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DI改性苎麻纤维增强PE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苎麻原麻、纱线、苎麻粗绳、苎麻布为原料,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进行接枝改性,然后制备出不同苎麻纤维与树脂PE的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口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苎麻纤维经过TDI接枝改性后,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明显改善。接枝后原麻/PE复合材料复合拉伸性能略有下降,而苎麻绳和苎麻布/P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苎麻落麻纤维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 ,MMA与苎麻落麻纤维进行非均相接枝共聚合反应 ;讨论了接枝率与铈离子浓度、单体浓度、温度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4 5℃ ,单体浓度为 1 5mol/L ,引发剂浓度为 4× 10 - 3mol L时 ,MMA与落麻纤维的接枝率达 187% ;接技后落麻纤维的单纤维强度保留率为 76 9% ,接枝纤维与环氧树脂及酚醛树脂的接触角变小 ,平衡吸水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苎麻落麻纤维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0(4):527-529
  相似文献   

4.
尼龙66纤维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高锰酸钾/硫酸为引发剂,用尼龙66纤维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尼龙66纤维接枝率与硫酸浓度,高锰酸钾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时,接枝率较高,尼龙66纤维的预处理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IR、WAXD、SEM、DMA及DTA-TG等手段分析了聚己内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该纤维枝链上含有大量具有反应性的环氧基,随接枝率提高,纤维序态及形态劣化,力学性能下降,在225℃附近,接枝纤维的枝链断裂,纤维在低于此温度下使用时是热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接枝聚丙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肖为维  姚家华 《功能材料》1994,25(4):317-321
本文研究了用化学引发剂引发丙烯酸接枝聚丙烯纤维的某些影响因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接枝在聚丙烯大分子链的叔碳原子上。X-射线衍射和DSC分析指出,纤维接枝后结晶度有所增加,接枝前纤维存在的β-变体转化成了α-变体,接枝纤维的吸湿性、离子交换容量和染色性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大。接枝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纤维与丙烯酸辐射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EI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60Co-γ射线预辐照接枝法,研究了聚丙烯(PP)纤维与丙烯酸(AAc)在苯中的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预辐照剂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枝率随预辐照剂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获得的接枝共聚物,其亲水性有明显的改善,但当预辐照剂量超过2Mrad时,机械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预辐照维尼纶纤维接枝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松 《高分子材料》1997,4(1):14-15,23
以帘式电子加速器为辐射源,研究了电子束预辐照维尼纶纤维接枝丙烯酰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测定了接枝维尼纶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醇纤维辐射接枝丙烯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0Co-γ射线预辐照接枝法,研究了聚乙烯腈(PVA)纤维与丙烯腈(AN)在水中的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预辐照剂量,反应时间和接枝液对枝接率的影响,用FT-I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用TG研究了妆枝纤维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接枝率随预辐照剂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接枝纤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剑麻纤维(SF)的表面。研究了接枝聚合反应的规律.并考察了接枝聚合对SF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达4h后。单体转化率趋于恒定;MMA与SF质量比在0.85左右。接枝率处于最大值;当引发荆浓度为8mmol/L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都比较理想。SF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导致了SF的原纤化,提高了其抗湿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淀粉接枝共聚反应中引发剂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中应用的引发剂,着重介绍了高铈离子、过硫酸盐、过氧化氢、锰离子等体系的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引发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论述了它们的优缺点,为淀粉接枝共聚反应中引发剂的选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α-甲基丙烯酸接枝ABS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1,2-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α-甲基丙烯酸接枝ABS树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α-甲基丙烯酸已接枝到ABS树脂上,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凝胶率等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终止反应主要为接枝链间的偶合终止。  相似文献   

13.
St-g-AM反相乳液法接枝共聚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反相乳液方法进行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推导并修正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法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I]、乳化剂浓度[E]、单体浓度[M]和淀粉浓度[St]等因素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验证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出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0.93[M]1.28[St]1.47[E]0.61,与理论推导出的动力学方程Rp∝[I]0.5~1[M]1~1.5[St]0.5~1.47[E]0.6基本一致,说明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符合自由基聚合机理,引发过程由引发剂受热分解生成初始自由基和初始自由基攻击淀粉分子形成淀粉骨架自由基两部分构成;在聚合过程中,单基终止和双基终止反应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4.
PP粉表面固相接枝及其表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MAH-g-PP的接枝效果和晶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W/O型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探讨了乳化剂HLB值、油水比、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方:乳化剂HLB值6.49、油水比1∶1、乳化剂用量3%。在此反相乳液体系中,成功进行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引发剂浓度0.0175 mol/L、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在此实验条件下合成的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之聚合率和接枝效率分别可达95.46%和95.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苎麻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苎麻纤维的改性原理以及苎麻纤维碱法、液氨、乙酰化、烷基化、磺化、氰乙基化、离子液体、阳离子、纳米粒子等改性工艺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超临界流体苎麻纤维的改性.  相似文献   

17.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方法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3.5,丙烯酸中和度=83.3%,过硫酸钾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0%和0.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产物吸水率>800g/g。聚合过程中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且接枝反应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结构,接枝产物趋于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POE和苯乙烯(St)-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OE-g-SAN)。研究了单体比率及POE和单体比率和溶剂等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从聚合产物中用丙酮抽提得到接枝共聚物POE-g-SAN,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1、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OE-g-SAN的结构,接枝SAN链的组成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St-An已经接枝在POE分子链上,SAN接枝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OE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