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情况.方法对近3年来血清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87%,其他感染占17%.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多样,年龄偏小,阿奇霉素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肺外并发症的表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对照1组,选取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2组。同时空腹抽取各组受试者静脉血3ml,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观察组进行药敏试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6岁发病最多,占44.00%,中度咳嗽占61.00%。患儿平均体温为(39.4±3.4)℃,发热时间平均(8.3±1.6)d。X线摄片可发现左侧肺部出现阴影者42.00%,右侧肺部出现阴影者31.00%,双侧肺部出现阴影者27.00%。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81.21±16.35)、(28.21±7.24)、(32.96±1.7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1组[(52.62±12.87)、(8.23±2.69)、(10.35±3.65)μmol/L]及对照2组[(33.26±14.21)、(6.58±1.63)、(2.32±1.42)μmol/L],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共分离出肺炎支原体致病菌270株,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较敏感,而对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四环素、新霉素、复方磺胺、青霉素G、氨苄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性器官损害。IL-6、IL-17、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可能是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对患儿病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机体中的水平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另选取同期于院内进行体检的80例正常儿童,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CD8+百分比均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CD3+、CD4+百分比,CD4+/CD8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Mp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完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防治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基于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SCH)开展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筛选2018-2021年在SCH住院的<16岁CAP病例,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史、临床表现等信息,通过医院检验信息系统查询研究对象的病原检测结果,比较Mp、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比较Mp混合其他病原感染对病情严重性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混合其他病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8 274名CAP住院病例,其中Mp阳性2 184例(26.4%);Mp检出率女童高于男童(P<0.001),随月龄增加而升高(P<0.001),夏秋季高于冬春季(P<0.001)。喘息、气促、喘鸣音及肺部呈片状阴影的发生率,以及发热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在Mp、细菌和病毒感染病例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月龄Mp混合感染病例出现喘息症状及痰鸣音和喘鸣音的比例高于单纯感染病例,≥60月龄混合感染病例较Mp单纯感染更易出现气促症状(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童(aOR=1.38,95%CI:1.15~1.67)、<6月龄(aOR=3.30,95%CI:2.25~4.89)、6~月龄(aOR=3.44,95%CI:2.63~4.51)、24~月龄(aOR=2.50,95%CI:1.90~3.30)、48~71月龄(aOR=1.77,95%CI:1.32~2.37)和3个月内呼吸系统感染史(aOR=1.28,95%CI:1.06~1.55)为Mp混合其他病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Mp是导致儿童CAP住院的主要病原体,单纯Mp感染病例较细菌、病毒感染病例发热天数更长;Mp常与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男童、<72月龄和3个月内呼吸系统感染史是Mp混合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黎念  何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44-374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支原体 ( MP)肺炎在婴幼儿中患病率较高 ,且病情严重 〔1~ 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1997年 7月~ 1998年 3月共收治儿童肺炎 2 78例 ,并用酶联吸附试验对 MP Ig G和Ig M作了检测 ,现就有关 MP与儿童肺炎的关系 ,MP感染与患儿年龄、性别的关系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住院肺炎患儿 2 78例 ,其中男童 16 9例 ,女童 10 9例 ;1岁以内 87例 ,占 30 % ;新生儿 2 1例 ,占 8% ;1~3岁 74例 ,占 2 7% ;3~ 6岁 6 8例 ,占 2 4% ;6~ 11岁 49例 ,占 18%。于入院后抽静脉血分离血清 ,置 - 2 0℃冰箱待检。1.2  MP…  相似文献   

8.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进行血清IgE水平测定,并对非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伴有喘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50例检测血中IgE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儿童和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IgE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其血清IgE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恢复期血清Ig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及非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血清IgE水平升高,且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39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山市儿童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发病情况特征 ,进一步提高对Mp肺炎的临床特点、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为预防和诊疗儿童MP肺炎提供参考。 方法 对 2 0 0 3年 1~ 12月该院儿科住院收治的 3 99例MP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儿童MP肺炎多集中发病在冬春季 (占 5 4.9% ) ,以 1~ 3岁为高发年龄组 ( χ2 =2 5 .97,P <0 .0 1) ,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 ,肺部体症主要有湿性罗音、呼吸音增粗及哮鸣音。并有累及心、肝及肠道等肺外器官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确诊 ,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 ,痊愈率达 83 .2 %。 结论 春冬季儿童MP肺炎发病较多 ,1~ 3岁为高危组 ;该症临床表现不典型 ,肺外并发症以心、肝及肠道多见 ;MP -IgM是简便、快捷的诊断 ,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陈建萍  杨波  李恒涛  高昆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73-4375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喘息性疾病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Mp-Ab阳性有症状患儿6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等抗炎药物干预治疗。同时设Mp-Ab阴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为期18个月随访观察。[结果]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喘息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并延长患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天数与夜间咳嗽天数、降低PEF值;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早期进行抗炎干预治疗,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其差别经检验有统计学的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5、0.005、0.005。[结论]MP感染患儿有较高的喘息发生率,对其引起的气道过敏性炎症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可以减少儿童喘息发生的次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出2018年10月-2019年9月于在我院进行诊治处理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水平。结果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后可知,两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而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对血常规指标进行监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1],MP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尚可使肺外脏器受累。现将我院2004年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4年住院的血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202例(男92例、女110例),其中婴幼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到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小儿支气管哮喘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检测,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以及阴性率,研究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CT、hs-CRP、WBC、EOS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15-15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5.0%(P<0.05)。实验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是引发哮喘和使哮喘加重的诱因之一。本文对哮喘发作期儿童的CP、M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林瑞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611-1612
目的 研究探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作用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35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对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 对356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共检出阳性患儿139例,检测阳性率为39.04%;其中男性患儿的阳性检测率为32.14%,女性患儿的阳性检测率为45.21%,女性患儿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男性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6岁以上患儿的阳性检测率最高,1岁以下的患儿阳性检测率最低.结论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比较高.在患病早期对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能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型和白细胞介素(IL)-17在肺炎支原体(MP)急性感染儿童体内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纳入MPP组,平均年龄为(9.3±2.5)岁.将其进一步按照感染症状分为MPP亚组1(普通肺炎症状,n=18)和MPP亚组2(肺炎合并肺外症状,n=14);选择同期于该院门诊行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n=2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MPP组与对照组、MPP亚组1与MPP亚组2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7水平.结果 ①MPP亚组1与MPP亚组2的外周血Th17频率均高于对照组[(2.05±0.65)% vs.(1.21±0.36)%,(2.98±0.72)%vs.(1.21±0.36)%;P<0.01];MPP亚组2外周血Th17频率均高于MPP亚组1[(2.98±0.72)%vs.(2.05±0.65)%,P<0.01].②MPP亚组1与MPP亚组2血清IL 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1.62±5.37) pg/mL vs.(6.45±1.62) pg/mL,(17.34±7.45)pg/mL vs.(6.45±1.62)pg/mL;P<0.01];MPP亚组2血清IL-17水平高于MPP亚组1[(11.62±5.37) pg/mLvs.(17.34±7.45)pg/mL; P<0.01].结论 MP感染患儿体内Th17频率明显改变,且伴炎症性细胞因子IL-17水平升高,Th17频率异常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687-1688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PCT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改善症状体征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临床和肺部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3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和X线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47岁多见,血沉、CRP和转氨酶增高;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明显,以小叶性肺炎改变为主,伴肺门影增浓,少数可有大叶性肺炎表现。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典型,X线影像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可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IgM及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58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就诊后均完成肺炎支原体IgM和血常规检测,比较肺炎支原体IgM检测阳性患儿的性别、年龄分布,根据患儿最终结果明确感染类型,比较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病毒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IgM及WBC的阳性率。结果 5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检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146例,阳性率为24.91%。146例阳性患儿中,男女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5岁患儿的阳性率显著高于0~2岁、>5岁患儿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病毒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患儿的WBC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的WBC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致病菌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IgM和WBC检测阳性率不同,临床中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IgM、WBC能快速初步鉴别呼吸道感染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