着大学的新动向.是前所未有的研究设施”,  相似文献   

18.
在“新政”的研究中,“新政”的分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新政”终极时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研究这一问题对“新政”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终极时间”的看法,国内外学者、专家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学者巴塞尔·劳赫、拉尔夫·德·贝茨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明确指出:“新政”的终极应在1938年.阿瑟·林克、威廉·卡顿在他们的著作中则提出“到了1939年,他(罗斯福·富兰克林·德兰)开始放弃国内进一步改革以换取国会对他的外交政策支持,‘新政’结束了.”还有《America Past and present》这本书提到:1936年后第二年“新政”就结束了,即1938年.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学案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 ,从 2 0 0 0年春开始在高一两个班物理课上进行“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 ,并于 2 0 0 0年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物理课全部实施“学案教学”.“学案教学”把改革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以下是我们在实施“学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何为“学案教学”“学案教学”不仅是教法改革 ,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 .“学案”是学生如何学的剧本 ,突出的是“学”.“学案教学”就是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通过看书 ,做“自学检测”,了解和初步掌握一节课中的基本内容 ,并思考“问题讨论”中的问题 ,对课本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挖掘 ,在课堂上主要进行“问题讨论”.学生经过课前的准备 ,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讨论 ,老师进行适当的诱导和指导 ,然后经过“思维训练”,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案教学”与过去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 ,而不是老师 ,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学生需要自己学习 ,自己思考 ,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有时还要自己动手做实验 ,课堂变成了学生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学建模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 0年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都把目光投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并且采取了许多重大行动 ,其中最具有战略性的行动是“联系实际和加强应用” .例如 ,1 980年 ,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TCM)就提出了“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口号 .[1] 1 971年 ,日本提出了数学“开放题”的概念 .[2 ] 我国在 1 992年的数学教学大纲关于数学能力的提法由“三大能力”改为“四大能力” ,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的一切均表明“应用与建模”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数学建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