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97例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是否滥用抗菌药物、是否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有无肝肾功能综合征,是否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60岁、滥用抗菌药物者、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有肝肾功能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率较高.结论:年龄≥60岁、滥用抗菌药物、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有肝肾功能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是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消毒管理制度、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使用抗生素等,以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97例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是否滥用抗菌药物、是否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有无肝肾功能综合征,是否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60岁、滥用抗菌药物者、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有肝肾功能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率较高。结论:年龄≥60岁、滥用抗菌药物、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有肝肾功能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是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消毒管理制度、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使用抗生素等,以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64例重症肝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4.86%,其中以腹腔和呼吸系统感染较为多见,且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感染病例(P<0.05);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及侵袭性操作和治疗等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袭性操作和检查等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应加强护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医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相关医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感染率60.53%,高于女性31.82%;年龄60的感染率70.73%,高于年龄≤60的患者36.84%,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重症肝炎患者的病情,对抑制感染的发生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细菌感染种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感染的发生率为81.5%,感染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免疫功能差有关,多见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与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加强监控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细菌感染种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感染的发生率为81.5%,感染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免疫功能差有关,多见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与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加强监控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孙琼  葛珺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19-12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内科入住的21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总结对急性重症脑卒中存在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210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56例,发生率为26.67%,与内源性因素(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外源性因素(侵入性检查、治疗、药物应用等)密切相关。56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预防和护理,3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8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8例患者病情加重合并其他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掌握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住院的22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26例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率28.7%.结论 中风型、长期卧床、高龄、气道侵入性操作以及原有基础疾病等因素是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环境治理、气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注重增加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等是防治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761例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并对重症肺结核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结核并发症MOF,病死率达53.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长期缺氧,低蛋白血症等与重症肺结核并发脏器功能衰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重症肺结核并发症器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是合并感染或其它疾病。结论:合并感染或其它疾病是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而低氧血症,高龄和低蛋白血症也在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谢然 《大家健康》2013,(16):177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8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00名患者有52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导致肝硬化和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248例收住我院的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记录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8例患者中,8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5.9%,恶化或死亡的医院感染率(17.5%)高于好转或痊愈组(11.6%)(P〈0.05)。并发医院感染的多少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腹腔感染占院内感染的首位,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的比例最高;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诊疗以及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等。结论: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一般都会发生病情恶化,预后差,医护人员应该努力找到发生感染的原因,尽最大努力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1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裴舣  李美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57-157,159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病因,预防低血糖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与患者低血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年龄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明显相关(P<0.01),而性别与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等并发症和年龄是诱导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根据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诱因,制定合理的护理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点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并发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情况.结果:该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感染的情况显著好转,P<0.05.且焦虑、抑郁评分也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护士在心理护理、并发感染的预见性护理,血浆反应的预防以及静脉留置针穿刺口感染的护理等方面努力,可以减少重型肝炎患者的并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多系统感染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多系统感染是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以发热、合并贫血、白细胞正常为主,白细胞减少等次之.结论 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年龄偏大,而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高以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道感染、多系统感染比例大,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颖 《中国当代医学》2006,5(13):122-123
重症肝炎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和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易招致感染。感染又可加重肝脏损害。因此,及早认识重症肝炎合并感染并积极治疗、加强护理,是成功抢救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本人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4年以来30例重症肝炎合并感染的情况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15-716
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临床转归情况。方法对我院感染内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治愈20例,好转16例,死亡14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肝肾综合征,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并发症,早确诊、早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降低相关危险因素,提高重症肝病及晚期肝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11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利用非条件Logsitic回归模型对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的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肝损害药物史、病前过度劳累、合并其它疾病及其它感染5个因素是重症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避免上述情况,是防止重症肝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71例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19.0进行分析;对2016年12月-2017年5月的226例住院患者干预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统计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分析提示年龄、病程、有相关合并症、心功能分级等是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上、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并发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上、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并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20.
思密达和乳果糖治疗重症肝炎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资料与方法 ①病例来源:25例重症肝炎并发内毒素血症患者均为1997年4月-2002年4月本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0~60岁;亚急性重症肝炎9例,慢性重症肝炎4例,并发肝性脑病2例,自发性腹膜炎2例,发热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