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4-亚基硝氧喹啉(4NQO)诱发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各阶段Eag1的蛋白表达,探讨Eag1与O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4NQO诱导SD大鼠的口腔黏膜癌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样本Eag1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大鼠舌黏膜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Eag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ag1在大鼠舌黏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上皮及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结论:Eag1蛋白表达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而表达增加,Eag1可能会成为口腔黏膜具有恶变潜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邓婷婷  谭红  毛亮  聂敏海 《重庆医学》2016,(16):2194-2197
目的:研究舌黏膜癌变过程各阶段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TSCC的发生,收集发生过程中正常舌黏膜、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度上皮异常增生、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及T SCC组织标本共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各组织的波形蛋白mRNA表达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中,随着大鼠舌黏膜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上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5,P<0.05)。病变各组与正常舌黏膜组比较, mRNA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鳞癌组与上皮单纯增生组进行比较,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鳞癌组波形蛋白 mRNA表达量分别是正常舌黏膜组的1.22、1.28、1.29、1.42倍。结论在4NQO诱导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波形蛋白随病变程度的增加表达增高,这与肿瘤的侵袭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舌黏膜上皮癌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2,MMP1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 mRNA在4-亚基硝氧喹啉(4-nitroquinoline-1-oxid, 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实验性大鼠舌黏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正常饮水、25ppm(㎎∕L)的4NQO水溶液16周、24周建立大鼠舌黏膜癌变模型。舌部病变组织分成两等分,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1)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正常饮水组无组织病理学改变,4NQO诱癌大鼠16周舌黏膜出现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诱癌24周后主要病理学变化为舌鳞状细胞癌。(2) 与正常组织相比,MMP12 mRNA表达水平在癌前病变中升高1.51倍、在舌癌中升高4.86倍(P<0.01),MMP12 mRNA表达随病理程度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与正常组织相比,TIMP2 mRNA在癌前病变中表达升高2.62倍(P<0.01),在舌癌中表达升高2.06倍(P<0.05),TIMP2 mRNA表达随病理程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舌黏膜癌变过程中MMP12与TIMP2 mRNA表达比例失调。结论 MMP12,TIMP2 mRNA的高表达参与4NQO诱发的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二者表达的比例失调与舌黏膜癌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 mRNA在4-亚基硝氧喹啉(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实验性大鼠舌黏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饮水、25 ppm(mg/L)的4NQO水溶液16、24周.舌部病变组织分成两等分,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1)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正常饮水组无组织病理学改变,4NQO诱癌大鼠16周舌黏膜出现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诱癌24周后主要病理学变化为舌鳞状细胞癌.(2)与正常组织相比,MMP12 mRNA表达水平在癌前病变中升高1.51倍,在舌癌中升高4.86倍(P<0.01),MMP12 mRNA表达随病理程度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与正常组织相比,TIMP2 mRNA在癌前病变中表达升高2.62倍(P<0.01),在舌癌中表达升高2.06倍(P<0.05),TIMP2 mRNA表达随病理程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舌黏膜癌变过程中MMP12与TIMP2 mRNA表达比例失调.结论 MMP12、TIMP2 mRNA的高表达参与4NQO诱发的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两者表达的比例失调与舌黏膜癌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敏  杨柳  谭红  刘琼瑶  廖鹏程  聂敏海 《广东医学》2016,(24):3659-3662
目的:研究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的细胞角蛋白19(CK19)和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9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利用4NQO饮水法诱导75只大鼠(实验组)舌黏膜癌变,15只大鼠(对照组)饮用SPF级动物专用纯净灭菌水,于不同时期分批乙醚麻醉抽取外周血,颈椎脱臼处死取舌体组织做病理诊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外周血中CK19和E-cad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Pearson相关系数及线性回归模型分析E-cad与CK19相关性。结果 E-cad和CK19在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舌鳞状细胞癌组外周血中浓度分别为(259.92±89.75)、(402.85±93.52)、(412.39±64.08)、(466.25±66.72)、(539.14±108.07) ng/L和(593.45±134.06)、(784.45±108.53)、(848.58±99.68)、(951.94±85.31)、(1004.22±127.65) ng/L。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舌鳞状细胞癌组外周血中E-cad和CK19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 P<0.05);E-cad和CK19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8, P<0.001)。结论外周血中CK19和E-cad表达上升是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4硝基喹啉一1一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大鼠舌癌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只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E-cad、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E-cad与PCNA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率分别是100%、95.24%、92.86%、80.00%.6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率分别是9.52%,14.29%、35.71%,50%、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76,P<0.05).二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 E-cad和PCNA有望成为舌黏膜癌变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的细胞角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K10、CK13、CK18、CK19在正常口腔粘膜中的表达。方法 :正常颊粘膜、舌腹口底粘膜、附着眼粘膜、舌背粘膜标本各8例,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用LSAB法进行CK10、CK13、CK18、CK19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颊粘膜和舌腹口底粘膜基底细胞层散在表达CK19,基底上层表达CK13;正常附着龈粘膜基底上层表达CK10;正常舌背粘膜基底细胞层可散在表达CK19,基底上层表达CK10和/或CK13。结论:不同部位的正常口腔粘膜表达的CK种类和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变化,探讨Cyclin E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正常口腔黏膜12例、不同程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35例、不同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69例,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E蛋白表达,分析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及意义.结果: Cyclin E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无表达,但从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开始出现Cyclin E蛋白阳性表达;Cyclin E在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2.86%(15/35),在OSCC的阳性表达率为65.22%(45/6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7,P=0.029).Cyclin E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及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9,P<0.01).但Cyclin E蛋白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肿瘤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Cyclin E蛋白表达高调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可能与OSCC发生发展进程有关,但Cyclin E蛋白表达尚不能作为反映OSCC生物学特征有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PTEN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的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并切取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15例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内CK19和PTEN的表达。结果:在口腔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和OSCC中CK19阳性率分别为13.33%(2/15)、50.00%(10/20)、85.00%(17/20);PTEN阳性率分别为100%(15/15)、70%(14/20)、35%(7/20),CK19的表达强度在正常口腔黏膜、癌旁组织和OSCC中逐渐增高;pTEN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见于分化程度差的OSCC中;CK19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有关,PTEN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学分级有关,但与TNM分期无关(P>0.05);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K19和PTEN表达异常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及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冬菊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大鼠舌白斑癌变的阻断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n=35)、中药干预组(n=35)、正常对照组(n=5)和中药对照组(n=10).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白斑癌变,中药复方冬菊水溶液灌胃干预癌变过程,取9、13、20、24、32周舌背黏膜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中药干预组舌背黏膜异常增生发生率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变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复方冬菊有确切的抗白斑癌变功效,对细胞周期的阻滞是其抗癌机制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