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采种阶段的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对单胚采种甜菜喷施120mg/kg的硼砂溶液,可以在采种阶段增收304.76元/667m~2,母根阶段增收196.2元/667m~2,喷硼是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喷硼对单胚采种甜菜增产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高密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调查农户种植采种甜菜各环节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对山东地区单胚采种甜菜喷硼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喷硼使单胚采种甜菜的种子产量平均增加了6.77kg/667m2(增4.95%),生产成本上升17.33元/667m2,净收益提高90.99元/667m2。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所属农场,种植甜菜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高,适宜推广遗传单粒型品种。目前,甜菜采种普遍采用南方露地越冬法,但遗传单粒种在南方露地越冬采种的结果,种子单产只有60~80kg,种球千粒重在8g左右,种子发芽势弱,发芽率仅在40%左右,种子加工成品率在7%左右。为了改善甜菜采种条件,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种子公司经多方面考证,将遗传单粒型品种采种区改在山东省济南地区黄河以北的齐河县,采用母根浅窖贮藏法繁殖遗传单粒型品种,获得了平均亩产150kg,为露  相似文献   

4.
不同收获期对露地越冬采种甜菜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滕州市露地越冬采种甜菜适宜收获期为6月28日~7月5日,在此期间甜菜种子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明显提高,比早收和晚收的增产44.4%~64.7%,发芽率提高12.6%~31.3%,经济效益提高44.3%~74.0%。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物全息律,进行了甜菜的全息定域选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采种株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采收的种子,其千粒重分别为26.4g、28.5g和31.2g,发芽率分别为93.1%、95.6%和98.3%.将这三个不同部位的种子种植收获后,甜菜块根产量分别为43520.5、43983.5、49539.5 kg/hm2,含糖率分别为12.60%、12.89%和13.22%,产糖量分别为5580.1、5665.0、6520.6 kg/hm2.甜菜生长表现的这些规律,都是由甜菜的生物全息律所决定的,即甜菜全株遗传势的大小分布顺序为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6.
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已取得可喜成效。给甜菜良种繁育工作,创出了新路子,迈进新阶段。为我国甜菜种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露地越冬采种是采种甜莱的必然趋势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发展迅速。北方各省相继在南方设立采种基地,大力发展南繁甜菜种子。南繁种子,系指北方的甜菜原种或超级原种拿到南方,即北纬33°~35°东经109°~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甜菜种子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磨光和浸种。为探究磨光量、GA3浓度、浸种时间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了5个磨光量、5个GA3浓度、3个浸种时间,对甜菜种子进行引发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00 mg/L GA3浸种8 h,大(B)、中(M)种子的发芽势较其0 mg/L GA3处理分别提高6.59%、10.04%,发芽率分别提高6.19%、9.56%;GA3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时,B、M种子平均发芽时间较低,GA3可加速种子萌发;100 mg/L GA3浸种8 h,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比其0 h处理提高10.48%、5.51%、88.12%,其发芽率显著高于16 h处理(P<0.05)。GA3浓度和种子磨光、浸种时间和种子磨光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因素交互显著影响种子主要萌发指标。【结论】100 mg/L GA3浸种8 h,对较大粒径...  相似文献   

8.
高效配方稀土硼肥对采种甜菜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湖西农场为采种甜菜种植老区, 为进一步提高种子产质量,进行了高效配方稀土硼肥用于采种甜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稀土微肥处理的种株越冬成活率、千粒重分别较对照提高1 .8 ~2 个百分点、1.8 ~2 .2g;种子产量与发芽率处理与对照比分别提高18 .7 % ~20.6 % 、7 .8 ~8 .2 个百分点。使用方法以拌种加始花期叶喷为好  相似文献   

9.
种性纯、品质优、产量高是制种甜菜的生产目标。我场1983年试搞甜菜采种,1990年面积达4380亩,单产由109.6kg提高到245.4kg(年递增17.4%),到1988~1989年一级种子基本上达到100%。实践表明,采种甜菜产质量与栽培技术措施及收获阶段的管理关系密切。栽培技术是提高采种甜菜产质量基础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资源,且在越冬前培育成壮秧,形成一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河西走廊冷凉山区甜菜种子产量4500~5500kg/hm2,发芽率85%左右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从选地施肥、适时栽植、合理密植、提高覆膜质量、打主薹、适时灌溉、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甜菜繁育技术和丰产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朱迎春 《杂粮作物》2002,22(6):361-361
加强玉米制种田管理,提高种子质量,应抓好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而实施制种措施的具体操作者是农户,检验应从增强制种户的质量意识,提高技术素质,从鼓励和激发农户生产优质合格种子的积极性、自觉性等基础工作抓起。1 田间检验田间检验项目很多,贯穿种子生产全生育期,在保证隔离距离的条件下,重点应进行制种田去杂、母本花期去雄质量的检验,检验队伍应由公司的繁育员、检验员和主管检验的领导共同组成。检验时间应采取定期抽查和每日普查相结合。1 1 检验标准 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和国家标准,杂株率、母本散粉株率绝不…  相似文献   

13.
种衣剂在采种甜菜育苗时期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种甜菜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在山东高密地区利用两种种衣剂,对采种甜菜在育苗时期进行保苗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种甜菜育苗期使用种衣剂包衣保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特别是含有杀虫剂的种衣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2013~2015年,以马齿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郑58×昌7-2)、辽单565(中106×辽3162)和硬粒型玉米杂交种先玉335(Ph6wc×Ph4cv)为试材,在辽宁地区进行杂交制种。在授粉后35 d后每隔3 d不同收获期采集果穗,对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种子子粒水分、百粒重、标准发芽率、人工加速老化、冷发芽及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研究,评价种子活力。结果表明,在辽宁地区制种,辽单565在授粉后44~53 d收获的种子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郑单958在授粉后47~56 d收获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先玉335在授粉后44~56 d收获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比目前生产收获期提前10 d左右收获,可有效回避天气灾害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发展概况公元 1世纪 ,在罗马Pling首先提出种子处理技术 ,用酒和柏树叶混合防虫 ,但公认的是MathieuTillet为第一个成功者。他于 175 0年用盐和石灰处理被污染的种子 ,降低了小麦腥黑穗病感染。 186 6年Blessing提出用面糊处理棉花种子以方便播种。众所周知 ,种子入土及萌动过程中有可能遭到病害、虫害、水涝、干旱、冷害等逆境的侵袭而延缓萌发 ,甚至不能出苗。为解决这些生产问题 ,种子处理技术迅速发展 ,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薄膜包衣(FilmCoating)和丸化 (Pelletin…  相似文献   

16.
选择毕节地区主推品种威芋3号微型薯开展不同粒级对一级原种繁殖的影响试验,设每粒≤5、6~10、11~20、21~30、31~40 g 5个处理粒级。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品种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晚疫病危害程度与原原种粒级存在一定关系,当原原种粒级每粒≤5 g时,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当原原种粒级在每粒6 g以上时,晚疫病发生情况接近;粒级为每粒21 g以上的原原种繁殖一级原种产量较高,生产上调进原原种时建议选择大粒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17.
臂形草属牧草种子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L25(5^6)正交表,进行了提高臂形草牧草种子产量的试验研究。以臂形草品种、施尿素、抽穗期施硼砂,初花期施硼砂为影响因子,各因子5个水平,作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2a试验,杂交臂形草种子产量最高。第1年为868.6kg/hm,第2年为303.1kg/hm,第1年氮肥不同处理水平间的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第2年种子产量随着尿素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抽穗期施硼砂不论在第1年,还是在第2年均可提高种子产量。抽穗期喷施质量分数1.0%硼砂,产量最高第1年为385.3kg/hm,第2年为208.1kg/hm。初花期施硼砂对种子产量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是红麻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红麻种子市场现状,各地结合科研部门,加快了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子质量,树立了自有的品牌.目前红麻种子市场已形成了中杂红系列、中红麻系列、红引135、湘红麻2号、粤丰1号、粤74-3,福红2号等红麻种子品牌,使红麻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破了过去以青皮3号为主的格局.并就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 促进红麻种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是红麻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红麻种子市场现状,各地结合科研部门,加快了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子质量,树立了自有的品牌。目前红麻种子市场已形成了中杂红系列、中红麻系列、红引135、湘红麻2号、粤丰1号、粤74—3,福红2号等红麻种子品牌,使红麻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破了过去以青皮3号为主的格局。并就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对微胚乳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胚乳玉米种衣剂及国外先进的适乐时种衣剂对微胚乳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胚乳玉米种衣剂对微胚乳玉米种子的室内发芽和田间出苗都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适乐时种衣剂对微胚乳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