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温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远志  丁静  杨晓西 《现代化工》2005,25(12):15-19
对中温相变蓄热材料(PCM)的定义范畴、应用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中温PCM主要针对90~550℃的热动力环境,在太阳能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移动蓄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拓展中温PCM的应用场合,规范长期稳定性的表征与测试手段,重视与换热器开发以及应用领域的整合,并提出硝酸盐熔融盐混和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温PCM研发和培育的重点产品对象。  相似文献   

2.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研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贵银  李辉 《现代化工》2003,23(12):30-31
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该蓄热材料是由两种相变材料(硬脂酸和石蜡油)组成,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其复合在固态支撑材料中,通过实验分析了所研制的蓄热材料的相变点、相变热、热稳定性及微相结构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蓄热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混合烧结法与熔融浸渍法是目前复合蓄热材料的两种基本制备方法,自发浸渍法是无机盐/多孔基体复合蓄热材料较佳的制备工艺。结合自发浸渍工艺原理的分析,对蜂窝陶瓷、添加造孔剂制备的多孔陶瓷与纤维多孔陶瓷在孔隙率、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纤维多孔陶瓷凶其高孔隙率(可达95%以上)、优良的连通孔结构及特殊的断裂力学性能,可用作复合蓄热材料基体。纤维多孔陶瓷用于复合蓄热材料基体可有效地解决普通多孔基体中相变材料含量低、熔融物易溢出及抗热震稳定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蓄热及多孔陶瓷蓄热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蓄热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蓄热储能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其孔隙,性能,材料的设计与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地分析了各类蓄热材料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各类潜热型蓄热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对现在比较热门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潜热型蓄热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型陶瓷换热器用蓄热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爱菊  张仁元  王毅 《耐火材料》2004,38(3):208-210
综述了陶瓷换热器用蓄热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从材质和形状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蓄热体对陶瓷换热器的热工性能、使用寿命和烟气余热回收率的影响 ,并给出选择合适蓄热体的一些建议 ;同时 ,总结了现有蓄热体的一些性能参数 ,为陶瓷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物理、热工数据  相似文献   

7.
对蓄热材料中的纳米制备技术进行了概括、分类和探讨,并对纳米复合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无机相变材料的纳米化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由熔融盐与石墨制备了建筑节能用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并以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石墨为添加剂,可显著提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传热效率;石墨可强化相变蓄热材料导热性能,但由于膨胀石墨与相变蓄热材料以物理形式充分混合,所以膨胀石墨对于材料相变温度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小,对此在材料制备时,需充分考虑材料相变温度与导热...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Al粉、Al-12Si、Al-20Si合金粉为相变介质,粉煤灰为基体材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在空气、真空两种烧结氛围下制备金属/陶瓷基高温定形复合相变材料,探讨相变介质中硅铝相对含量及烧结氛围对材料蓄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用三种金属粉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时,Al的氧化难以避免,致使Si的相对含量均超过共晶点组成,凝固时其状态点始终处于共晶相+Si相的两相区,未被氧化的Al都转变成为Al-Si共晶相。空气中烧结有利于Al形成致密氧化膜从而阻止其进一步反应,材料的密度、相变潜热都比真空中烧结高。三种复合相变材料中,由Al粉制备的热稳定性最差,由Al-12Si合金粉制备的相变潜热、保留率最高,热稳定性及蓄热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铝铵相变蓄热材料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兰  章学来 《化学工程》2007,35(10):46-48,56
通过对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的实验研究,寻找减小其过冷度,改善其储热性能的方法。按照溶液配制法,在熔融的硫酸铝铵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有效添加剂及去离子水,记录蓄热体系放热时的温度变化,反复调节添加剂的质量比,达到最佳配置。结果表明,硫酸铝铵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8%的氟化钙、0.4%的碳、6%的去离子水能够较好地抑制过冷,保证放热速率。重复性实验验证,该材料是低温范围内具有较高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大、放热性能稳定、重复性良好的蓄热材料,可以应用于电蓄热、回收城市废热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SiO2陶瓷基体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主要是由SiO2陶瓷基体和Na2SO4相变材料组成。通过实验探讨基体材料的粒度、成型压力、烧成温度对结果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所制备的样品的融解热,采用热重分析仪(TG)表征样品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相变储能材料在温室大棚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生年  蒋自鹏 《硅酸盐通报》2015,34(7):1933-1940
采用相变储热材料(PCMs)潜热储蓄技术是最有效热能贮存方式之一,将其应用于温室节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低温相变储热材料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条件及类型,国内外低温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温室储热材料的性能与存在问题,展望了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对相变储能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相变材料的研究,指出如何解决军用和民用领域中需要控制温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硬脂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全球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受人们的重视。充分利用相变潜热蓄能成为科研领域伯热点。本文介绍一种用溶胶-凝胶法制轩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并对实验制备的新材料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T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是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的复合纳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工业废热,余热回收及民用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相变储热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变储热材料的换热系数与放热效率研究对太阳能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变换铝管管径、循环风速以及空气温度,计算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换热系数及放热效率。结果表明:铝管管径不变,循环风速小于3m/s时,空气温度对换热系数影响很小,差值在1W/(m2·℃)左右;换热系数、放热效率都随风速的增大而有所提高,放热效率最大可达95.3%;随着管径增大,换热系数逐渐减少,放热效率却逐渐增大;适合石蜡/纳米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最佳条件为管径30mm、循环风速3m/s以及空气温度90℃。  相似文献   

16.
陶瓷蓄热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蓄热体作为陶瓷蓄热技术中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决定了余热回收体系的整体性能。着重对蜂窝陶瓷蓄热体在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新型的潜热型复合相变蓄热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三元复合石蜡作为相变原材料,玻化微珠作为吸附载体,EVA乳液和苯丙乳液作为封装材料,根据石蜡渗漏率测试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制备出相变储能砂浆.结果表明:根据温度-时间曲线和DSC分析确定复合石蜡最佳配比为3#石蜡∶C14∶固体石蜡=1∶2∶7.玻化微珠真空吸附30 min石蜡量达到502.2%.选择苯丙乳液作为封装材料,可有效解决石蜡渗漏问题,石蜡/玻化微珠定型相变材料经恒温加热30 min最小渗漏率仅为4.42%.所制备的石蜡/玻化微珠相变储能砂浆相变温度区间为22~26q℃,抗压强度为5.35 MPa,导热系数为0.3372W/m·K,比热容约为普通砂浆的2倍,能够显著提高砂浆的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8.
超轻质材料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等性能,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纤维素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等.纳米纤维素特殊的物性及其模板效应,以纳米纤维素为软模板,自组装制备纳米纤维素复合相变储能气凝胶.探讨了纳米纤维素复合相变储能气凝胶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9.
节能型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季冬 《广东化工》2009,36(3):79-81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建筑节能、储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理论基础和相变储能材料在建材中的应用,并对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三种复合技术,即浸泡法、掺加能量微球法和直接混合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最后指出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