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经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栓塞治疗的58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中血栓栓塞和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结果 58例患者的58个动脉瘤全部行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术中2例(3.4%)发生血栓栓塞,1例(1.7%)动脉瘤破裂。术后即时造影显示46个动脉瘤(79.3%)完全栓塞,7个动脉瘤(12.1%)次全栓塞,5个动脉瘤(8.6%)不全栓塞。术后1例(1.7%)患者死亡,2例(3.4%)患者重残。32例患者术后0.5~2.0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分(死亡)6例(18.6%),2分(植物生存)0例(0%),3分(重度残疾)2例(6.3%),4分(中度残疾)3例(9.3%),5分(恢复良好)21例(65.8%)。结论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栓塞治疗老年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不宜应用球囊辅助或者支架辅助栓塞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颅内宽颈动脉瘤包括绝对宽颈和相对宽颈,前者指动脉瘤颈宽≥4mm,后者指动脉瘤颈体比〉1:2。随着辅助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球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覆膜支架覆盖瘤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成功病例在逐年增加。但是在颅内动脉远端(包括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前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尖等),  相似文献   

3.
宽颈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难度较高,在各种辅助技术应用前,常因弹簧圈难以在瘤腔内稳定成篮或易于突入载瘤动脉,导致无法栓塞治疗或栓塞治疗失败。一部分病例虽可通过成篮技术完成栓塞治疗,但致密栓塞率低[1]。本研究通过采用球囊、支架等辅助技术对宽颈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共39例(43个动脉瘤),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为29~78岁,平均(46±11)岁。其中采用球囊辅助技术30例(34个动脉…  相似文献   

4.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再塑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宽颈动脉瘤可选择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某些部位如颈内动脉眼段、海绵窦段、岩段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因手术困难,可选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与球囊联合技术治疗,称为“再塑形”技术。主要适用于宽颈、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和动脉瘤初次栓塞尚有残留的病例以及在某些部位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不能相区别时。由于这项技术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操作者须经过特别严格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其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三维(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可脱性动脉瘤衬里结合弹簧圈技术,双微管技术和双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其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三维(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可脱性动脉瘤衬里结合弹簧圈技术、双微管技术和双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8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25例治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P<0.05)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选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介入神经放射学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介入神经放射学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近年来发展迅速,使某些传统手术难以夹闭的动脉瘤获得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文章就颅内动脉瘤入神经放射治疗方法、适应证、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使用技术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12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使用Navien导管的1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术中均使用同轴系统,观察Navien导管能否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并运用单纯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相应部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评价,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15例患者均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迂曲,Navien导管能顺利通过弯曲血管并能到达目标位置,对9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例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和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均准确释放到位,无移位。动脉瘤即刻栓塞Raymond分级显示,RaymondⅠ级15例。术中1例出现颈内动脉痉挛,予以罂粟碱后好转,其余无术中脑血管痉挛、血管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对5例进行DSA随访3~6个月,动脉瘤未见复发、支架无狭窄及移位,无再出血和脑缺血。结论对于存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的患者,使用Navien导管能克服动脉迂曲等不利因素,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颅内宽颈动脉瘤可选择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 ,某些部位如颈内动脉眼段、海绵窦段、岩段和基底动脉分叉部 ,因手术困难 ,可选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与球囊联合技术治疗 ,称为“再塑形”技术。主要适用于宽颈、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和动脉瘤初次栓塞尚有残留的病例以及在某些部位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不能相区别时。由于这项技术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并发症多 ,操作者须经过特别严格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电解可脱性弹簧罔(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的出现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快速的进展,其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因此,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成为继手术夹闭之后又一可靠的方法^[1]。但颅内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或瘤颈直径〉4mm)由于瘤颈宽,其完全栓塞率低,弹簧圈解脱后易突入载瘤动脉而造成脑梗死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对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所有25例患者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均达到了完全栓塞(19例)或次全栓塞(6例),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载瘤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GOS评分均在3分以上,无死亡病例。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或CT血管成像(CT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支架无移位及狭窄,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与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0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2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78例采用球囊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3个月对预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术后6~12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以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78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114例,次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完全栓塞69例,次全栓塞9例。Neuroform支架辅助组、球囊辅助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7.2%(98/129)、78.2%(61/78);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2.8%(29/129)、20.5%(16/78);病死率分别为:1.6%(2/129)、1.3%(1/78)。术后46例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Neuroform支架辅助组32例,球囊辅助组14例。影像学随访46例患者中,13例再通,7例影像学好转,26例稳定。结论Neuroform支架或球囊瘤颈重塑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77例,742例接受单纯弹簧圈填塞治疗,135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共2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继续快速填塞弹簧圈,然后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腰大池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等处理方法。出院后半年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单纯弹簧圈填塞治疗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为1.9%(14/742),支架辅助填塞治疗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为6.7%(9/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8,P=0.001)。23例术中破裂的患者中,10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5例存活,5例死亡;7例接受腰大池引流,5例存活,2例死亡;6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全部存活。术后半年共随访13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4例,1分2例,2分2例,3分4例,4分1例。结论单纯弹簧圈填塞治疗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低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因病情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3m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45例(45个)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9例,后交通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小脑下后动脉2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4例,双微导管技术栓塞3例,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2例。结果①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28例,大部分填塞15例,单纯支架成功置入2例。②术中并发症情况:1例发生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术后恢复良好。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发生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经溶栓后再通,但术后头部CT显示有皮质梗死,患者遗有左侧肢体偏瘫。对5例脑室积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③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1分28例,2分14例,3~4分2例,5分1例。④DSA随访24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无一例复发;CT血管成像随访12例,随访时间为2~6年,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精确的微导管塑形,合适的弹簧圈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减少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自从支架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问世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3年12月—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0例共41个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瘤颈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指瘤颈〉4mm或颈/体比〉1/2的动脉瘤。因其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或无法进行血管内治疗。而在此类动脉瘤的栓塞过程中采用瘤颈辅助技术可以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使动脉瘤能得到更致密的填塞。2006年11月-2008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共栓塞治疗143例15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采用瘤颈辅助技术治疗的宽颈动脉瘤为36例(共37个),占同期动脉瘤的24%。我们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The goals of microsurgical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re to preven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or eliminate mass effect symptoms. Debate has raged regarding which aneurysms to treat and with which technique or combination of techniques. It is our impression that studies that have assessed aneurysm natural history and treatment options are compromised by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clinical trials, with many natural history studies likely underestimating rupture risk over long-term follow-up. Endovascular therapy and open neurosurgery should both be used strategically, and our current interest is in integrating these techniques in a fashion extending beyond the simplistic clip-versus-coil deb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