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认为其有助于形成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认识,提出了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相扑”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中国古代“角抵”外交及其政治影响。(二)统治者身边蓄养的角抵力士;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相扑”所表现的政治功能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山西为大一统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其发展随着王朝的治乱而兴衰。这一时期的礼法思想和礼法实践在中国古代礼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与法从秦朝的相对分离、对立逐渐演变为汉代的融合、协调,此后礼法结合成为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政治法律传统和社会控制模式,也成为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山西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廉政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我国古代的廉政思想主要有两个角度:制度和伦理。在制度层面,制定鼓励廉洁、遏止腐败的政治方针,如奖廉惩贪、减轻赋税、与民休息等等;在伦理层面,为廉洁政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性提供哲理基础,包括尚俭、修身、正直无私、重义轻利、先公后私、崇公尚廉等等,为统治阶级的君主和官员必备的政治操守提供参考样板。我国古代的廉政建设典型地体现为政治规范和伦理教化这两条路径的融合,即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这个特征在当代政治学和伦理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种特征在先秦时期的廉政思想里已经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法、检索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武术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秦时期各个时代都有程度不同的尚武思想,重视学校武士教育,在官学和私学中尚武教育得到发展.其目的和作用是,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统治.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周期──续《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王朝、分裂时期全国农民战争及更替关系浅析》陈德鹏(编者按)陈德鹏同志对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周期,研究多年,有独到见解,对研究中国古代史颇有价值。本刊于1993年第1期曾发表他的《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王朝、...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是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演进过程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确保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意识;各级政府领导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造就一只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思想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提出了应从时代的角度去把握“以德治国”的深刻内涵,“以德治国”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德治”,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国民主政治改革的必须。为了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具体实践,摸索出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即:党的高度重视,是搞好干部教育的前提;正确的教育方针、鲜明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干部教育,成功的保障;采用灵活、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干部教育成功的关键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由此孕育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八一精神具有丰富内涵,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践行八一精神,发挥其教育功能,对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在全媒体背景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受到挑战,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权威性受到影响,全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造成了影响,易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人格障碍,同时全媒体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应大力推行人性化、现实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推进校园媒体途径的创新,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博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积极开展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特殊使命,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和改善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把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灵魂的塑造,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全过程,最终为学生顺利走进社会,成为合格的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准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集中,思想政治教育较之其他高等院校更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将民族和谐发展观纳入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汉王朝作为第一个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运用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等手段,强化了以孝为核心的封建伦常的地位,从此以后,孝不仅成为支撑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支柱,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使孝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积淀成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门学科的内容也逐步丰富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横向发展的空间得到很大拓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需要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打破原有封闭的、孤立的教育和研究模式,使之具有丰富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要求,从而不断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调节、导向和凝聚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一种崭新思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具有深刻的原因,在实际实施中具体落实以人为本又需要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走向社会、研究社会、把握时代的脉博;依据不同的学生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