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麻籽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麻籽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营养价值较高。亚麻籽含有α-亚麻酸、亚麻籽蛋白、亚麻木酚素、膳食纤维和亚麻胶等多种营养成分,从而使亚麻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对亚麻籽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亚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亚麻籽的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综述了亚麻籽的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亚麻籽含有α-亚麻酸、木酚素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使得亚麻籽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血糖、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亚麻也是我国总产较高的经济作物之一,因其优良的营养和医用、饲用价值,已经被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较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亚麻籽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功能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胶、木酚素和环肽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高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该文综述了亚麻籽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近年来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着重介绍了环肽在结构、提取分离方法、活性功效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基于现有研究提出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方向,以期为亚麻籽在功能食品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亚麻籽油含有α-亚麻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和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降压等功效,并具有预防和改善神经系统和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其营养价值较高。对亚麻籽油的主要营养成分、功能活性及其在食品、医药、饲料及生物柴油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亚麻籽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相关产业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亚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经济作物,是α-亚麻酸与木酚素的最主要来源。很多研究报道表明,亚麻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功效,故其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亚麻籽调节糖脂代谢的生物学效应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为亚麻籽防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亚麻籽油是一种天然的保健植物功能性油脂,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大的分别是α-亚麻酸和亚油酸,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机体代谢、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亚麻籽油中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其他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前列腺素(PG)等;亚麻籽环肽、维生素E、亚麻木酚素和油酸、黄酮类等,也在机体中起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亚麻籽油对于人体具有的多种功能,如:α-亚麻酸和维生素E自身对机体的抗氧化效果、α-亚麻酸在体液和基因水平上的降血脂作用、协调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还有亚麻木酚素和亚麻籽环肽在免疫协调中的抗炎抗癌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和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视力和抗菌等方面发挥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亚麻籽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同时,亚麻籽油亦存在氧化稳定性差、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利用乳液体系包埋亚麻籽油是解决这些缺陷的一种潜力方法。本文归纳总结了普通乳液、微乳液、纳米乳液、Pickering乳液、多层乳液以及乳液凝胶等不同乳液体系的特点及其包埋亚麻籽油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乳液体系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原因,对乳液体系包埋后亚麻籽油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乳液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亚麻籽油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亚麻籽的营养及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麻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亚麻籽同时含有ɑ-亚麻酸、木酚素、亚麻籽胶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代谢及对人体的影响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本文介绍了亚麻籽各营养成分有关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主要包括ɑ-亚麻酸、木酚素的功效、代谢途径及开发情况等,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亚麻籽的深层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亚麻籽和亚麻籽脱皮后的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为原料提取脂肪、蛋白质、亚麻胶、木酚素和膳食纤维,对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籽脱皮后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的比例为54∶46;木酚素、亚麻胶和膳食纤维分布在亚麻籽皮上,脂肪主要分布在亚麻籽仁中,蛋白质在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中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将亚麻籽脱皮后,用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分别提取加工亚麻籽仁油、亚麻籽蛋白、亚麻胶和木酚素等产品较用亚麻籽加工的品质好、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亚麻籽胶是一种阴离子杂多糖,主要存在于亚麻籽外种皮最外层,含量占亚麻籽重量9%左右。作为一种亲水性胶体,亚麻籽胶具有黏稠性、乳化性、胶凝性、抗氧化等特性,能够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体系中其它组分产生交互作用协同提高食品加工特性。此外,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亚麻籽胶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和减肥等作用。该文主要探究亚麻籽胶精细结构、功能特性、生物活性和应用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亚麻籽胶高值化加工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亚麻籽转录组数据信息,在分子水平上探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所得亚麻籽油的香气差异原因,本研究选择2种新疆特色亚麻籽(伊亚-3号和天亚-6号),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共获得61995756条高质量的clean reads,将测序数据进...  相似文献   

12.
木酚素是亚麻籽中极具代表性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亚麻籽内,游离态木酚素较少,多数与其他分子结合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大多数木酚素存在于种皮中,在压榨制油时难以释放。多聚体的存在和亚麻壳的束缚作用,都限制了亚麻籽木酚素的有效利用。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报道,重点从萌发、物理场处理、酶以及酸碱水解的角度,对亚麻木酚素大分子的解聚增效特性、油相迁移特性及相关应用研究进行阐述,以期为亚麻籽中木酚素的靶向调控、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亚麻籽粒及其油脂的特性分析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亚麻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同时对亚麻籽粒的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亚麻籽富含油脂和蛋白质以及矿物元素K、Ca、Mg、P、Fe、Zn等;亚麻籽油中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以上,主要为α-亚麻酸53.06%、亚油酸16.22%和油酸20.18%;亚麻籽油VE含量达到55g/100g。亚麻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作为特种营养食用油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亚麻是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籽水解物化学成分含有亚麻木酚素(SDG),该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治疗糖尿病等作用。主要研究亚麻籽水解物,通过硅胶柱层析、C18反相层析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借助NMR技术鉴定得到5种,即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Ⅰ)、十九烷酸(Ⅱ)、松脂醇葡萄糖苷(Ⅲ)、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二葡萄糖苷(Ⅳ)(亚麻木酚素,SDG)、β-胡萝卜苷(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亚麻木酚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其在亚麻籽水解物中的含量为22.5%。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压炒籽、微波和压力炒籽预处理亚麻籽并压榨制油,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及微波、压力炒籽预处理所得压榨亚麻籽油的色泽、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优于目前常采用的常压炒籽(170℃,45 min),压力炒籽所得压榨亚麻籽油具有令人愉悦的浓香风味;采用压力炒籽(1. 0 MPa)和微波(亚麻籽水分含量17%,700 W,6 min)所得亚麻籽油的营养品质较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且不同预处理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经过常压炒籽(170℃,45 min)得到的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好,压力炒籽(1. 0 MPa)其次。因此,利用压力炒籽技术提高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亚麻籽蛋白质流变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亚麻籽蛋白质的提取和流变学特性,通过试验确定了亚麻籽蛋白质的溶解性、粘度、起泡性与温度、浓度、溶液pH值、无机盐等因素的关系.亚麻籽蛋白的等电点在pH 4.5~5.5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其溶解性、粘度、起泡性均较弱.亚麻籽蛋白的粘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17.
亚麻籽胶作为新型的天然功能性胶体,是主要存在于亚麻籽壳表面的一种阴离子杂多糖,具有凝胶、乳化、增稠等特性,被当作一种绿色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以提高产品品质。同时作为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亚麻籽胶还具备减轻体重、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等生理功能,故其在食品中不仅作为稳定剂、乳化剂、增稠剂等角色,也兼具营养功能。本文综述了亚麻籽胶的提取、成分组成及其功能特性,总结了近几年亚麻籽胶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阐述了亚麻籽胶在食品加工领域中不同应用方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以期为亚麻籽胶在食品加工中的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固体脂质载体是作为一类安全的口服剂型,在食品、制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难溶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试验选择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槲皮素和亚麻籽油分别作为固体脂质载体的活性成分和脂质材料,经过物理吸附方法制备了负载槲皮素的亚麻籽油固体脂质载体,同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体外评价。实现两种活性物协同应用,充分发挥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糟帆  丁彩云  马玉婷  刘慧燕  傅婧 《中国油脂》2022,47(9):13-18+25
为比较不同工艺制取的亚麻籽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分别以索氏提取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制取亚麻籽油,测定亚麻籽油得率、基本理化指标、生育酚含量、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亚麻籽油得率最高,为52.77%,热榨法亚麻籽油得率显著高于冷榨法;冷榨亚麻籽油色泽、脂肪酸组成较佳,α-亚麻酸含量高达54.49%;索氏提取亚麻籽油总生育酚含量最高,为450.79 mg/kg,冷榨和热榨亚麻籽油的总生育酚含量相当;索氏提取和冷、热榨亚麻籽油挥发性成分分别为21、17种和34种,5种为共有成分,其中(E,E)-2,4-庚二烯醛是冷、热榨亚麻籽油的特征风味物质;冷榨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而热榨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二者铁还原力相当,索氏提取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铁还原力。综上,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沙蒿籽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沙蒿籽粉的功能特性,为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沙蒿多糖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以国外流行的食品添加剂亚麻籽粉作对照,测定了沙蒿籽粉的吸水性、持水性、起泡葺性以及在不同pH、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黏度.结果表明:沙蒿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6种单糖组成.沙蒿籽粉的吸水性、持水性和不同pH、不同温度及不同浓度下的黏度均显著高于亚麻籽粉,而且沙蒿籽粉的黏度对pH和温度的稳定性优于亚麻籽粉,但沙蒿籽粉的起泡性极弱,不如亚麻籽粉.由于沙蒿籽粉具有强吸水、持水性、高黏度和黏度稳定性,因此与亚麻籽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食品加工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