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玉红  王鹏  江树人  刘东晖  冯楠  周志强 《化学试剂》2006,28(8):449-450,454
使用直链淀粉衍生物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对映异构体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正己烷分别添加了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和异丁醇作为流动相,考察了醇含量对拆分的影响。圆二色(CD)检测器确定了对映体的出峰顺序并测定了圆二色特性。多效唑两对映体在V正己烷∶V异丙醇=95∶5流动相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达1.63。230nm波长下,出峰顺序为 /-,波长超过238nm,多效唑两对映体无圆二色吸收。  相似文献   

2.
戊菌唑和烯唑醇对映异构体的直接手性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戊菌唑及烯唑醇对映异构体在自制的直链淀粉-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获得了拆分。通过选择不同结构、不同碳数的醇做流动相的极性改性剂,优化了色谱分离结果。考察了分离温度对戊菌唑对映异构体手性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乃瑄  肖如亭 《精细化工》2005,22(8):625-627
建立了拆分3-(2-氯乙基)-2-(2-氯乙基氨基)四氢-2H-1,3,2-口恶嗪磷-2-氧化物(异环磷酰胺)对映体的双手性识别HPLC方法。以三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CTPC)为手性固定相,以添加N-苄氧羰基-S-苯基-L-半胱胺酸(BPC)为手性添加剂的正己烷、异丙醇为手性流动相,V(正己烷)∶V(异丙醇)=90∶10,c(BPC)=0.4 mmol/L,流动相流速为0.8 mL/m in,检测波长为254 nm,异环磷酰胺对映体的分离选择性系数为1.12,分离度为1.91,质量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2.6 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21%~0.59%,最小检测限为0.86μg。  相似文献   

4.
在流动相组成为正己烷/异丙醇(80/20, 0.1%三氟乙酸,V/V),温度291~313K条件下,考察了4种外消旋硒(硫)代缩水甘油醚手性拆分的热力学行为.计算了对映体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焓变以及焓变差值和熵变差值等热力学参数.手性色谱柱填料为自制的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实验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样品的保留、分离因子均减小,分离度呈不同的变化,4种手性样品对映体的拆分过程都是焓控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建立柱前衍生化结合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2-甲基哌嗪对映体的方法。采用Chiralpak IA(250 mm×4.6 mm,5μm)手性色谱柱,流动相为V(正己烷)∶V(无水乙醇)∶V(二乙胺)=50∶50∶0.1,检测波长261 nm,流速0.5 mL/min,柱温30℃。在此优化试验条件下,衍生后的对映体分离度达3以上,在0.15~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连续重复进样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5%以下。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2-甲基哌嗪异构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杜曦  王钦  何晓 《化学试剂》2011,(7):652-654
以纤维素-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系统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在HPLC系统中的拆分.分别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样品的稳定性.建立了以手性OD柱为固定相拆分标题化合物的方法.结果表明:用手性OD柱(25 cm×0.46cmi.d.),以V(正己烷):V(异丙醇)=90:...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对氟草烟异辛酯对映异构体进行了拆分研究。使用了正己烷和石油醚两种流动相体系,正己烷流动相条件下考察了多种极性改性剂及其含量,以及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以异丙醇为改性剂,在正己烷体系中的分离效果最好,室温下最大分离因子可达到1.2,温度降低有利于对映体的拆分。石油醚体系的分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在自制键合型纤维素-(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分别在正相、反相及极性有机相色谱模式等多种模式下对农药禾草灵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极性改性剂(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腈)对禾草灵手性拆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键合型纤维素-(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对禾草灵具有良好的手性选择性,可在多种模式下使用,样品均可获得手性分离.其最佳手性分离在V(正己烷)∶V(异丙醇)∶V(四氢呋喃)=90∶5∶5时获得,分离度(Rs)达2.39.  相似文献   

9.
翟明翚  苏立强  王颖  王伟华 《化学试剂》2012,34(8):740-742,749
建立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标题化合物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修饰剂、pH、三乙胺的含量和流速等因素对拆分的影响。色谱分离条件:流动相(V(甲醇)∶V(乙腈)∶V(水)=15∶70∶15),CM-β-CD浓度为0.6 g/L,三乙胺含量为0.14%(V/V),pH为3.92,流速为0.2mL/min,检测波长214 nm,药物对映体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以(S)-(+)-樟脑磺酰氯作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与外消旋1,1′-联-2-萘酚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联二萘酚樟脑磺酸酯,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采用Zorbax XDB-C8和HypersilODS(C18)柱,流动相V(甲醇)∶V(水)分别为75∶25和85∶15,流速均为1mL/min时,分离度分别为1.86和1.74,有效地分离了两个非对映异构体。进一步水解得到光学纯(R)-1,1′-联-2-萘酚和(S)-1,1′-联-2-萘酚,ee值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