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事由:根据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前半年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4月开始,湖南卫视已拱手让出省级卫视老大位置,由江苏卫视接手领跑。至5月底,“芒果台”排在东方、山东卫视之后,成为第6名。而江苏卫视则从第15周开始,连续7周占据首位。5月份的卫视荧屏上,暂时形成江苏、浙江、天津卫视“三国大战”。  相似文献   

2.
他曾经是位德才兼备的好官,被人认为“年富力强,具有儒雅的官员气质”;他曾经的工作业绩令人侧目,他以杰出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艺术,让他领队的那个单位几乎囊括了系统内从中央到地方开展的各项大奖评选;有媒体曾经把他形容为“常在河边走,却能不湿鞋”……  相似文献   

3.
连续几年,记者发现以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征集网民意见的各种网络两会调查持续升温,人气越来越旺。以今年为例,人民网两会召开前先后推出的2008年两会调查您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十大话题,您最关心什么,还有有话网上说、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给总理支一招、听民意答民情等多个栏目。  相似文献   

4.
连续几年,记者发现以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征集网民意见的各种网络两会调查持续升温,人气越来越旺。以今年为例,人民网两会召开前先后推出的2008年两会调查您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十大话题,您最关心什么,还有有话网上说、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给总理支一招、听民意答民情等多个栏目。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网络生态,是快速、多元的。多元的网络社会主体决定着多元的网络社会心态,本文试图分析网络生态中用户触媒习惯和接收心理,结合全国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以期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能为当今以及未来网络社会的文明发展以及网民的健康身心有一定的建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通缉令“又称“人肉搜索“,是指个人借用BBS或博客等网络平台对某些人、事加以曝光,聚合网民之力,将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隐私全部找出并公之于众的行为。从2006年开始,“网络通缉“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引发了一浪又一浪的网上通缉热潮。从“虐猫事件“中的“宇宙A级通缉令“,到最近发生的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猥亵女童案,“网络  相似文献   

7.
“网络参政”成为风尚网络发言人要亮出真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网络参政”成为风尚,于是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网络发言人”制,以便让“网络问政”制度化、规范化。乍一看这构想十分不错,但仔细推敲,就让人有点“囗谷”了。  相似文献   

8.
网络标题对于新闻资讯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更胜过纸媒。它是通向文章内容和其他链接唯一的、不可超越的通道入口。在信息过载的今天,网站浏览量已不再来源于海量信息,而更取决于"有效"信息。标题的吸引力如何,甚至关系到网站能否做强做大,能否成为当地具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点传媒。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工程》2011,(5):11-11
一、网络民意"借网出海" 网络问政,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体制内的行政机关、政府部门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同时普通老百姓(网民)通过网络反映问题、提供民间智慧。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9,(2):78-78
1月6日上午,中国互联网协会在首届中国网民文化节上宣布,确定每年9月14日为中国网民节。  相似文献   

11.
(一) 近年来,网络民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彭水诗案”、“西丰事件”、“华南虎照”事件,到“瓮安事件”,还有拉萨打砸抢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被藏独分子抢夺,等等,中国网民集中、强烈、突出地表达了对这些事件的爱憎。网民们密集的评说、议论,被认为是“网络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耿偲特 《青年记者》2009,(24):54-55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强大使新闻的各种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放大。从受众角度讲,网络新闻迅速、便捷,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使用需求。但事物具备两面性,网络新闻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达到了对受众主观意识进行无形侵犯的程度。近来,网络中出现的“搜索华尔兹”现象,使网络新闻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扭曲式的变化,尤其对受众意识的侵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崔正瑜 《新闻窗》2010,(6):77-77
近几年,在一些公共事件发生后,不时出现"抓记者"的新闻。有些政府部门或企业试图以"诽谤罪"、"受贿罪"追究记者刑事责任。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28日,伊春警方扣留4名采访空难记者,并扬言“抓的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14.
从“犀利哥”的走红看网络集群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森  许家权 《新闻世界》2010,(6):165-166
几张简单的照片,一段恶搞的文字,把一位默默无闻的街头流浪者推上网络,"犀利哥"的走红可以说是网络创造出来的另一个奇迹。本文对该事件所体现的网民心态和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今年3月4目起,一个题为《暴强:女大学生狂骂浙大知名教授——郑强(转载)》的帖子,开始被疯狂转载,网民称之为“浙大女”事件。一个网名为“河谷渔风”的浙江网民,在网络上发贴自称“浙大女”,“她”在贴子里写道,“浙大教授郑强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学校有些女生不自重,我们的女生见到垃圾一般的外国男人都要讨好’。”  相似文献   

16.
主要领导批示网民留言,出台政策为网络问政保驾护航、与干部作风大整顿相结合,为民办实事……在郴州,网络问政不仅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也成为党政部门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发展已日趋成熟,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然而,网络大国也有成长的烦恼,因为网络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却伴随着暴力游戏风靡、信息垃圾泛滥、色情网站横行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空间上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群体——"网络暴民"。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9年元旦节的到来,有关春节以及“春晚”的话题已正在被大众习惯性再度关注;北京网民老孟“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这样的口号涂在自己车上并且获得了百万赞助的那一刻起,有关“网络春晚”和“山寨春晚”话题也开始成为年轻网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周莹 《新闻战线》2012,(10):97-99
"很多国人喜欢伸长脖子看热闹"——鲁迅在《藤野先生》里的这个判断,是当日中国的现状,也是今日中国的现状。网络围观既可能促成事件的"被关注",对某些不敢公开的人物和事形成舆论压力,促成事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因为围观者冷漠观看的态度或受人蛊惑的冲动而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姝 《传媒》2007,(9):10-10
本刊讯(记者张姝) 为了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公众利益,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整治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从8月初至10月15日在全国开展整治"四假"的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