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录锋 《煤矿机械》2012,33(11):154-155
介绍了一种针对瓦斯监测工作的需求,用物联网技术的煤矿井下瓦斯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该网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于维护和组网的特点。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Zigbee通讯模块。通过系统中的控制中心对整个煤矿井下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3,(12):251-254
为了能够有效地监控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煤矿井下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深入地研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监测系统。分析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物联网监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算法设计;最后,进行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自然灾害多,严重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型煤矿企业先后建立起了涵盖井下及地面主要生产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随着摄像头的逐渐增多,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敷设复杂,接入难度大,功能单一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以成庄煤矿近期建立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例,对数字化监控系统在煤矿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崔奎勇 《煤炭技术》2012,31(9):31-33
介绍了PLC控制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并结合PLC控制视频监控系统在煤矿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概括的分析了PLC控制视频监控系统在煤矿以太网服务器中的设计实现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视频监控系统在煤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监控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瘦身服务器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展望了煤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梁敬敬 《煤矿机械》2013,34(5):268-270
为了实现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的全面覆盖,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的矿井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井下视察人员安全帽上的摄像机采集到的画面实时的经无线AP和与其相连的有线网络传输至井上监控中心,同时地面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与井下人员直接通话,根据接收到的图像画面制定合理的决策并执行。通过本系统的使用,解决了井下视频监控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提高了煤矿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搭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硬件平台以及嵌入式Web服务器Go Ahead技术的实现。该设计构建了以ARM和DSP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同时采用能够满足多种微处理器的以太网控制器AX88796作为核心芯片,通过工业以太网与井下电力监控系统通信,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8.
李林昌 《现代矿业》2020,36(3):174-175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作为井下各类用电设备工作的动力源,其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井下综采作业的安全。随着各类自动化设备、监控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井下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电网的冲击效应也越加明显,给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隐患。为了有效提升矿井供电系统的供电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井下供电网络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该监控系统以工业以太网为基本架构,将监控、调节、通信等进行统一控制,实现在地面监控中心即可完成对整个矿山电网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调整,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监控的有效性和工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李林昌 《现代矿业》2020,36(7):185-186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作为井下各类用电设备工作的动力源,其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井下综采作业的安全。随着各类自动化设备、监控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井下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电网的冲击效应也越加明显,给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隐患。为了有效提升矿井供电系统的供电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井下供电网络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该监控系统以工业以太网为基本架构,将监控、调节、通信等进行统一控制,实现在地面监控中心即可完成对整个矿山电网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调整,极大提升了电网监控的有效性和工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嵌入式的矿井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结合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系统的管理需要,矿井监测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及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通过Web嵌入式设备对矿井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则是最切实可行的选择,它是煤矿作业现场实现网络控制的必然。基于Web的嵌入式技术改变了煤矿以往的监控系统体系结构,满足了煤矿现代化监控系统的可扩展性、分布式等要求。文中提出了基于Web嵌入式的矿井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平台与集中控制网络;研发了基于CAN总线的矿用带式输送机通信、保护系统与基于PLC的分布式矿用带式输送机远程监视、控制系统;实现带式输送机运行中的堆煤、跑偏、撕裂、超温、超速、烟雾、急停和断带等多种保护。系统可作为矿山带式输送机物联网逻辑子系统,无缝接入矿山物联网总网。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并建立了基于Web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对全矿的人员、物资、设备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和管理,具有智能告警、多媒体报警、查询、确认、数据采集、硬盘录像等功能,监控监视SCADA系统设备,远程监控矿井环境参数,人员定位和管理,实现了地面监控中心对井下电设备的遥测、遥控、遥调。  相似文献   

13.
冯鹏辉  武利生 《煤矿机械》2020,41(3):190-193
针对煤矿物联网状态监测系统存在网络延迟、煤矿设备状态数据缺少真实性和时效性导致预警不及时的问题,运用多项式拟合和牛顿插值算法建立了延迟补偿预警算法,同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煤矿井下状态监测系统结构,开发了嵌入式设备端和Web端人机交互界面。实验结果表明,经算法处理后Web端得到的温湿度拟合曲线更接近于实际的温湿度曲线,手机APP端平均预警时间提前0.8 s。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矿山信息管理系统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了数字矿山信息管理APP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安全指标实时监测、人员分布智能查询以及对特殊工作面进行视频监控等功能,可实时监控矿井生产状态并通过4G高速网络呈现在APP界面上,可为井下险情排除及人员救护提供可靠依据。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以及安全监测、人员分布、视频监控等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流程与实现逻辑,并将该系统应用于河南平顶山某煤矿,进行了长达8 d的性能测试和89 d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设计可满足矿山生产需求,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发展,提出了煤矿物联网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分层设计理念,给出了包含感知层、通信传输层、信息服务层和应用层4层结构的煤矿物联网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架构,介绍了每层结构的功能和组成。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构建煤矿物联网一体化信息平台所涉及的现场感知与自组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与服务、防爆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永力 《煤炭技术》2013,32(4):166-168
针对煤矿系统环境复杂及其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3G技术的无线煤矿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利用监控终端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图像及报警信号通过3G无线网络接入Internet,实现了远程监控中心对煤矿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7.
徐永刚  陈彬 《煤矿机械》2021,42(1):164-167
实时智能化监控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针对煤矿井下监控视频处理实时性差、数据挖掘率低等问题,基于Spark、Kafka、HDFS等分布式框架设计并搭建了一个视频分布式实时处理平台,提出了一种多节点加权融合算法,改进了帧间相关视频的处理方式,加入关联分析模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在帧间相关和帧间无关的视频处理中均具有良好的实时处理能力,提高了煤矿视频监控的实时监测能力,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Linux系统具有性能好、稳定等特点,在各个行业的重要部门都有所使用。将Linux平台引入到矿井远程监控系统中,从多进程编程和进程通信两个角度实现了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的远程矿井监控系统的开发,提高了煤矿企业现代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矿山物联网现状,深入分析了感知矿山无线实时定位和自定义UDP通信协议关键技术,设计了感知矿山GIS监控系统的4层结构、网络部署,基于.NET平台开发了井下人员和设施的实时定位功能,实现了矿产资源采掘跟踪、越层越界非法开采监控等矿山地下资源全过程远程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技术在煤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将各种传感设备的信息进行交互,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互间的通信和协同作业,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煤矿行业,对井下的人、机、环境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快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事故灾害的预测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