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46例,发生率为8.07%.治愈41例(89.1%),缓解3例(6.5%),死亡2例(死亡率4.4%).结论 正确的防治方法能减少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邵秀娇  黄艳红  李苑伟 《当代医学》2010,16(21):102-10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目标、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143例重度颅脑损伤中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37例(发生率25.8%),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病死亡8例(病死率21.6%)。结论建立多项监测目标,评估高危出血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监测消化道出血,加强护理干预,能减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黄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49-115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观察组入院后12~24h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入院后48~72h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出血患者实施止血处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止血处理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总结治疗经验及有效措施。方法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制酸、保护胃黏膜、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支持疗法、防治并发症、必要时手术处理等。结果通过上述治疗,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9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采用积极的综合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降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37例予以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37例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5.4%,对比组有9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4.3%,观察组与对比组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明显前者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传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循证护理模式),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可提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分析了H2受体拮抗剂对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预防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69-147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本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肺内感染、及脑水肿采用早期鼻饲、监测血浆渗透压、早期气管切开及亚低温疗法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本组1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发生肾功能衰竭3例,2例死亡。气管切开后发生肺内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患者中72例行亚低温治疗,死亡18例,病死率25%。其余52例未行亚低温治疗,死亡6例,病死率30.7%。结论:早期鼻饲可以大大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监测血浆渗透压对于肾功能衰竭预防是关键。早期气管切开是最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方法,亚低温治疗是控制脑水肿、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应激性溃疡又称Cushing溃疡,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颅脑损伤后其发生率高达91%,其中出血发生率为16%~47%,出血后病死率可高达50%.我院监护室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者70例,预防性给予治疗干预及护理后,经观察仅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出血,只有2例出现少量呕血后好转,出血发生率为7.5%,无一例大出血发生.由此可见,积极干预及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是降低Cushing溃疡发生率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全身处于应激状态,长期昏迷极易引起全身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并不少见,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死率达30%~50%。我院ICU1999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8例,合并消化道出血54例,发生率26.2%,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和20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和感染)的发生和病死率等方面探讨血糖升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时,血糖升高时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感染)发生率为31.2%和33.6%,病死率为11.2%;血糖正常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2.6%和21.3%,病死率为4.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高低可作为判断患者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简便指标,控制血糖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 分),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60例,常规组57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大黄组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5例(8.5%),常规组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11例(20.4%),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并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对47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胃肠道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7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胃肠道出血时间在伤后1~2周。结论:脑部病变严重程度、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禁食时间较长是致颅脑损伤并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根据引发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护理对策。危重患者重点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控制糖皮质激素应用,加强对颅脑损伤病人的饮食护理是防止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着重加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及应激性溃疡相关护理工作。结果:49例患者经治疗后1周内停止出血,且无复发;2例患者因原发病病情恶化死亡;2例患者因严重消化道溃疡出血死亡。结论:护理措施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干预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溃疡导致的出血,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67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及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年龄〉60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同期的年轻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年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非常明显(P〈0.05);老年组病死率50.9%;年轻组病死率23.2%,2组病死率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上及时处理,积极诊治并处理颅脑损伤、合并伤及并发症,以期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芨糊对重型颅脑损伤并消化道出血治疗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芨糊对重型颅脑损伤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 84例按 2∶1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 5 6例 )采用常规治疗 ;B组 ( 2 8例 ) ,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白芨糊经胃管鼻饲 ,每次 2 0g ,每日 3~ 4次。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止血率为 37 5 % ( 2 1/ 5 6 ) ,病死率为 5 8 9% ( 33/ 5 6 ) ;B组的止血率为 71 4% ( 2 0 / 2 8) ,病死率为 35 7% ( 10 /2 8) ,两组的止血率和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消化道出血应用白芨糊鼻饲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外伤的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为16 %~ 47% [1 ] ,一旦出现则预后差 ,临床处理较棘手。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收治 12 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并发消化道出血 32例 ,占 2 5 .8%。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 12 4例中男 73例 ,女 5 1例 ,年龄 17~ 85岁 ,平均 47岁。发生消化道出血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85岁 ,平均 5 8岁。损伤部位在脑叶及基底节区 2 6例 ,脑干及小脑 6例。1.2 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外伤发生后 ,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 ,排柏油样黑便 ,呕吐…  相似文献   

18.
顾洪库  车万民  冯国余  任铭 《北京医学》2005,27(12):711-7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期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采用早期鼻饲预防消化道出血,监测血清渗透压,预防肾功能衰竭,早期气管切开预防肺部并发症,及用亚低温减轻脑继发性损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消化道出血28例,肾功能衰竭6例,肺炎52例.此三种并发症发生率为34.6%,总死亡率为27.4%.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期并发症,可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8%~54%,病死率较高。因此,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神经外科自1996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6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81例,发生率为43.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其中男56例,女2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6岁,平均39岁。1.2 临床表现 本组81例,GCS计分均≤8分,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其中GCS计分6~8分42例,GCS计分4~5分34例,GCS计分3分5例。经CT…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蕙 《华夏医学》2005,18(5):758-75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应激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缺血坏死和溃疡出血,患者出现黑便、呕吐或经鼻饲管抽出咖啡色胃液。文献报道其临床发生率为40%~75%,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占7.2%,多出现在病后5~6d,80%不超过7d,急重患者在损伤后24~48h内即可发现胃液潜血阳性(++)或(+++),病情发展急骤,病死率较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加强胃肠道监测,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者265例,其中并发胃肠道出血56例,发生率为21.1%,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