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鼎城区2003-2006年肺结核流行特点,掌握其治疗情况,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鼎城区2003-2006年所有疫情报告和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分析,对涂阳病例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3-2006年累计接诊可疑病人6908例,确诊肺结核病人328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6.1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平均痰检菌阳性率66.51%;3-6月是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45.73%;年龄分布主要在壮年组(35~64岁),占发病总数的55.63%,男女发病比例为2.93:1;职业以农民发病最多,占总发病的82.73%;发病率以武陵镇、丁家港乡最高,分别为183.53/10万和153.33/10万;涂阳病例治愈率为:初治涂阳病例年平均治愈率84.00%、复治涂阳病例年平均治愈率79.13%,初治涂阳病例与复治涂阳病例年平均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鼎城区肺结核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结防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病人发现率和诊治水平,是控制肺结核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沅陵县2005-2007年1149例涂阳肺结核(TB)患者联合化疗转归情况,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沅陵县2005-2007年1 14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人诊断、治疗和管理严格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执行.结果 2005-2007年沅陵县累计治管涂阳肺结核患者1 149例,治愈1 053例,治愈率达91.6%.其中,初治涂阳治愈率为94.4%,复治涂阳治愈率为62.2%.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94,P<0.05),初、复治二组病人二月末痰菌阴转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38.38,P<0.05).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6,P<0.05). 结论 初治涂阳病人比复治涂阳病人化疗效果好,进一步加强归口管理,强化规则服药意识,提高病人发现率和诊治水平.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嵩明县2003年~2008年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分布及转归和管理。[方法]分析2003年~2008年嵩明县门诊登记的初治与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结果]2003年~2008年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35例,其中初治286例,复治49例。病人以农民为主,占43.28%,其次是羁押人员,共80例,占23.88%,男女比例为2.35:1,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分布在25岁~44岁年龄段;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的治愈率分别为91.61%和79.59%。[结论]2003年~2008年嵩明县结核病防治取得了成效,建议加强DOTS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永定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登记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年间永定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152.93/10万,涂阳登记率为69.14/10万,涂阳发现率为45.21%;以青壮年发病数为最高,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多于女,以农民为主,城区及城郊发病率高于农村;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高于复治. 结论 重视城市流动人群的肺结核防治,继续坚持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加强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3—2011年双柏县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分布和管理、治疗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11年经双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确诊并全程督导治疗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共管理和治疗涂阳病例529例,9年平均涂阳登记率为37.85/10万。其中初治涂阳428例,占涂阳病例总数的80.90%,平均新涂阳任务完成率为108.63%(428/394),治愈率为96.73%(414/428);复治涂阳101例,占涂阳病例总数的19.10%,治愈率为87.13%(88/101)。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共486例,占91.87%。结论双柏县经过9年肺结核防控策略的实施,肺结核病例涂阳率、新涂阳任务完成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有效遏制了结核病在该县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淮阴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根据项目手册要求,对2002-2007年项目实施后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发现及疗程结束后转归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7 749例,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 803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 936例,初治涂阳患者1 457例,治愈率为90.25%;复治涂阳患者479例,治愈率为81.84%;初治涂阴患者1 527例;复治涂阴患者340例.结论:淮阴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3-2011年双柏县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分布和管理、治疗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11年经双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确诊并全程督导治疗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年间共管理和治疗涂阳病例529例,9年平均涂阳登记率为37.85/10万。其中初治涂阳428例,占涂阳病例总数的80.90%,平均新涂阳任务完成率为108.63%(428/394),治愈率为96.73%(414/428);复治涂阳101例,占涂阳病例总数的19.10%,治愈率为87.13%(88/101)。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共486例,占91.87%。结论双柏县经过9年肺结核防控策略的实施,肺结核病例涂阳率、新涂阳任务完成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有效遏制了结核病在该县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扬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扬州市各类结核病工作报表和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初治涂阳病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扬州市共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5 950例,年均登记率为25.9/10万。每月均有病例;男性年均登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3.33∶1;男女发病年龄分别以65~74岁和55~64岁所占比例最大;农民/民工发病最多,占71.98%;城区和郊县初治涂阳登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6%的患者来源于转诊和追踪;治愈率稳步提升,年均治愈率为94.49%。结论扬州市初治涂阳病例登记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农村地区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控制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9.
安庆市2003~2007年结核病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安庆市2003~2007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效果,为控制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结核病统计监测报表进行分析。结果5年期间,安庆市有48 459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就诊率为1.60‰;痰涂片检查率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44%和36.37%;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1 528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12 768例,新涂阳登记率为33.40/10万,34.77%涂阳病人来自医院转诊;2005年起新涂阳患者发现率达到70%以上;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为92.46%,复治为78.89%。结论安庆市结核病防治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归口管理体系,建立起以DOTS为主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模式,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洋县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洋县2004-2006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年洋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129.39/10万,涂阳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33.50/10万,占肺结核病例25.89%;一年四季均有发病;206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8.61%;男女发病性别比2.09∶ 1;农民发病最多,占77.32%,病例主要集中在白石乡、贯溪镇等农村地区.结论 洋县目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农村地区,防治对象以2069岁年龄段的男性农民为主.进一步提高肺结核及涂阳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控制肺结核流行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顺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措施。[方法]对2005~2010年安顺市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合计发现肺结核病例17 752例,其中涂阳病例7 327例,占41.27%,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49.12/10万。2005~2010年合计接诊可疑症状者27 124例,因症主动就诊占45.58%,转诊占21.87%、追踪占26.59%、因病推荐占2.23%。合计查痰17 752例,查痰率为65.45%,初治涂阳病例2月末、3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25%、87.73%,复治涂阳病例2月末、3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09%、93.91%;17 752例病人中,治愈12 987例,治愈率为73.16%,其中初治涂阳治愈率为72.55%,复治涂阳治愈率为79.44%(P<0.01),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涂阳病例及复治涂阳病例治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2005~2007年安顺市肺结核病例发现呈上升趋势,2008年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安县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8年的效果。方法对云安县2001—2008年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开展的基线资料和统计报表、年度总结、项目进展工作报告、中期评估、考核评价以及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共对2 445例肺结核可疑者进行检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 292例,其中新发涂阳803例,复治涂阳166例,初治涂阴323例(空洞粟粒病变11例)。年均新发涂阳登记率为32.7/10万,年均涂阳登记率为39.4/10万,涂阳登记率逐年升高。新发涂阳病例中,年龄分布以20~59岁为主,占63.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04∶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5.4%。共对2 445例病人进行免费治疗和管理,初治涂阳2、3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5.3%、97.4%;复治涂阳2、3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8.6%、94.0%;初治涂阳治愈率达97.4%,复治涂阳治愈率达95.2%。结论云安县2001—2008年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良好成效,遏制了结核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绥宁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2005年绥宁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结核病人登记本及报表等资料分析病人的发现和治疗效果。结果全县13年共免费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8546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322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433例,复发及其他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419例,涂阴肺结核病人470例;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8.35%和76.61%,初治化疗满2月平均阴转率为97.77%,复治化疗满2月阴转率为96.18%。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涂阳病人的高发现率及治愈率有效控制了传染源,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需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复治涂阳肺结核转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排菌时间长,是影响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复治涂阳病例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重要难题之一。温州市自2005年以来对初次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实行免费治疗。为评价温州市复治涂阳肺结核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巴州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日5年(2002年3月~2006年10月)的效果. [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分析巴州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 [结果]5年问共接诊可疑结核症状者4 948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52例,初治涂阳250例,复治涂阳92例.初治化疗满2月平均阴转率为76.80%,复治化疗满2月阴转率为71.74%.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2.00%、65.22%.项目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项目病人;实施项目可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结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巴州区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歙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病例登记及治疗情况,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歙县2003~2008年报告的肺结核病例和县结核病专科门诊登记治疗病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歙县肺结核平均患病率110.5/10万。农民占73.7%,男女比例1∶0.34;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35岁以上人群上升明显。6年间县结核病专科门诊共接诊4 004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 728人,登记率58.2/10万,其中新发涂阳登记率37/10万。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率49.1%,检出率58.6%;明显高于病人因症就诊32.7%(2χ=260,P〈0.005)。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治疗成功率87.8%,涂阳病人治愈率87.6%。其中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90.1%高于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73.5%(2χ=42.5,P〈0.005)。结论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促进了歙县结核病防治工作。今后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转诊到位率和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韩令才  刘宁  李庭芳 《中国校医》2008,22(6):698-699
目的分析铜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后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对2003--2007年铜山县结核病控制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全县共初诊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6743人,从中确诊涂阳肺结核病人2379例,年均涂阳病人登记率为37.6/10万,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5.7%,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0.5%。结论铜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5年,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宜阳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以来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采用队列分析法对2001-2007年登记治管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宜阳县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和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和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逐年升高主要原因是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药物反应、流动人口和死亡是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蒋艳华  邓大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45-2448
目的:评价永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对永州市1993~2001年项目实施期间各种登记资料和报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项目9年期间,全市累计检查可疑肺结核病人77 127人,可疑者年平均就诊率155.49/10万;累计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4 912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10 263例;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2.77%,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89.35%,初、复治比例逐年下降,病死率逐年下降.结论:提示病人发现、治疗与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前后有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炎陵县2004-2007年肺结核流行趋势,为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炎陵县肺结核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7年报告931例肺结核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9.11/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0.01);发病高峰为4-9月,占总发病数的60.36%;男女发病的性别之比为2.30:1.00;年龄分布:20~59岁占总发病数的69.28%;职业分布最高为农民,占总发病数的76.91%;病例主要分布在霞阳镇、鹿原镇、三河镇、水口镇,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19%、15.36%、12.78%、8.16%.结论 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对于预防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农民仍然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