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是饮用水源中两种最为典型的致嗅物质,有效去除这两种嗅味物质一直是供水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生物法去除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因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生物法去除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所涉及到的降解菌、降解机理和处理工艺,并分析指出了生物法去除这两种嗅味物质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供水企业采用生物法控制饮用水嗅味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粉末炭去除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去除饮用水中2-甲基异莰醇(MIB)、2,4,6-三氯茴萫醚(TCA)、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和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等4种常见的土霉味物质,研究了PAC种类、PAC投加量、嗅味物质的初始浓度、余氯、水质等因素对PAC去除土霉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吸附对嗅味物质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前1 h内;煤质PAC对MIB有更高的去除率;在一定的吸附时间和活性炭投加量下,PAC对痕量嗅味物质的去除率与其初始浓度无关;余氯和有机物的存在降低了PAC对嗅味物质的吸附容量,水质对去除嗅味物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水中嗅味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目标物土臭素和甲基异莰醇-2的出峰时间分别为14.313和11.175 min,分离效果较好;在0~100 ng/L内,各组分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甲基异莰醇-2的检出限为5.34 ng/L,土臭素的检出限为5.01 n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满足地表水和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主要是由蓝藻纲、绿藻纲、硅藻纲等一些系或种产生的。水处理工艺中,一般考虑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去除嗅味物质(主要为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本文针对MY水库原水藻类致嗅的问题,考察了水厂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机械加速澄清工艺通过去除藻体和絮凝体来去除致臭物质,去除效率为41%;煤砂滤池和炭出水2-MIB浓度均低于2ng/L;回流水直接回流明显加重后续工艺除2-MTB的负荷。  相似文献   

5.
膜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主要是由蓝藻纲、绿藻纲、硅藻纲等一些系或种产生的。水处理工艺中,一般考虑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去除嗅味物质(主要为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本文针对MY水库原水藻类致臭的问题,考察了水厂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机械加速澄清工艺通过去除藻体和絮凝体来去除致臭物质,去除效率为41%;煤砂滤池和炭出水2-MIB浓度均低于2ng/L;回流水直接回流明显加重后续工艺除2-MIB的负荷。  相似文献   

6.
为去除C市D江饮用水中的异嗅,研究了强化混凝/KMnO4预氧化、强化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水中异嗅和CODMn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是去除异嗅的关键工艺.强化混凝/高锰酸钾预氧化及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对异嗅和CODMn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需要根据水中致嗅物质的组成和有机物特性进行选择.但当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与土嗅素和2-MIB并存时,强化混凝组合工艺无法完全去除水中的嗅味.当进水嗅阈值<35、CODMn<8 mg/L时,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可以完全去除D江水中的嗅味,并且对CODMn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在水质再恶化时需联合使用强化预处理等工艺方能达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超滤(PAC/UF)一体式工艺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常规指标和嗅味物质,对比分析了投加PAC后膜污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一体式PAC/UF工艺大大降低了出水浊度,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能有效去除嗅味物质。该组合工艺主要依靠PAC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CODMn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33. 0%和51. 5%;在曝气条件下,对嗅味物质土溴素(GSM)、2-甲基异莰醇(2-MIB)、甲硫醚(DMS)和二甲基三硫醚(DMTS)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向浸没式膜池中投加PAC,过滤初期可以缓解膜污染,但过滤后期反而会加剧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市河网水二甲基异莰醇(2-MIB)超标事件,采用氧化和吸附技术对水中二甲基异莰醇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高锰酸钾强化混凝技术可以应对低浓度的二甲基异莰醇超标问题;粉末活性炭对二甲基异莰醇的快速吸附需要30min,一小时后达到吸附平衡,并且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通过生产试验,证实了复合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对二甲基异莰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以应对较高浓度的二甲基异莰醇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9.
混凝-粉末活性炭工艺处理京杭运河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杭运河常州段原水水质情况,通过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混凝-粉末活性炭工艺对水中浊度、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可以有效去除浊度,去除率达97.3%;活性炭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其最佳投加量为30 mg/L.混凝剂对比试验表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对臭和味、色度具有相同的去除效果;PFS对UV254、挥发酚的去除效果优于PAC,而对浊度、CODMn的去除效果较PAC差.  相似文献   

10.
陈晋 《山西建筑》2011,37(34):132-133
研究了混凝和粉末活性炭对水中腐殖酸和苯酚的去除效果,选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和粉末活性炭分别和联合使用时对水中腐殖酸和苯酚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聚合氯化铝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不佳,先投加活性炭后投加聚合氯化铝比两种同时投加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